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是营卫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机,为后天之本。胃腑与脾脏两者较之,胃阴虚损而治之易;脾阳衰弱而治之难。故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喻氏对脾胃学说又有新的阐发,从《寓意草》一书中可见一斑。喻氏理脾以温阳为首要,曰:“健脾之阳,一举有  相似文献   

2.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3.
田芸台 《陕西中医》1990,11(12):546-547
东垣治疗脾胃内伤疾病,注重以升阳益气为主调理脾胃升降,并重视胆气对气机升降所产生的影响。益气补中,以甘温为主,参用苦寒泻火以护元气,柔润之品以顾胃阴。其处方用药,法度精严,善以药多量轻取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李东垣“阳升阴降”说与朱丹溪“阴升阳降”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后世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二者著述中描述阴阳升降部分的分析,分别对阳升阴降论和阴升阳降论的理论源流、侧重脏腑、病理产物、临床证治四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探索两家理论之异同。结果:东垣之理多源自《内经》,侧重于脾胃,若升降失常,可见阴火易生,治当甘温升阳,辅以泻火;而丹溪之理颇受易、理思想影响,侧重于心肾,倡妄动之相火应降、不足之阴精宜升,主张滋阴降火。结论:李东垣和朱丹溪都认可了脾胃在阴阳升降中的重要作用,但却侧重不同,对临床的发挥亦有所差异,两说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脏腑阴阳气血升降理论。  相似文献   

5.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抗御外邪的重要屏障,在治疗学和预防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脾胃学说源于《内经》,发展于仲景,成熟于东垣。张仲景《伤寒论》自始至终渗透着护胃气存津液的精神,目的在于通过开太阴之脾而使之升发散精,以达到充盈各经之精微,使之取而不竭。有发有源,以祛邪外出。至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开创了脾胃学说理论之先河,主张“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充元气……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强调调理脾胃以安五  相似文献   

6.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内经》提出脾胃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东垣本《内经》“土者生万物”之旨,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治重升发脾阳,立“甘温除热”大法,著《脾胃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氏擅长柔润养阴之法,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历代医家治脾胃多从补虚立论,而张子和善用  相似文献   

7.
李杲升降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峰 《新中医》2008,40(5):5-6
对李果升降观的学术渊源、学术内容、临床运用作了论述,认为其承于<内经>、<难经>,启迪于仲景,业师于元素,而专意脾胃,以脾胃为五脏六腑精气的升降枢纽,独创"脾胃为升降之枢,尤重升发,注重胆气春生"的主旨.并举例阐述了内伤热中证之病机,提出了该证益气升阳散火的治法.  相似文献   

8.
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疏肝之法在临床脾胃病治疗中多有应用,在此笔者从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则,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日常生活中若肝气太盛,克土太过则常可致脾胃为病,故疏肝为治肝旺而致脾胃病之本。二则,脾胃为人体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为病多致中焦气机不利,少阳肝胆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疏利肝胆气机有利于帮助恢复脾胃之气机。三则,脾胃虚弱,中焦气机不利,脾阳下陷,清阳不升,"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气升发可助脾阳生发,从而恢复脾胃之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贾赫 《陕西中医》1991,12(11):503-504
本文通过对针灸治案的剖析,印证了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脾胃升降与胆气升浮密切相关认识的正确性,认为调和胃气,须疏少阳枢机;清泻胃热,须降胆火;补益脾胃,须补胆气;升补脾阳,须升胆气,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伤杂病斡旋脾胃升降土生万物而法天地。脾胃氤氲消磨水谷,化生气血,为后天赖以生存之本源。东垣所立之升阳益胃、补中益气、升阳散火诸法者,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一伤,五乱互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李东垣的“阴火学说”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尤其是对阴火病机的认识不够全面。通过深究东垣原著,认为东垣“阴火”病机可分为九种:元气不足,气火失调;脾胃受损,升降失常;肾失滋养,阴火由生;肝经受病,阴火上壅;内蕴湿热,蕴而化火;脾气郁结,郁而化火;阴血不足,阴火炽盛;阳气不足,致生阴火;脾胃内伤,外邪侵入。  相似文献   

12.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有四气五味、分升降浮沉的思想,构建的脏腑补泻理论,是基于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相应,将四时、五行、五脏之气以及药物的气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脏腑补泻理论体系,认为脾胃为五脏之本、升降枢纽、气血阴阳化生之源,而脾胃不足易致升降失常、阴火内生,甚至百病由生,重视脾胃在其中的作用,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治疗脏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此理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时之间的关系,提出五脏之气的运化均根据四时五行的观点。李杲在临证中格外重视脾胃之重要作用,认为人以脾胃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根据脾胃之生理特性、病理特点,配合药物气味之升降浮沉,并随时进行加减。文章结合案例,以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为指导,论述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脾胃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探析脾胃不足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将蔡淦教授对东垣脾胃学说的认识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即阐阴火元气,崇《脾胃论》首方;重气机升降,治法有机揉合;论制方用药,总以胃气为本;脾胃居于中,治脾胃安五脏。  相似文献   

