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K术后严重的Haze,局部应用高效的激素对部分患者可明显减轻Haze,但对有些患者无效,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实属必要.本文分析我院PRK中心1999~2000年1 274眼PRK术后发生的难治性Haze24眼行PTK扫描效果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非激素类药物代替激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PRK术后发生一级以上Haze的患者分组,13只眼使用氟美童眼液(氟组)、22只眼在使用氟美童眼液的基础上加用麝珠明目滴眼液(氟 麝组)、对于有Haze及眼压增高的病例只使用麝珠明目滴眼液(麝组),于术后3月、6月随访视力、Haze、屈光度。结果:氟美童组术后3月haze的情况与眼压增高伴haze组(麝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haze观察各组均有效,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麝珠明目滴眼液可明显减轻激素类眼液的副作用,可望成为防治角膜Haze的一种新药。  相似文献   

3.
LASEK、PRK和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碰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LASEK组58例(112眼)随访3-9月,PRK、LASIK组各120眼随访1a以上,观察分析术后疼痛症状,裸眼视力及角膜混浊情况。结果术后1d出现疼痛症状:LASEK组:81眼(72.3%),PRK组120 眼(100.0%),LASIK组13眼(10.8%);术后3d裸眼视力≥0.8:LASEK组24眼(21.4%),PRK组27眼(22.5%),LASIK组113 眼(94.2%);术后3月存在角膜Haze:LASEK组31眼(27.6%)、PRK组94眼(78.3%),LASIK组0眼。结论LASEK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疗效优于PRK;LASEK与LASIK相比没有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早期视力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观察应用多柔比星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评估其抑制PRK术后Haz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探讨PRK术中多柔比星替代丝裂霉素C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白兔10只(20眼),其中右眼为多柔比星治疗的实验组,左眼为丝裂霉素C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兔眼均行PRK激光切削校正-8.00 D后,分别用0.2 g·L-1多柔比星或0.2 g·L-1丝裂霉素C的棉片处理,分别于术后1 d、1周、2周、3周、4周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及Haze情况。结果 术后1周,两组所有兔眼角膜上皮均已完全愈合。实验组3眼术后1 d即出现角膜基质片状炎性浸润灶,其中2眼治疗后角膜基质炎性浸润灶消退,另1眼形成浅层斑翳;实验组其余7眼及对照组10眼均未见Haze。结论 多柔比星虽然可能引起角膜基质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但在抑制PRK术后细胞增殖方面或具有与丝裂霉素C类似效果。  相似文献   

5.
LASIK治疗PRK术后近视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 :探讨LASIK治疗PRK术后屈光回退 ,屈光欠矫的疗效。方法 :用波长 193nm的ArF准分子激光对曾行PRK后屈光回退或欠矫的 14例 (2 2只 )患眼 ,再行LASIK术。结果 :手术后 1年 ,裸眼视力≥ 0 .5 ,≥1.0者分别为 81.8% (18眼 ) ,5 4.5 % (12眼 ) ,屈光度≤± 1.0 0者为 72 .73% (16眼 )。一例Haze加重。结论 :LASIK是治疗PRK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本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143例(245眼),I组:-6.25~-10.00D,167眼;Ⅱ组-10.25~-24.00D,78眼。观察术后不同时期Haze的发生情况,随访7a以上。结果:术后3mo,0.5,1,4,7a,Haze的发生率,I组分别为74.8%,44.3%,24.5%,11.9%,7.8%;Ⅱ组为80.7%,52.1%,33.3%,24.3%,19.2%。7a时I组屈光度-0.57±1.84D,Ⅱ组-5.02±4.26D。有3级Haze7眼,I组2眼,为RK术后者;Ⅱ组5眼,4眼为年龄>40岁者。≥3级Haze者多出现在Ⅱ组,3~6mo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达1a以上。结论:Haze为高度、超高度近视眼PRK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预矫屈光度越高,切削越深,则混浊程度越重;部分患者Haze逐渐减轻,角膜组织创伤修复时间长,部分重度Haze日后可能成为永久性瘢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后发生角膜混浊(Haze)情况并评价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应用NIDEKEC-5000型扫描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的3896只眼发生2级以上Haze者做为分析对象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年随访发现:术后曾发生明显角膜混浊者31只眼(0.79%),平均等效球镜-7.34±1.14,散光1.52±1.35。96.77%为双眼同时发生,70.96%伴有屈光度的回退、对药物治疗敏感者51.61%,余需手术治疗。结论:PRK术后角膜混浊发生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多发生于年轻患者;以男性为多;以双眼同时发生居多;且大部分伴有屈光度回退并与术前屈光度和散光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政伟  马群 《眼科新进展》1998,18(4):196-198
