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方法 将给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乙组给予气管内插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结果 甲组在气腹后5min各项指标与乙组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PETCO2在气腹后15min与乙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pH:甲组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及放气后10min与麻醉前相比,P<0.05.PaCO2:甲组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与麻醉前相比,P<0.05.乙组的pH和PaCO2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气管内插管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邵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72-167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8例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记录全麻下气腹前即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气腹后即时、2 h、气腹去除后即时血压、气腹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腹中平均PETCO2及气腹去除后5 min PETCO2。结果气腹前即时血压与气腹后即时血压差异显著(P<0.01),气腹前即时血压与去除气腹后即时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前即时血压与气腹后2 h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前PETCO2与气腹中PETCO2比较差异显著(P<0.01),气腹前PETCO2与气腹去除后5 min PETC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下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PETCO2和PCO2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对3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按气腹压力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气腹压力8mmHg)、B组(气腹压力10mmHg)和C组(气腹压力12mmHg),每组12例。于气腹前5min、气腹后10、30min以及放气后5min记录HR、MAP、SpO2、PETCO2,同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ETCO2值与PCO2值的对照,并计算Pa-ETCO2。结果气腹后3组患儿HR、MAP均较前增高(P<0.01),3组患儿PETCO2与PCO2均有良好相关性(P<0.01),C组二者的相关性较A、B组减弱。结论在腹腔镜气腹压力为8~12mmHg时,PETCO2可取代PCO2,成为围术期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和30例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麻醉诱导前后、插管及拔管前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间歇通气10min时、气腹10min时和气腹20min时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拔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插入及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T组MAP和H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MAP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间歇通气10min时和气腹10min时、气腹20min时的Ppeak、VT、MV、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10min时和气腹20min时两组Ppeak和PETCO2均高于间歇通气10min时(P<0.05);P组安静拔管例数多于T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T组少(P<0.05~0.01)。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血压波动小,通气可靠,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彭燕  陈春梅 《现代医学》2023,(8):1109-11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腹腔镜行腹部手术时适宜气腹压力的设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腹腔镜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9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5例和乙组47例,甲组于术前设置初始气腹压力为3 mmHg,乙组为5 mmHg,统计两组患儿手术时腹腔镜视野达到优的气腹压力值、例数及进气量。记录两组患儿切开皮肤时(T0)、建立气腹后10 min(T1)、建立气腹后20 min(T2)、建立气腹后30 min(T3)的气道压力(AWP)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收缩压(SBP)、心率(H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结果:甲组约有73.33%的患儿气腹压力设置在5 mmHg时腹腔镜视野达到优,乙组约有78.72%的患儿气腹压力设置在6 mmHg时腹腔镜视野达到优,顺利完成手术;当甲乙两组气腹压力设置≤6 mmHg时,腹腔内获得同比例的≤0.6 L的进气量,当>6 mmHg时,获得的进气量增幅逐渐降低;AWP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299,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乙组的AWP在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妇科手术时人工 CO2 气腹对患者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择 40例妇科卵巢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CO2气腹组 ( 组 )、非气腹组 ( 组 )。在麻醉方法相同情况下 ,分别观察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 5、1 0、30 min时 HR、收缩压、舒张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 Sp O2 )、呼吸末 CO2 分压 ( PETCO2 )及术前和术后 8h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 组气腹 5、1 0、30 min,MAP较诱导前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 组气腹 1 0 min后 HR变化明显 ( P<0 .0 1 )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组术后 8h谷草转氨酶 ( AST)、磷酸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 MB)值较术前有明显增高 , 组增高不明显。结论 :人工 CO2 气腹可以使 MAP升高 ,HR增快 ,心肌酶谱改变。因此 ,腹腔镜手术中 ,一定要注意防止气腹压力过高所诱发的心肌缺血性损伤 ,尤其是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给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乙组给予气管内插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结果甲组在气腹后5min各项指标与乙组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PETCO2在气腹后15min与乙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pH:甲组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及放气后10min与麻醉前相比,P〈0.05。