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造影结果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成功率及半年随访结果。方法 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青年人(≤40岁)AMI患者33例,年龄25-40岁,其中12例术前曾接受早期(≤3h)静脉溶栓治疗,全部患者均在发病8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塞相关动脉(IRA),对T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1级(溶栓失败)或虽达到TIMI2级但残余狭窄重、仍表现胸痛的23例患者,立即给予直接或补救性PTCA治疗。随访6个月中若有心绞痛复发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IRA有无再狭窄。结果 33例患者中IRA38支,单支病变26例(78.8%)、双支病变6例(21.2%),其中2例单支病变患者IRA基本正常。TIMI血流0-1级或2级但残余狭窄重、仍有胸痛者23例,IRA2丢、急性PTCA使24支获得完全再通,TIMI血流达3级,成功率96.0%,住院期间无死亡发生。22例成功的PTCA患者6个月随访中无心脏事件发生,2例发生再狭窄(9.1%),11例未接受或未成功的PTCA患者中3例再梗死(27.2%)。结论 青年人AMI单支病变多见,急诊PTCA治疗成功率高,再狭窄率低,近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成功率及近期预后。方法 :对 1994年以来收治的 6 3例 (男 5 2例 ,女 11例 ,年龄 6 0~ 76岁 )老年人AMI进行了急诊PTCA ,其中直接PTCA 42例 ,补救性PTCA 2 1例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IRA)狭窄程度、TIMI血流、近期存活率及部分患者心功能状况。结果 :6 3例老年人AMI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IRA 70段 ,急诊PTCA后完全再通 6 6段 ,成功率 94 3% ,3例中的 4段IRA未获成功。术后残余狭窄 (0 %~ 2 0 % )较术前狭窄 (95 %~ 10 0 % )程度明显改善 (P <0 0 0 1) ,均恢复TIMI 3级血流。除 2例于住院期间死亡 (占 3 2 % )外 ,其余患者全部存活 ,9例合并低血压状态或心源性休克及 1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 (NYHAⅡ~Ⅲ级 )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术后 3个月左右无再梗死及猝死发生。结论 :急诊PTCA治疗老年人AMI成功率高 ,住院病死率低 ,近期预后良好 ,故是老年人AMI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明洲  杨平 《急诊医学》1999,8(5):308-3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成形的成功率及近期预后。方法:对1994年以来收治的63例(男52例,女11例,年龄60~76岁)老年人AMI进行了急诊PTCA,其中直接PTCA42例,补救性PTCA21例,观察手术前后患者霜关动脉(IRA)狭窄程度、TIMI血流、近期存活率及部分患翥主功能状况。结果:63例老年人AMI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IRA70段,急诊PTCA后完全再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非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相关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成员接受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有很大价值,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1例行梗死相关动脉急诊PCI。结果 30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7%。平均随访时间(3&;#177;2.3)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改善,心功能明显改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PCI是AMI等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AMI患者,21例行急诊PTCA治疗,25例行溶栓治疗.结果急诊PTCA组梗死相关血管(IRA)成功开通的有20例,成功率为95%;溶栓组IRA再通有17例,成功率为68%,两组比较,P<0.01.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诊PTCA组为0.53±0.10,溶栓组为0.54±0.16,病死率分别为5%和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诊PTCA组的平均费用明显比溶栓组高(P<0.05).结论急诊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可使IRA充分有效地开通,故在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优先考虑行急诊PTCA治疗AMI.  相似文献   

9.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 (PTCA)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 2 8例 ,女 10例 ,4 3~ 74岁 ,平均 6 1 2岁。梗死部位前壁 18例 ,下壁 9例 ,下壁+后壁 4例 ,合并右室梗死 4例 ,侧壁 3例。单支血管病变 2 2例 ,2支血管病变 9例 ,3支血管病变 7例。梗死相关血管中左主干 1例 ,前降支 19例 ,回旋支 4例 ,右冠状动脉 14例。1 2 病例选择  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症PTCA治疗。入选标准是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2组焦虑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支架植入术,是应用气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并植入支架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其方法是经皮穿刺股动脉,将球囊导管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然后加压充盈球囊以扩张病变部位,使血管内径增大并植入支架,从而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极为有效的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常伴有恐惧、濒死感,加之术前准备匆忙,因此紧急PTCA+支架植入术的并发症显得愈加突出,而如何做好术前预防和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则显得愈加重要。本院CCU科2005年8月~2006年8月,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实行了PTCA+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9年4月我院41例AMI患者的急诊PCI资料。结果:41例AMI患者,急诊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39例(即时成功率95.1%),开通IRA者中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4.9%),总成功率90.2%。