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36例HELLP综合征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及母婴并发症,其中Ⅰ型HELLP综合征22例,Ⅱ型HELLP综合征14例,Ⅰ型HELLP综合征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数值高于Ⅱ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概率高于Ⅱ型.Ⅰ型HELLP综合征的病情较Ⅱ型严重,PLT计数减少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黄卫民 《广西医学》2012,34(9):1152-1153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的治疗和母婴预后情况.方法 4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其中I级HELLP综合征患者24例(Ⅰ级组),Ⅱ级HELLP综合征患者18例(Ⅱ级组),对比两组的生化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 Ⅰ级组、Ⅱ级组患者ALT、AS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组患者LDH含量显著高于Ⅱ级组(P<0.05).Ⅰ级组患者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Ⅱ级组患者(P<0.05).结论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Ⅰ级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比Ⅱ级更为严重.及时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才能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间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孕产妇和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30例妊娠并发HELLP综合征孕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类型HELLP综合征妊娠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母婴结局,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对孕产妇和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妊娠并发Ⅰ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比妊娠并发Ⅱ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水平高,妊娠并发Ⅰ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新生儿死亡情况明显比妊娠并发Ⅱ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情况多。结论:妊娠并发HELLP综合征发病急骤、凶猛且妊娠并发Ⅰ型HELLP综合征对孕产妇的影响比妊娠并发Ⅱ型HELLP综合征对孕产妇的影响更严重,能够做到早期识别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对母子的危害,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8例Ⅰ型、Ⅱ型、Ⅲ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母子并发症和分娩结局、产后出血.结果 Ⅰ型HELLP组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生率为92.3%,Ⅱ型HELLP组为66.7%,Ⅲ型HELLP组100%(P<0.05);Ⅰ型HELLP组出现特殊症状占53.8%,高于Ⅱ型HELLP组(33.3%),Ⅲ型HELLP组为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产后出血为:Ⅰ型92.3%,Ⅱ型66.7%,Ⅲ型50.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血小板在产后72h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预后,降低母子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合并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14例HELLP综合征的诊治和预后情况,并对8例1型和6例2型HELLP综合征的生化及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ELLP综合征在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1%,死亡1例(7.1%),围产儿死亡4例(26.7%).主要并发症为DIC、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肝被膜下出血及视网膜脱离.1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值为(697±164)U/L,显著高于2型患者的(401±127)U/L(P<0.05).1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的并发症率均显著高于2型患者(P<0.05).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且1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2型HELLP更加严重,只有及时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才能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袁力  何善阳  陈淑琴  沈利萍  梁洁 《广东医学》2012,33(23):3588-3590
目的分析23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将23例HELLP综合征患者按血小板减小程度分为Ⅰ型组9例(血小板计数≤50×109.L-1)和Ⅱ型组14例(血小板计数>50×109.L-1且<100×109.L-1),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数据、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Ⅰ型组和Ⅱ型组血清乳酸脱氢酶值分别为(1 218.9±473.7)U/L和(709.3±134.5)U/L,Ⅰ型组明显高于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以及特殊表现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和Ⅱ型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9%和28.6%,Ⅰ型组明显高于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HELLP综合征的病情较Ⅱ型重,更易出现母儿并发症,如能及时诊断与终止妊娠,进行综合治疗,两者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时机.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05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比各个级别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Ⅲ级HELLP综合征在合并症、剖宫产率、住院天数、病死率与Ⅰ级、Ⅱ级HELLP综合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HELLP综合征在合并症、剖宫产率、住院天数、病死率与Ⅰ级HELLP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HELLP综合征在早产率、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重度窒息、病死率与Ⅰ级、Ⅱ级HELLP综合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窒息方面Ⅲ级HELLP综合征与Ⅰ级、Ⅱ级HELLP综合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结局随HELLP综合征病情的加重而预后越差,早期诊断及治疗HELLP综合征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不同时间终止妊娠的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在对我院就诊分娩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确诊至终止妊娠的时间分为Ⅰ、Ⅱ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组孕产妇并发DIC,急性肾衰竭,体腔积液、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Ⅰ组.结论诊断后48 h内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37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孕妇,根据病因、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PAT)为Ⅰ组,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型(MDS-RA)及HELLP综合征为Ⅱ组,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37例孕妇中PAT 23例(62.16%),ITP 9例(24.32%);Ⅱ组产后出血率高于Ⅰ组(P < 0.05);Ⅰ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均大于Ⅱ组(P < 0.05~P < 0.01);术后10天Ⅰ组产妇血小板恢复优于Ⅱ组(P < 0.01)。结论: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病因以PAT为主;其次为ITP。由PAT引起的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妊娠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0.