PaCO2:甲组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与麻醉前相比,P〈0.05。乙组的pH和PaCO2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气管内插管全麻较腰一硬联合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择期LC患者80例,根据CO2气腹压分为低腹压组46例和高腹压组34例,低腹压组患者CO2气腹压为12 mm Hg(1 mm Hg=0.133 k Pa),高腹压组患者CO2气腹压为15 mm Hg,比较2组患者气腹时的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气腹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10、20 min时HR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2组患者气腹20 min时MAP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低腹压组气腹10、20 min时MAP和HR均显著低于高腹压组(P<0.05)。2组患者气腹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酸碱度(p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10、20 min时Pa CO2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Pa O2显著低于气腹前(P<0.05);气腹前后2组患者p 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腹压组患者气腹10、20 min时Pa CO2显著低于高腹压组(P<0.05),Pa O2显著高于高腹压组(P<0.05)。2组患者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AST、ALT、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低腹压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腹压组(P<0.05)。低腹压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道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高腹压组(P<0.05)。低腹压组和高腹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0%(4/46)和26.47%(9/34),低腹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高腹压组(P<0.05)。结论 CO2气腹会影响行LC患者多系统功能,在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气腹压力,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体位进行手术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体位改变后15min(T2)、体位改变后30min(T3)及撤除气腹并恢复体位10min (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并进行比较。结果 T1、T2、T3时点两组患者MAP、HR、Ppeak及PETCO2与T0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点MAP、Ppeak、PETC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时点观察组MAP及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体位是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为适宜的体位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儿16例,全身麻醉后观察患儿气腹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分别于气腹不同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患儿气腹前后HR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MAP和CVP在气腹后升高(P<0.05);气腹各个时点Ppeak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PETCO2和PCO2于气腹后5min即开始升高并持续于整个气腹期(P<0.05);pH值在气腹及气腹后明显降低(P<0.05);术中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MAP、CVP、PaCO2及PETCO2的升高,此与CO2气腹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气腹压力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期间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气腹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低气腹压力组(组Ⅰ,n=20)与对照组(组Ⅱ,n=20)。气腹后当患者PETCO2>45 mmHg持续 5 min 后,组Ⅰ采用8 mmHg气腹压力,对照组仅给予过度通气治疗。抽取动脉血检测气腹前(T1)、气腹后5 min(T2)、高碳酸血症后5 min(T3)、改低气腹压力后5 min或过度通气后5 min(T4)、低气腹压力后15 min或过度通气后15 min(T5)、低气腹压力后30 min或过度通气后30 min(T6)、低气腹压力后1 h或过度通气后1 h(T7)时的PaCO2、pH值。同时记录PETCO2、暂停手术或中转开腹的情况。结果 组Ⅰ在T4,T5,T6,T7的PETCO2、PaCO2显著低于T3(P<0.05)。组Ⅰ在T4,T5,T6,T7的pH显著高于T3(P<0.05)。与组Ⅱ比较,组Ⅰ在T4,T5,T6,T7的PETCO2、PaCO2显著降低(P<0.05)。与组Ⅱ比较,组Ⅰ在T4,T5,T6,T7的pH显著增加(P<0.05)。组Ⅰ均顺利完成手术,组Ⅱ有6例暂停手术、2例中转开腹(P<0.01)。结论 低气腹压力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手术期间并发的高碳酸血症,并降低暂停手术或中转开腹的发生率。 【关键词】 气腹 高碳酸血症 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0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和琥珀胆碱全麻诱导,用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以及七氟醚维持。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0、30min及放气后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未CO2分压(PETCO2)以及气道峰压(Ppeak)。结果气腹后各时间点Ppeak均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放气后10min恢复至气腹前水平,PETCO2于气腹后10min开始增高,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放气后10min仍较气腹前高,大部分患者经调整呼吸参数后,PETCO2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麻醉期,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压力组(10 mmHg)即LP组;高压力组(14 mmHg),即HP组,每组20例.诱导后以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瑞芬0.2μg·kg-1·min-1恒速静脉泵注,通过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在45~ 55之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即刻(0)、气腹前即刻(T1)、气腹后即刻(T2)、平卧位气腹后5 min(T3)、改变体位后即刻(T4)、改变体位后5 min(T5)、解除气腹前即刻(T6)、解除气腹后5 min(T7)时刻的HR、MAP、SpO2、PETCO2、及CETSev.结果 两组在气腹后HR、MAP及PETCO2均明显增加(P<0.05),与LP组相比,HP组HR、MAP、PETCO2在T2~T6时刻升高明显(P<0.05).LP组CETSev为(1.82±0.09)%,HP组CETSev为(2.11±0.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可影响维持麻醉的七氟醚用量,低气腹压组七氟醚用量少.  相似文献   

14.
