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组织中CD44v6、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hTERT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hTERT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0例胃癌患者,收集患者胃正常组织以及切除后的癌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其胃组织中的CD44V6、E-钙黏附素进行检测,判断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CD44V6与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转移正、负相关关系,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胃癌生长方式、浸润程度等与CD44V6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CD44V6的主要因素。E-钙黏附素胃癌分化程度以及浸润程度等是影响E-钙黏附素的主要因素。CD44V6与E-钙黏附素两者在胃癌组织表达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CD44V6与E-钙黏附素表达,且均参与了胃癌细胞的转移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胃癌胃异常增生组织中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正常胃粘膜、胃异常增生组织及胃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粘膜30例、胃异常增生粘膜组织30例、胃癌原发灶84例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胃粘膜呈阴性表达;胃异常增生粘膜组织、胃癌组织呈阳性表达,其中异常增生20.00%,胃癌中肠型胃癌(71.43%)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37.14%)(P<0.05);淋巴结转移组(87.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8.77%)(P<0.05);CD44V6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不同胃癌病理分型中淋巴结CD44V6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同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预测侵袭与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昕升  宋爱华  张健 《河北医药》2012,34(7):970-97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组织中CD44v6、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hTERT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hTERT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在原发性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9例胃癌及20例伴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进行研究。结果:CD44v6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nm23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有无浸润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与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a=-0.0229。结论:检测CD44v6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邵建富  王敬瑄  郑宝军  冯俊伟 《河北医药》2012,34(22):3370-3372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D44v6和ICAM-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联合检测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CD44v6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ICAM-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上述两指标,能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的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癌旁黏膜组织中OPN 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胃腺癌80例中,OPN阳性68例(85.0%),CD44V6阳性72例(90.0%)。淋巴结有转移者OPN 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加重,OPN阳性率越高,CD44V6阳性细胞数(≥10%)所占比例有相对增高趋势。结论 OPN 和CD44V6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及预后有关,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VEGF-C、CD44V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VEGF-C、CD44V6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原位癌、54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上皮→宫颈原位癌→宫颈浸润癌,MMP-2、VEGF-C、CD44V6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MMP-2、VEGF-C、CD44V6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MMP-2、VEGF-C、CD44V6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以预测宫颈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7例早期胃癌、2l例中期胃癌和57例晚期胃癌组织进行CD44v6 mRNA及其蛋白检测. 结果在胃癌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2.1%.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中期胃癌(P<0.05).CD44v6 mRNA表达及其蛋白表达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 结论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可反映胃癌分化不良或晚期阶段,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以及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Lauren分型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与胃癌浸润转移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44v6在4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结果 CD44v6在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61.9%(26/42),血清sCD44v6在胃癌组(n=53)水平为(565.69±165.8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无论CD44v6的表达还是sCD44v6水平均随胃癌浸润扩展、TNM分期上升及转移的发生而增高.弥漫型胃癌CD44v6表达80%(16/2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45.5%(10/22),并且随着浸润进展及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同时弥漫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629.61±118.10)ng/ml,n=22]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520.33±101.17)ng/ml,n=31],并随着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增高(P<0.05).结论组织中CD44v6表达和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在胃癌,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的浸润转移的预测与监测具有临床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检测OPN和CD44v6在45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45例鼻咽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和57.8%。②鼻咽癌中OP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OPN和CD44 v6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CD44v6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龙  郝波  林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59-206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OPN和CD44v6在56例非小细胞肺癌(30例鳞癌和26例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5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7.8%。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中OPN和CD44v6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2)肺癌中OP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OPN和CD44v6可能在肺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CD44v6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食管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35例(46.1%);CD44-v6的表达阳性19例(25%),而在7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69例(90.7%),CD44-v6的表达阳性55例(72.4%),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Ezrin蛋白与CD44-v6同时表达52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7.3%,而Ezrin蛋白与CD44-v6同时不表达的7例患者中均无淋巴结转移.结论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检测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黏附分子CD44v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中CD44v3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CD44v3阳性表达率为27.2%,在不同性别、部位、浸润深度、WHO分型、Lauren分型、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分化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48.9%,在不同性别、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WHO分型、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Regression分析显示对生存率有影响的因子只有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5).结论 检测44v3和VEGF-C表达对预测胃癌病程进展和胃癌转移潜能有一定价值,但对患者的生存率并无影响;两者在促进胃癌的转移方面并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4v6、nm2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并比较70例胃癌、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伴大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及20例伴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CD44v6、nm23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nm23和MMP-9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60.0%及57.1%。胃癌CD44v6和MMP-9表达率高于对照组,nm23表达率低于对照组。CD44v6、MMP-9和nm23在有、无淋巴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和nm23在有、无浆膜浸润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v6、nm23、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检测CD44v6、MMP-9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刘平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5):321-32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粘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胃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42/53)、64.2%(34/53),VEGF及CD44V6的阳性率与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CD44V6在胃癌中的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协同起作用,并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CD44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各组织学类型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LSAB)检测CD44s在78例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NSCLC总阳性表达率为74.4%(58/78),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的阳性率分别是63.2%(24/38)、88.9%(24/27)、83.3%(5/6)和71.4%(5/7),鳞癌与腺癌、大细胞癌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中、低和未分化组的阳性率分别是68.4%(13/19)、75.8%(25/33)、76.2%(16/21)和80.0%(4/5),高分化组和未分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和无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7/27)和88.2%(45/51),其中强阳性率分别是25.9%(7/27)和74.5%(38/51),不论是阳性率还是强阳性率,二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CD44s阳性表达率高、阳性强度强的病人转移率低,CD44s可作为区分NSCLC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潜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