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对手外伤术后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本院的63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社会支持程度分为A组(高社会支持组)21例、B组(一般社会支持组)21例和C组(低社会支持组)21例,然后将三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锻炼依从性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心理状态及锻炼依从性评估结果均好于B组及C组,B组则好于C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对手外伤术后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7年10月1日~2008年3月17日连续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45例手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分≥50分为焦虑。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训练、自我催眠疗法、术前介绍有关手术的信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等方式的心理干预,再测评SAS 1次。对心理干预前后两次测评结果运用统计学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45例手外伤急诊患者中有200例存在焦虑症状,心理干预前SAS评分是(57.08±10.27)分,心理干预后为(37.23±12.58)分,心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手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在手外伤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手外伤病人心理应激的影响,探讨围术期病人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手外伤病人21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对照组各109例。采用心理疏导、心理支持与放松训练,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在术后第1日、第4日、第7日,其焦虑状态明显降低,抑郁评分减分率也较对照组提高,治疗满意度提高。结论:心理疏导、心理支持、放松训练对手外伤病人焦虑、抑郁的控制有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方便、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巧郁  刘丽芬 《中外医疗》2023,(26):183-185+190
目的 探讨对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接受传统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的伤口感染率、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伤口感染率2.00%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心理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病区护理以及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在护理期间,合理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同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伤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手外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手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0.21±1.15)分、VAS评分(1.65±0.31)分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80.15±1.26)分、VAS评分(2.48±1.28)分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手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手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9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手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手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早期康复组(23例)、晚期康复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前后进行TAM、MMT及FIM比较。结果:早期和晚期康复组患者的手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康复组好于晚期康复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在手外伤预后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校生  张贵丽  董旋 《黑龙江医学》2023,47(22):2801-2803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为手外伤皮瓣转移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术后感染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特殊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感染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 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9 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1 6、8.879 2,P<0.05)。结论:通过实施特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通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身心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调查48例宫颈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对照组(妇科非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宫颈癌患者身心症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对照组(妇科非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其身心症状呈负性关系(r=-0.72,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获得了比对照组(妇科非恶性肿瘤患者)高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宫颈癌患者的身心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社会支持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促进宫颈癌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和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中的上肢损伤评分表作为测查工具,对绍兴市两所医院194例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手外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不同损伤程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生活状态堪忧,不同文化程度、损伤状态及婚姻状况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希望水平及两者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用Herth希望(Herth Hope Index,HHI)评定量表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对7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以70例正常人做对照,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其配偶(45.71%)、父母(40.00%)及子女(35.71%);卵巢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处于中高等水平;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希望水平越高,通过增强卵巢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文化生活及社会支持对城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芜湖市3个社区及邻边两个农村4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老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城市老人。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四个因子均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且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联系。③外出活动、文艺创作、社区活动与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赋闲少动与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精神文化生活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669-167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进入社区的89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症状因子总均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治疗费用来源、工作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和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0.01)。结论:文化程度低、自费、失业和社会支持低的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赵娜  徐丹凤  朱晶晶  杜莹  刘欣 《中外医疗》2011,30(25):119-120
目的 探讨苏北地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相关因素,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SIB)、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96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券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郁闷指数、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度、客观支持度、对支持利用度分析结果如下:r=-0...  相似文献   

15.
郑宏  鞠康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28-4333
背景 作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的创新项目,长宁区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介入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医院-社区一体化”职业康复服务。目的 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医院-社区一体化”职业康复规范化建设的实施状况。方法 从团队组织、服务路径、培训模块、日常运作等方面阐述规范化建设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康复率、肇事肇祸率、满意度等指标完成情况。结果 长宁区初步形成了由政府部门及街镇提供社会支持,由专业机构和高校提供技术支撑、由多学科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干预和指导,由社会组织和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医院-社区一体化”职业康复规范化建设模式。这一模式为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建立了职业康复路径和培训模块,提供了职业康复训练、精神健康社会服务、心理疏导为一体的综合干预。截至2017年累计接受服务的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62例,2016—2017年年均服务人次数2 124例次,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抽样满意度从96.7%(60/62例次)提高至99.3%(142/143例次),家属抽样满意度从95.1%(78/82例次)提高至98.6%(140/142例次),年均规范康复率为99.5%(4 227/4 248例次),年均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为4.8%(3/62),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 长宁区开展的“医院-社区一体化”职业康复规范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有体系中对严重精神障碍残疾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满足了多元康复需求,推进辅助性就业,为完善相关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肝豆状核变性( WD)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记录82例住院W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头颅CT或MR结果,采用统一wilson病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UWDRS)、Nazer肝功能评分标准、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评估及测查。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各项因素。结果:WD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6.3%。与其心理状况相关的因素有性格神经质维度、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损害程度、社会支持度及颅脑影像病变范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神经功能损害( OR=8.708)、头颅影像病变范围( OR=4.889)是影响WD患者心理状况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并恢复神经功能可能是改善WD患者心理状况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无牙颌患者的全口义齿满意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为全面提高全口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控制全口义齿质量的条件下。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家庭支持度评定量表和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146例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施测,分析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其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家庭支持度和教育水平以及镶牙期望度的高低、是否获得过镶牙保健常识和镶牙经历均对全口义齿满意度产生影响(均P〈0.01),而经济收入的高低对患者的全口义齿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不仅要提高技术质量。同时要重视对修复前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如焦虑、抑郁、家庭重要成员的支持度等。应进一步加强口腔修复知识宣教,使患者对修复后义齿的使用有正确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焦虑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8例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SAS标准分为42.95±72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29.78±0.46(P〈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均分与患者的焦虑标;住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89,P〈0.01)。结论: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存在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呈中等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唐刘红  张小强 《四川医学》2011,32(8):1297-1299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本组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常模差(P〈0.05);不同社会支持、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的患者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低、经济状况差和文化程度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