结论: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首次AMI患者 ,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6 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溶栓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 73.2 % ,梗塞相关血管 (IRA)达到TIMIIII级血流者为 6 4 .3% ;直接PTCA组血管再通率为 10 0 % ,均达TIMIIII级血流。AMI后 2周左室射血分数 (LVEF)溶栓组为 5 0 .4± 13.3% ,直接PTCA组为 6 3.8± 9.4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成功者其AMI后 2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TCA组 (5 4 .3± 8.2vs 6 3.8± 9.4 ,P <0 .0 5 )。溶栓组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其AMI后 3、6个月的LVEF始终低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PTCA者为 18.3% ,IRA开通率为 10 0 % ,其AMI后 2周及 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TCA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组因IRA未能开通或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T 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 (32 .4 %vs 0 % ,P <0 .0 5 )。结论 :与溶栓治疗比较 ,直接PTCA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 ,降低院内死亡率。补救P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直接TPCA组2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30例AMI患者行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入院时、直接PT-CA后2h、24h、1周、2周的QTd值,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结果:直接PTCA组与未再灌注治疗组入院时QTd无差异(P>0.05),直接PTCA组除术后2hQTd一过性增大外,24h后明显缩小,与未再灌注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期直接PTCA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P<0.01)。结论:AMI后直接PTCA能缩小患者QTd,并能降低急性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447例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临床资料,根据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A组)57例和冠状动脉异常组(B组)390例。分析2组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年龄均小于B组,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均低于B组(均P〈0.05);吸烟、大量饮酒者高于B组(P〈0.01)。Logistic多变量分析发现,吸烟、大量饮酒为CAG正常AMI患者独立危险因子。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LVEF值大于B组(均P〈0.05)。随访结果:再次AMI、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复合终点事件比较,A组均低于B组(均P〈0.05);2组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AMI患者是高危人群;大量吸烟、饮酒是其危险因素或诱因之一;CAG正常者与CAG异常者总心血管事件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对36例冠心病患者在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TCA术后左心室前壁增厚率(PVWTA)和左心室后壁增厚率(PVWTP)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提示PTCA术后发生了心肌顿抑现象.并且,术后外周静脉血SOD活性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地升高(P<0.001),术后心肌酶比术前显著升高(P<0.01),提示PTCA术后心肌顿抑与异常自由基反应损害心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 (IBS)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 (CK) ,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疗效 ,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再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6例 ,分为 A组 (发病至再灌注治疗时间≤ 4h)与 B组 (发病至再灌注治疗时间 >4h) ,测定其治疗后 30 d时背向散射积分标化值 (IBS% ) ,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 (CVIB) ,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延迟时间 (DTCV% )及全收缩期心内膜位移速度 (VSEM)。结果 :在两组临床基本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时 ,B组梗死区的 CVIB、 VSEM明显低于 A组 (P<0 .0 5) ,IBS%则明显高于 A组 (P<0 .0 5)。结论 :心肌缺血后 4小时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能定量评价 PTCA参数 ,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的作用,对29例首次心肌梗塞患者于发病后5.8±3.8周行PTCA,并于术前(平均4.8±4.3天)、术后早期(平均4.5±2.6天)和随访期(术后6.3±1.5月)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功能。结果,PTCA成功25例(管腔狭窄由94.1±4.6%降至17.5±13.9%);其术后左室容量明显减小,而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不明显。本研究提示,心肌梗塞恢复期PTCA对患者具明显的临床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作用,将51例首次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PTCA组(25例PTCA成功患者)和对照组(26例未行PTCA患者)。对PTCA组患者于术前(4.8±4.3天)、随访则(术后6.3±1.5月)及对照组患者予相问时间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表明,PTCA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左室容量减小、在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而左室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TCA组随访期左室容量较小.而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心肌梗塞恢复期PT-CA能明显阻止左室重构,具临床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