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4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HELLP综合征14例患者母婴结局.结果 HELLP综合征占先兆子痫的3.7%,14例HELLP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为33.7± 5.3岁,平均孕周为32.2±3.7周,母婴并发症分别为100%和62.5%,早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2.3%和42.9%.除常规镇静、降压、解痉、输注血制品、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之外,及时终止妊娠是最好的治疗.结论 HELLP综合征具有高的母婴并发症,需要良好的产科、ICU、NICU和输血科配合,病情危重者需尽快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促排卵周期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卵泡液的浓度和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多囊卵巢的病理改变,并预测在超促排卵周期中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取卵日外周血清、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泡颗粒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表达.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卵泡液中的浓度较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浓度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两组之间的浓度无差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强于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产生受其它原因影响可能有所改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超促排卵周期中增高可能通过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导致卵巢多囊改变,多卵泡发育,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应用时机,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具有出血倾向者1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38例,Ⅰ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和欣母沛,Ⅱ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有宫缩乏力时应用欣母沛,Ⅲ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不应用欣母沛,比较三组术中、回病房至术后2h和术后2h至产后24h出血量.结果:Ⅰ组术中出血量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回病房至术后2h出血量低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术后2h至产后24h出血量低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分娩后立即注射缩宫素和欣母沛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应用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小剂量低浓度(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500例,本研究共分四组,将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5例,Ⅰ组为低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Ⅱ组为常规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Ⅲ组为硬膜外镇痛组;将其余125例非镇痛产妇,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镇痛干预。记录镇痛前产妇的基础血压和VAS评分,镇痛给药后2、5、10、15、30、60、120min的血压和VAS评分;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的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Ⅱ、Ⅲ组镇痛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与Ⅱ组VAS评分,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Ⅱ组的血压波动大于Ⅰ组(P〈0.05);Ⅰ、Ⅱ组的起效时间快于Ⅲ组,持续时间长于Ⅲ组(P〈0.05);Ⅱ组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Ⅰ、Ⅱ组的瘙痒发生率高于Ⅲ组及对照组,Ⅰ、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合并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及早诊疗能力。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2021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7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HELLP组)及年龄匹配的140例未合并HELLP综合征早发型子痫前期(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围产结局。  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孕次、产前体质量指数、距前次分娩年限及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HELLP组孕期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及分娩后住院天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HELLP组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周及分娩孕周早于对照组(P<0.001),且血压升高至分娩的孕周差(P<0.001)、确诊早发型子痫前期至分娩的孕周差均低于对照组(P=0.027);HELLP组子痫发作及胸、腹水的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③HELLP组新生儿入住NICU、发生青紫/苍白窒息的概率更高(P<0.001)。④HELLP组终止妊娠前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随机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最后一次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P均<0. 05);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 001)。⑤孕中期血小板计数与HELLP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6),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 0.596~0.897)。  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者较非HELLP综合征者确诊子痫前期的孕周更早,且具有更高的血压、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产后住院时间更长以及新生儿结局亦较差。密切监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孕中期血小板计数情况有助于后续HELLP综合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4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完全性HELLP综合征15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9例,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诊治措施、母儿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结果完全性HELLP综合征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部分性HELLP组(P<0.05);完全性HELLP综合征组出现特殊表现者高于部分性HELLP综合征组(P<0.05);完全性HELLP综合征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部分性HELLP综合征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和肝功能均于产后24 h开始恢复,产后72 h血小板恢复正常,产后d5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部分性更加严重,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20例)和治疗Ⅱ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0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总显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Ⅰ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Ⅱ组,治疗Ⅰ组复发率低于治疗Ⅱ组。结论:对于以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诊断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胎盘早剥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Ⅰ、Ⅱ及Ⅲ度各有58、45、21例。Ⅰ度早剥患者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早剥患者,规范产检比例显著高于Ⅲ度早剥患者,而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Ⅰ度早剥患者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Ⅱ度、Ⅲ度早剥患者以腹痛伴阴道流血或腹痛为主要表现。Ⅰ度早剥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Ⅲ度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结论规范产检,注重病史或高危因素,加强腹部查体,警惕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提高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识别能力,结合超声检查细心分析等措施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有效改善胎盘早剥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珍荣 《安徽医学》2006,27(5):391-39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的病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结果HELLP综合征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发病率为2.77%,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7%。治疗方法为严密监护母婴情况,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适时终止妊娠。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改善母婴预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BNP在老年CHF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83例(CHF组)和健康老年人62例(对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浆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结果 CHF组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浆BNP和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BNP在老年CH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