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加温湿化吸氧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能有效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增加氧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吕晓  刘蓉  孙群 《中国临床研究》2014,(8):1016-1017
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或ARDS引起肺功能不全造成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气管切开防护罩微量持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套管外口敷料覆盖并间断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 SpO2<95%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 SpO2<95%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湿化(P均<0.05)。结论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中有良好的湿化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气道、减少肺部及气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IRVO2高流量温湿化治疗仪在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科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撤机后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AIRVO2高流量温湿化治疗仪(自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接头)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进行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内高流量温湿化供氧,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湿化瓶装置连接吸氧管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进行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给氧。比较两组患者撤机24 h后湿化效果和痰痂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气管痰痂发生率、撤机成功例数以及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RVO2高流量温湿化治疗仪应用在有创通气撤机后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率,痰液粘稠度,提高氧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种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患儿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入住PICU行气管切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化气道。观察2组患儿日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吸痰时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痰液黏度、日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及刺激性咳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肺部感染及气道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缩短气管切开周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恒温湿化给氧在心脏外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例心脏外科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例。恒温湿化组给予恒温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法给氧,对2组给氧前,给氧后30、60 min,1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痰痂及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恒温湿化组各时段的PaO2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痰痂的形成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恒温湿化给氧法能更好的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的氧疗效果,同时减少人工气道患者氧疗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系统联合密闭式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00例按住院日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系统联合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法联合开放式吸痰法.比较2组干预后第1、3、7天的湿化效果、痰痂形成、氧疗效果等.结果 干预后第3天及第7天实验组湿化效果及氧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系统联合密闭式吸痰法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提高氧疗效果,改善通气状况,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型高效医用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在N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26-1028
目的观察并比较新型高效医用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和常规雾化法结合密闭式吸痰管在NICU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新型高效医用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雾化湿化,常规组采用常规雾化法结合密闭式吸痰管,比较两组湿化效果、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PaO2、SaO2、SpO2降低,但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实验组痰液粘稠度优于常规组,痰痂形成少于常规组,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开放后,采用新型高效医用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湿化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雾化法结合密闭式吸痰管湿化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高海拔地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的预防。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脱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观察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生产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及1h、6h、12h、24h、48h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脱机后不同时间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于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和痰栓形成所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引起的低氧血症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管持续湿化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管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50例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输液管持续湿化,对照组50例用气管内间断湿化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管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PICU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面罩吸氧患儿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氧疗,监测并比较氧疗24 h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血PaO2、PaCO2、pH值,监护仪中的SpO2、呼吸次数。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和对照组比较,Z=2.077,P0.05;观察组的PaO2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但血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稀释,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蕊  郭爱敏 《护理学报》2007,14(2):48-49
目的 探讨适用于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理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4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分为氧气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20例,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肺部湿啰音发生率。结果 雾化吸入后氧气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1);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及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提高全麻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的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道灌洗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吸入性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包括吸痰、雾化吸入、叩背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和痰痂堵管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通气功能优于对照组;痰痂堵管率和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灌洗可及时清除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内痰痂,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吸氧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1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加温湿化吸氧法进行呼吸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湿化法进行呼吸道护理,对2组患者呼吸道湿化效果进行判定,并比较2组的痰液黏稠度、痰痂的形成、呼吸道刺激性症状、呼吸道黏膜出血,呼吸道阻力、肺部感染情况及平均ICU入住天数.结果 治疗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痰痂的形成、呼吸道刺激性症状、呼吸道黏膜出血,呼吸道阻力、肺部感染及平均ICU入住天数等各项指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温湿化吸氧法比常规呼吸道湿化法更适合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机械振动排痰法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法在ICU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叩击排痰。3 d后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频率(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SaO2,PaO2,PaCO2及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支气管镜吸痰27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25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反映肺功能的指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抢救因吸入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湿化方法后对舒适度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对照组每1小时滴湿化液6滴。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进行家庭关怀度测定。分析两种不同湿化效果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湿化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导管内痰痂形成、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P〈0.01)。结论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依从性好,适应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和促进有效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由护士进行呼吸训练和促进有效排痰,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及2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缩短,P〈0.01。结论呼吸训练和促进有效排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温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脱机后使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8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进行气道湿化;同期27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在痰液黏稠度、呼吸道刺激、肺部感染等方面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在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中湿化效果满意,肺部感染率较低,氧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