14.
黄元御《四圣心源》提出“中气脾胃论”,认为惊悸总由中气亏虚,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精神不交为直接病因,胆胃之气不降乃基本病机,分为心火上炎、心虚胆怯、脾虚湿困、肾虚水寒四种证型,辨治从脾胃入手,调理人体气机,降心火、顺胆气、除脾湿、温肾寒,以达到治疗惊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中,论述脾胃升降功能,是其特色之一。认为升降正常是脾胃功能的生理基础。脾胃是以五藏为主体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之枢纽;升降异常是脾胃功能的病理基础,诸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调而变生多种病证;调节升降是脾胃疾病的治疗大法;遵“治脾以升为主,治胃以降为主”而创多首著名方剂。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热法 ,顾名思义 ,就是用甘温之剂治疗发热证。这种治疗法则是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及其加味方和升阳散火汤。甘入脾胃 ,温益阳气 ,甘温剂者 ,即温补脾气之剂也。人以胃气为本 ,脾胃之气无所伤 ,方能元气充足。甘温之剂能通过对脾胃阳气的补养 ,对升降出入的调整 ,使人体元气充沛 ,增强抵抗力。甘温除热法是以扶正达邪以协调阴阳 ,治虚实夹杂之证 ,虚为中焦阳气虚 ,实为各种致热之病邪。脾气 (阳 )不足 ,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就会发生紊乱 ,从而可出现以下 3种气虚与发热并存的可能 :①脾气虚弱 ,清阳下…  相似文献   

17.
后世对东垣内伤热中证即气虚发热证之发病机理及证候归结众说纷法,笔者认为,其气虚是本,发热是标,其证候归结是气虚兼热毒证。试述如下。观东垣之内伤热中证,乃为饮食、劳逸、六惜损伤脾胃之气后所产生的内伤发热证,即气虚发热证。然气虚何能发热?气者,阳也,阳虚则寒;脾胃者,后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气皆由此而生。今脾胃之气既虚.则诸脏阳气亦随之而虚。东垣日:“此阳气下陷阴中,‘阴火’上越所得。”然此阴火又为何物?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脾胃之气既虚,则枢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郁滞,久则发热。此东坦“阴火”…  相似文献   

18.
田丰源  黄琦 《新中医》2019,51(1):82-85
从李东垣《脾胃论》探讨消渴成病传变之机,应从脾胃升降失常及阴火上僭出发。消渴为膏粱之疾,脾胃不足而溢热内生所致,手足阳明燥热为标,脾胃中焦升降失机及阴火上越为本,二者共筑致病之因。本文以《脾胃论》为基础,认为治疗消渴病应以治脾胃为本,条畅中焦枢机的同时兼顾补益脾胃中的元气及以甘寒泻阴火。  相似文献   

19.
刘朋  滕晶 《中医杂志》2022,(23):2297-230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的核心机制普遍被认为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对中医古籍中“胆气春升”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发现,人体全身气机的升发、通畅与充足取决于四季之中春季所对应的信息和能量,这与抑郁症发病理论的核心机制即气机不畅直接相关。在解析“胆气春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阐述“胆气春升”在人体的生理作用表现为机体阳气升发之源、脾胃气机升降之枢、情志的间接调控之主三个方面。提出“胆气春升”异常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即“胆气”的升发和通畅决定着情志的舒展,同时为阳气育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胆气升发的异常可为抑郁症发生的关键;胆气升发异常可致机体阳气不能升发、气机升降逆乱和情志不舒,其升发程度亦直接决定着抑郁症病机演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杲《脾胃论》,有两种用法 :一是用于饮食劳倦所伤引起“始为热中”的证候 ;二是脾胃受病日久者 ,“从权立加减法”治之。笔者以为运用本方首先要熟悉立方之论 ,东垣注重后天 ,强调人以脾胃元气为本。心肺肝肾生理上依赖脾胃之后天 ,病理上多相互影响。以“始为热中”为例 ,东垣认为脾胃气虚 ,清气下陷则下焦阴火上乘 ,脾胃虚不能养护肺而失生金之能 ,阴火刑肺则出现“热中”诸症。在脾胃肺肾的病理环节中 ,脾胃元气不足是其根源 ,所以立甘温建中以除虚热的办法来澄本清原。此种立意与《伤寒论》“伤寒二三日 ,心中悸而烦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