莫次章 《吉林医学》2012,(34):7438-7439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在不同CO2气腹压对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气道压力(Paw)的影响。方法:测量67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在不同CO2气腹压(即LP组,10 mm Hg、HP组,15 mm Hg,1 mm Hg=0.1333 kPa)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呼吸循环系统变化。结果:CO2气腹后PETCO2和Paw与气腹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且HP组比LP组增高的趋势更明显。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合理使用CO2气腹压力,监测PETCO2、Paw是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必不可少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输血治疗在急性大失血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失血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70例患者分成甲组、乙组、丙组,甲组(130例)采取红细胞和血浆输注治疗,乙组(131例)采取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输注治疗,丙组(9例)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以上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甲组(69.23%)、乙组(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5.624,P<0.05);丙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均优于甲组及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治疗后的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甲组治疗后、乙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大失血患者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气腹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分别设置12 mm Hg和15mm Hg,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在气腹建立10 min时(T1)、气腹建立20 min时(T2)时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升高(P0.05),且T2时刻的HR、MAP稍高于T1(P0.05),而两组间比较观察组T1时、T2时刻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气腹压可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在保证术野的情况下应选择低气腹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行性研究.方法 120例ASA分级Ⅰ或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6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E组)60例.两组均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芬太尼2ug/kg、万可松0.1mg/kg异丙酚1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肌松完善后分别进行盲探置入一次性喉罩和用气管插管引光器引导插管.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3min、气腹后10min、20min、气腹毕10min分别采集MAP、HR、SaO2和PETCO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E组患者麻醉后3min的HR、MBP均明显高于L组(p<0.05).两组患者PETCO2气腹后10min、20min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结论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维持气道通畅确切、置入与拔除时的刺激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下腹部手术中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择期进行下腹部外科手术的213例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甲组(0~12个月)32例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单纯静脉全麻,乙组(1~6岁)86例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骶管阻滞麻醉,丙组(7岁以上)95例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甲组苏醒时间最长为(62.8±21.4) min,其次为丙组(38.4±16.8)min,乙组苏醒时间最短(34.6±15.2) min,甲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MAP和HR均显著升高,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人数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15.6%(5/32),显著高于乙组1.2%(1/86)和丙组2.1% (2/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患儿进行下腹部手术时应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对比剂注射速率在多层螺旋CT(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行下肢静脉成像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以2.5mL/s、3.5mL/s速度匀速以及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入分别作为甲组、乙组以及丙组(n=23,22,23)。比较三组患者静脉横断面CT值,下肢静脉血管病变支数,成像质量,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结果乙组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与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髂总静脉、股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P<0.05);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显示血管支数均为乙组<甲组<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65.22%、68.18%、95.65%,三组间仅丙组与甲组、乙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以及丙组患者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13.04%,22.73%,21.71%;P>0.05)。结论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采用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射方式可为保证血管成像质量提供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分为三组。甲组出血后7 h内进行手术治疗,乙组出血后8~24 h内进行手术治疗,丙组出血后超过24 h进行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予以对比。结果:甲组预后1级、2级比例比乙组高,5级比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患者死亡率、3级、4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1级、2级、3级比例高于丙组,且甲组4级、5级比例与死亡率比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1级、2级、3级比例比丙组高,4级与死亡率比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5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或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并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与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使患者的预后情况充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