目的研究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multizone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MZ)治疗高度近视眼的疗效。方法229眼高度近视(-6.25~-9.00D)经PRK-MZ治疗后随访1a,观察视力、屈光稳定性和角膜Haze,用角膜地形图对PRK-MZ术后角膜形态及平均角膜屈光力(ACP)进行研究。结果PRK-MZ治疗1a后.197(86.03%)眼裸眼视力≥0.8,37(16.16%)眼屈光回退≥-1.00D,角膜Haze0.5~1级者5眼(2.18%),ACP值在PRK-MZ治疗后1mo、6mo及1a时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1a时ACP值较术后1mo和6mo时增加(P<0.0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在PRK-MZ术后无明显变化.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IAI)亦无变化。结论PRK-MZ治疗-6.25~-9.00D范围的高度近视仍有较好疗效,不影响角膜表面形态,但屈光稳定性降低,角膜Haze在随访1a中逐渐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矫治RK术后残余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接受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手术3年以上,残留屈光度-2.5D~-6.25D稳定1年以上的36例患者(40眼)根据条件分别施行PRK(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术后随访观察半年以上.结果所有病例的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一般于3个月以后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时≥1.0者32例(80.0%),≥0.6者(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者100%.90%的术眼术后残余近视度≤±1.0D,两组术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除部分PRK手术患者术后出现≤1级的Haze,少数术者出现眩光、暗适应下降外余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均是弥补RK术后屈光欠矫的有效方法.PRK安全简便,LASIK稳定性、预测性更好,应根据术眼的残余屈光度,疤痕愈合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等条件及患者的意愿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SchwindKeratomF准分子激光机对1995眼不同程度近视(-0.75~15.50D)行PRK治疗。按屈光度分三组:组Ⅰ≤-6.00D,873眼;组Ⅱ-6.25D—-10.00D,774眼;组Ⅲ>-10.00D,348眼。术后12个月,对三组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及Haze进行随访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Ⅰ、Ⅱ、Ⅲ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86%,94.2%和60.04%;≥1.0者分别为85.5%,71.3%和25.9%;屈光度在±1.00D以内分别为90.5%,68.8%和29.3%。角膜雾状混浊(Haze)≥2级者分别为0.8%,11.5%和13.7%。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疗效较好,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由于术后Haze和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增高,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法和术后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矫治 RK术后残余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接受 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手术 3年以上 ,残留屈光度 - 2 .5 D~ - 6 .2 5 D稳定 1年以上的 36例患者 (4 0眼 )根据条件分别施行 PRK(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 )、L 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矫治 ,术后随访观察半年以上。结果 所有病例的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一般于 3个月以后趋于稳定 ,术后 6个月时≥ 1.0者 32例 (80 .0 % ) ,≥ 0 .6者 (10 0 % )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者 10 0 %。 90 %的术眼术后残余近视度≤± 1.0 D,两组术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除部分PRK手术患者术后出现≤ 1级的 Haze,少数术者出现眩光、暗适应下降外余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两种术式均是弥补 RK术后屈光欠矫的有效方法。 PRK安全简便 ,L ASIK稳定性、预测性更好 ,应根据术眼的残余屈光度 ,疤痕愈合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等条件及患者的意愿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2.
虽然目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reactivekeratectomy,PRK)有被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取代之势,但PRK对轻中度近视的疗效仍不容置疑[1,3].我们对1994年接受PRK患者的角膜Haze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程度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好的能防止Haze发生的方法。方法将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48例90眼高度近视患者列为丝裂霉素组,随机抽取术中未应用丝裂霉素C的54例90眼高度近视患者为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将患者角膜Haze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丝裂霉素组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较常规治疗组的高度近视患者低,2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Zhang MC  Li B  Hu YH  Yan H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3):146-149
目的 了解干扰素α 2b对PRK术后兔眼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将 36只家兔随机均分成A、B、C 3个组 ,分别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分别按照屈光度数为 - 4 0 0、- 6 0 0、- 8 0 0及 - 10 0 0D各切削 3只兔 ,术后 3个组分别滴用 1× 10 5IU/ml干扰素α 2b、0 1%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 2个月。术后检查Haze情况和眼压 ,观察有无并发症。并于术后 30、45及 6 0d时分别处死每组不同屈光度数的 1只兔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A、B组Haze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相近 ,而C组Haze情况较A、C组严重 ,且术后活跃的角膜上皮下纤维增生在术后 6 0d时仍然存在。A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B组术后眼压则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1× 10 5IU/ml干扰素α 2b对兔眼PRK术后Haze的抑制效果与 0 1%地塞米松相当 ,但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pi-Lasik手术技巧的掌握及该手术价值的理解.