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场所人群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林芝地区八一镇酒楼、宾馆、美容美发、浴足、按摩等场所服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结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次调查中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约占52.70%;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71.30%;除离异、丧偶外未婚者占55.60%;20-40岁年龄组占总人数68.10%,而最喜欢获得HIV知识途径为电视、医生、报刊分别占75.90%、59.40%、46.20%。结论我地区八一镇高危人群AIDS知识严重缺乏,并且存在HIV传播因素,开展AIDS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娱乐场所中预防STD/AIDS的可行性,我们在76家娱乐场所,对265名服务小姐进行了STD/AIDS传播及预防知识教育。目前我县HIV/STD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加之我县国道213沿线上的部分饮食业和美容美发厅的服务小姐有涉及商业性服务行为,其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低下,有潜在传STD/AIDS的危险,为降低元江县县域高危女性服务人员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危险。将通过政府行为,非政府行为的配合,促使高危女性服务人员建立同伴教育体系及行为干预工作在其人群中顺利开展,并开辟安全套推广应用,改变以往目标人群被动获取性病/艾滋病信息的局面,提高目标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率,提高目标人群与客人协商使用安全套的能力和技巧,增加目标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及增加目标人群对STD/AIDS的正确求医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建立相对完整的目标人群自我教育体系,从而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进入社区化奠定良好基础,并将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娱乐场所性服务人员健康教育前后,性服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了解和对避孕套的使用情况。方法健康教育和干预之前先对438名性服务人员发问卷调查,掌握性服务人员AIDS知识和避孕套的使用情况,2年干预后对511名性服务人员发AIDS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和干预前后性服务人员对AIDS的掌握情况和避孕套使用情况。结果对性服务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明显提高AIDS知识,也提高了在娱乐场所性服务时经常使用避孕套,间接降低了性服务人员染上HIV和性病的机会。结论各防病机构应该组织人员,对性服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性服务时使用避孕套,有效地降低通过性接触感染HIV的机会,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教育对海洛因滥用者吸毒行为以及对艾滋病认知的干预作用,探索减少海洛因滥用者中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方法: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对试验组进行毒品、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等相关知识教育,以达到预防性病、艾滋病流行的目的。并使用毒品知识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海洛因滥用者教育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在教育干预前后对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教育可以提高海洛因滥用人群对毒品知识及预防艾滋病措施。有利于遏制HIV/AIDS在海洛因滥用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孕妇接受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前后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意愿的变化,探讨在孕妇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愿接受H I V抗体检测意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孕期妇女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包括自愿与医务人员面对面咨询,发放艾滋病防治和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知识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了解干预前后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及HIV抗体检测意愿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孕妇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在孕妇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后,对避免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教育干预措施对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艾滋病和毒品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干预作用,探索降低艾滋病病毒在该人群中传播的途径。方法:采用直接培训、自我教育及同伴教育方法对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人群进行教育干预6个月;使用毒品知识调查问卷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教育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主要以21-30 a年龄段、男性、初中文化程度、无业和未婚者居多,该群体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占80.3%)。教育干预前后该群体对毒品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是感染H IV的主要途径,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该人群对毒品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从而有利于遏制H IV/AIDS在该群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开展清洁针具交换 预防静脉吸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低。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枣阳市娱乐场所230例暗娼人员,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暗娼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总知晓率均比干预前高;健康教育后安全套使用率上升(χ2=258.75,P<0.01);安全套自备情况较前改善(χ2=61.53,P<0.01);肛交、口交性行为较前大幅度减少(χ2=401.35,P<0.01)。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性行为态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对暗娼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她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促使其高危行为的改变,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在预防艾滋病工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汾市某歌城服务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提高其认知水平,促进行为改变,达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是极其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特别是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被公认为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为此,2003年7月我们选择了临汾市某歌城服务人员进行了为期1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评价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丹东市5所公共场所共400名从业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改变的基线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以获得调查对象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变化,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收到有效问卷394份和391份。调查对象对问卷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感染"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由从65.2%提高到82.5%。健康教育干预后该人群对"国家提供免费的自愿咨询和初筛检测"、"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70%。健康教育干预后对待艾滋患者的其实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知识方面有着全面的提高。结论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健康教育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志香  杨玲 《河北医药》2009,31(11):1375-1376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日益严重,已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我们于2008年对鹿泉市获鹿监狱、河北省女子监狱、河北省女子劳教所、鹿泉市看守所2700名羁押、收教人员进行了艾滋病传播、预防知识及艾滋病相关态度的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对性病/艾滋病(STD/AIDS)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及AIDS与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订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对娱乐场所干预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STD/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干预后对STD/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均由低于50%的程度上得到提高。