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作者测定了59例成人严重脑外伤(GCS≤8分)入院时(≤6小时)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外伤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血糖水平与GCS显著相关(P<0.001);GCS3~4分、5~6分、7~8分三组入院时的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12.32±3.15、9.08±2.98、6.24±1.07(mmol/L)。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P<0.001);伤后1月内恢复良好、差、死亡三组病人入院时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6.11±1.01、8.39±1.79、12.36±3.34(mmol/L)。入院时血糖含量≥10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01)。结合文献,讨论了严重脑外伤急性期高血糖反应的发生机理,对预后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PTCA) 和静脉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24 例AMI患者( 直接PTCA组60 例,溶栓组64 例) 均于发病2 周时和12 周后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将左室心肌分为20 个节段,并对心肌摄取99TcmMIBI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别计算发病2 周时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2WS) 、发病后12 周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12WS)和两者相减的积分(SDS)。直接PTCA组和溶栓组分别有38 人和35 人于心肌显像后行平衡法门控心室显像。结果 直接PTCA 组与溶栓组比较:S2WS为18-3±6-9 和28-6 ±7-3(t=7-3,P< 0-001),S12WS为11-2 ±4-2 和24-4 ±6-2(t= 11-7,P< 0-001),SDS为7-6 ±3-2 和4-3 ±1-1(t= 5-4,P< 0-001)。直接PTCA组和溶栓组入院2 周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分别为(41-4 ±6-5) % 和(39-5 ±7-2)% (t= 1-5 ,P> 0-05),出院12 周后的LVEF 分别为(62-6 ±7-8)% 和(51-4 ±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胸外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胸外伤、并发症及死亡率与AIS/ISS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6 年来收治63 例( 年龄≥60 岁)老年胸外伤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3例(年龄≤59 岁) 非老年病人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组ISS平均14.5±7.6,死亡5 例(7.9% );非老年组ISS平均17 .9±11,死亡7 例(3.4% )。两组间ISS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 P>0 .05) ,老年组ISS>16 时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ISS< 25 时,并发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死亡率随损伤部位数和最大AIS(MAIS)增加而升高,当分别达到4 时,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0.05) 。伤前并存慢性病的老年人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ISS与老年组死亡率、并发症有相关性。我国老年人年龄标准偏小(≥60 岁),故两组病人损伤严重程度、死亡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吸纯氧法及用锝99m(~(99m)Tc)标记的人体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静脉注射法测定25名健康人及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静动脉分流率。吸纯氧法测得健康组及COPD组Qs/QT分别为2.9±2.6%、6.4±4.5%,两者差异显著(P<0.01)。核素法测得健康组COPD组Qs/QT分别为1.2±0.7%、4.6±2.4%,两者差异显著(P<0.01)。吸纯氧法测得COPD组Qs/QT的均值(6.4%)是对照均值(3.9%)的2.2倍,而核素法测得COPD组的均值(4.6%)是对照组(1.2%)的3.8倍,两者差异显著(P<0.01)。提示:核素法是一种较之吸纯氧法灵敏、可靠、简便的测定Qs/QT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体分流的核医学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及12例正常人接受了门体侧支分流定量检测,根据心肝显像先后顺序及T-A曲线特征分型,正常人均呈Ⅰ型,门体分流率(SI)为15.5%±2.9%;肝硬化病人95%为Ⅱ型,5%为Ⅲ型,SI为68.7%±11.4%(P<0.01)。以SI>35%为标准,SI对肝硬化病人的阳性检出为100%。16例肝硬化病人术中测得的门静脉压与SI有明显的相关性(r=0.79,P<0.01)。  相似文献   

6.