方法应用KM-5000D旋转式EpiLasik刀具,谨慎在近视患者100例(198眼)完成Fpi-Lasik手术,术后戴Acuvue接触镜5 d.观察术后1、2、5 d及2 wk角膜上皮瓣情况及术后1、2、3个月的视力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结果除2眼上皮瓣游离,2眼上皮深及角膜基质层外,其余194眼上皮瓣制作良好.术后第1天均无明显上皮瓣水肿,舒适度基本如LASIK.术后第5天取接触镜,上皮面光滑有不规则灰白样变者36眼占18.18%.术后2wk接近或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8眼,占75%,0.5级Haze64眼,占32.32%,1级Haze 32眼,占11.11%,无2级Haze.术后3个月,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94眼,占98.21%,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一行者134眼,占67.86%;0.5级Haze 5眼,占2.52%,1级Haze 3眼,占1.78%,无2级Haze.结论Epi-Lasik掌握不难,成像质量高,疗效满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4周Epi-LASIK组Hazc(1.07±0.49、3.38±1.26)比PRK组(2.38±1.04、5.00±1.95)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Z4=-2.41,P均<0.05),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8=-0.96,P0.05);组织形态学:Epi-LASIK组角膜上皮细胞的紧密性,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完整性、上皮与基质黏合程度,胶原排列规则性比同时间段PRK组都具有优越性;Epi-LASIK、PRK角膜上皮TGF-β2表达:1周、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Epi-LASIK组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5);1周、8周Epi-LASIK、PRK角膜基质TGF-β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Epi-LASIK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Epi-LASIK手术在减轻Haze方面较PRK具有优越性,其上皮瓣的保留对减少Haze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He TG  Wang LJ  Sun ZY  Shi XR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579-582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LASEK)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在治疗 - 8 0 0D以下近视的异同。方法  4 6例近视度数在 - 1 75~ - 8 0 0D的患者在双眼同时治疗时 ,其中一只眼行PRK治疗 ,另一只眼行LASEK治疗 ,观察上皮愈合时间 ,记载疼痛程度 ,对比术后 6个月内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程度。结果 LASEK组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 3 4 9d ,PRK组为 2 87d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平均疼痛指数LASEK组为 2 0 4 ,PRK组为 2 4 5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6个月内两组间视力及屈光度恢复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 ,并发症的发生无差异。LASEK组术后Haze程度明显低于PRK组 (P <0 0 5 )。结论 LASEK可以和PRK一样安全有效地治疗低于 - 8 0 0D的近视 ,并且与PRK相比 ,可以降低早期疼痛水平 ,减少Haze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高度近视(-5.0~-10.0D)患者随机分3组,实验组30例(60只眼),分别于LASEK术前及术后两天滴0.1%双氯芬酸钠眼液,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对照1组30例(60只眼),行常规LASEK;对照Ⅱ组30例(60只眼),LASEK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3组分别于术后1周内、1月、3月、6月随访.1周内丰要观察眼刺激症状,1月后观察角膜Haze的发生、发展.结果 实验组局部刺激症状低于两对照组;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实验组和对照Ⅱ组均低于对照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LASEK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及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PRK术后合理使用激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PRK术后使用非甾体激素类药物代替部分激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条件相同的PRK手术眼 80例 ,术后 5天开始点用眼药 ,40例单用艾佛龙 (A组 ) ,40例用艾佛龙 安贺拉 (B组 ) ,激素用药逐日减少 ,以次 /日·月计数 ,其中A1(<-6 0 0D .S)为 4,3 ,2 ,1;A2 (>6 0 0D .S)为 4,3 ,3 ,2 ,2 ,1;B1(<6 0 0D .S)为 3 ,2 ,1;B2 (>6 0 0D .S)为 4,3 ,2 ,1。安贺拉均为 3次 /日。术后 1,3 ,6个月随访视力、屈光度、Haze及眼压变化。结果 :A组与B组相比 ,眼压升高有显著差异 ,其余视力、屈光度、Haze均无显著差异 ,说明由于B组用激素次数少、时间短 ,发生激素性高眼压的可能性要小。结论 :PRK术后早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少激素用量 ,减少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 ,而对PRK术后控制屈光回退、Haxe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 0例 3 7眼术前近视屈光度平均 -2 48± 1 14D (-1 2 5~ -8 0D) ,采用 2 3 %酒精浸泡 3 0秒制作角膜上皮瓣 ,激光切削采用Chiron117准分子激光系统。结果 :术后平均视力 :1周 0 92± 0 14 ,1月 1 2 8± 0 2 0 ,3月 1 2 5± 0 18。术后 3月角膜Haze 0级 2 8眼 ,0 5级 9眼。术后第 1天疼痛分级 :0级 12眼 (3 2 4% ) ,Ⅰ级 18眼 (4 8 2 % )、 >Ⅰ级 7眼 (19 4% )。结论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 ,但是疗效还需要长期观察及与PRK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