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7.06%(72/153)提高到了干预后的91.39%(138/151);与客人每次使用安全套也从干预前的26.80%(41/153)提高到了干预后的70.86%(107/15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性服务人员流动性大而难于管理的特点,干预工作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发展同伴教育者是重要的补充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美沙酮服药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统一问卷对美沙酮门诊的300名服药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服药人群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4.0%(19.32/23);21.4%(52/243)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8.7%(18/206)曾有过商业性行为;53.9%(111/206)的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不安全性行为普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吸毒人群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索贵阳市社区普通人群和吸毒人群传播艾滋病危险行为的有效干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警觉性,提倡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降低吸毒人群共用注射针剂的高危行为。方法:利用调查表对三个社区及两个戒毒所的吸毒人群1192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基线资料调查,采用发放宣传资料,讲课,放录像,防治咨询,发放安全套和一次性注射器等方法进行教育干扰。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预防STD/AIDS知识比基线调查的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艾滋病是传染病由82.67%上升到92.91%,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的了解由61.83%提高到75.45%,认为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由70.50%上升到98.43%,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传播艾滋病由74%上升到89.53%,高危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可预防性病艾滋病由43.25%上升到65.16%,经χ^2检验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吸毒人群中采用大力宣传,“同伴教育”健康咨询等预防策略及减少伤害等干预措施是吸毒人群中遇到STD/AIDS蔓延的重要干预手段,应在全省各社区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价在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专题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为在全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专题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有产科资质医院的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对建册孕妇进行艾滋病科普知识及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从中选取12个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结合全部孕妇学校培训后孕妇主动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艾滋病阳性确诊孕妇接受规范治疗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600名孕妇的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统计分析,干预后孕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及艾滋病的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通过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3年来孕妇自觉接受艾滋病的检测率>90%,47例阳性者自觉接受规范治疗,母婴垂直传播率<2%。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对孕妇系统地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对艾滋病科普知识及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使孕妇在孕期能主动地接受艾滋病检测,阳性者能主动地接受规范治疗,能达到有效地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实效,因此,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范,使开展"孕妇学校"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常规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16.
凯里市于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2010年12月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173例,死亡34例.经性途径已经成为凯里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性服务人群是引起HIV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1],针对性途径传播进行的干预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性传播疾病(STD/AIDS)干预工作的重点之一[2].为进一步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2007年,在联合国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合作项目(UNFPA)的支持下,凯里市通过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高性服务人群艾滋病防治能力,内容包括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提供性病就诊服务等.现将2007-2010年为期4年的干预工作前后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方法对本区内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农贸市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调查对象中愿意向身边的人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对艾滋病存在畏惧以及性行为愿意采用安全套的人数较干预前显著增多(P<0.05),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愿意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前后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其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对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服务行业人员的HIV抗体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市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从事商业性服务的1405人作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血样采集,综合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现有HIV抗体的人数有6人,发病率为0.43%,其中可能导致发病和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获得知识途径以及文化程度。结论我市服务行业中,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其中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获得知识途径和文化程度,需要对该类人群进行适当的干预,尽量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羁押劳教人员HIV感染现状及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商丘市劳教人员HIV感染现状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羁押劳教人员感染HIV的相关高危行为,为开展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市属监狱的羁押犯人和劳教所收教人员全部调查登记,并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1];对市劳教所全部收教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羁押收教人员536例,检出HIV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0.93%;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者143例,占26.68%,其中有两种高危行为史者6例,占1.12%;对市劳教所105例收教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正确知晓者35例,知晓率33.33%。结论监狱劳教所26.68%的羁押收教人员有艾滋病感染的相关高危行为,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低,是感染HIV的重点人群和传播HIV的重要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20.
于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63-263
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AIDS)、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近年来,山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量继续增加,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