对32例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男性飞行员进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D-Ⅱ)、强啡肽(DYNA)、P物质(SP)、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测定,并与30例健康飞行员对照。结果显示偏头痛组血浆AT-Ⅱ、TXB2升高,6-keto-PGF1降低,发作期DYNA降低,S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0.01,而间歇期DYNA、SP无变化。表明偏头痛发作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AT-Ⅱ升高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功能亢进;SP升高,DYNA降低提示与痛阈降低和对疼痛敏感有关;TXB2升高、6-keto-PGF1.降低表明其血管、血小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海拔3658m(大气压65.17kPa,氧分压13.58kPa)16条高原失血性休克狗血浆心钠素(ANP)、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F)、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含量,结果:实验中死亡的6条狗其休克期血浆ANP、EDF浓度较10条存活狗显著降低(P<0.05、P<0.01),而血浆PRA,A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揭示上述激素的异常改变是导致狗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1d头低位卧床中几种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所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前列腺素(PGI2)的变化和LBNP对抗措施对上述激素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dHDT-6°卧床实验。被试者年龄23.7±5.0岁,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ON)和下体负压(LBNP)组。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30mmHg,1h/d)。卧床前、卧床第2、4、11天及卧床结束日清晨分别抽取肘静脉血。结果与卧床前相比,Ald在第2天显著下降(CON-30%,P<0.05;LBNP-38%,P<0.01),在第11天显著上升(CON+30%,P<0.05;LBNP+48%,P<0.01)。PRA在第4天达到峰值(P<0.05),第22天回落到低于对照水平。PGI2在HDT过程中均高于对照水平。对照组在第22天增加+260%(P<0.01),LBNP组在第11天,第22天分别升高149%,102%(P<0.05)。采用LBNP对抗措施后,PRA,Ald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GI2在LBNP组未进一步升高。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导致PRA、Ald的一过性升高及PGI2持续性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对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的预防作用。方法 复制PE-SWD动物模型后,32 只兔随机分为PE-SWD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HBO组。对3 组兔的动脉血气酸碱指标、Ca2+ 沉淀反应颗粒、c-fos m RNA和c-jun m RNA 等进行自动检测和定量分析比较,并观察分析3组兔的存活时间和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eaw ater-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 e,SW-RDS)发生率。结果 HBO组兔PaO2 ,SaO2 和pH 3 项指标比药物组显著升高(P< 0.01),动物存活时间[(43.03±7.19)小时]比药物组[(23.58±1.49)小时]明显延长,Ca2+ 沉淀反应颗粒,c-fos m RNA,c-jun m RNA和SW-RDS发生率HBO组则明显低于药物组(P< 0.01)。结论 HBO可明显提高PaO2 和SaO2,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减轻PE-SWD时肺组织的损伤,从而可防止PE-SWD向SW-RDS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两种脊柱内固定方法疗效和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两组手术开放复位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临床疗效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A组哈氏棒加钢丝节段固定17例;B组爱德华兹大棒内固定60例。结果(1)两组方法对畸形角的短正均十分明显(P<0.01),B组优于A组(P<0.01)。(2)移位百分率的改进亦显著(P<0.01),B组优于A组(P<0.01)。(3)压缩椎体高度的恢复B组优于A组(P<0.01)。(4)神经功能恢复一级以上A组为82%,B组为90%  相似文献   

11.
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和心钠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血浆一氧化氮( N O) 、一氧化氮合成酶( N O S) 和心钠素( A N P) 的关系。方法:在海拔3 700m 对11 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治疗前和治愈后分别检测其血浆 N O、 N O S和 A N P含量,并与初入海拔3 700 m 的10 名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肺水肿组 N O 治愈后较治疗前增高非常显著( P< 0 .01) , A N P 降低非常显著( P< 0 .01) , N O S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治愈后 N O 和 A N P显著低于健康青年组( P< 0 .05) ,治疗前较健康青年 N O、 N O S降低非常显著( P< 0 .01) , A N P 增高显著( P< 0 .05) 。治疗前血浆 N O 含量与 N O S 活性呈高度正相关(r= 0 .8646 , P< 0 .01) 。结论:血浆 N O、 N O S和 A N P均参与了高原肺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 A N P含量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用致敏牛红细胞(ORBC)建立EA花环抑制(EAI)试验,检测了原发性、继发性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正常妊娠、正常已生育和未婚女性血清中的Fc受体封闭抗体(FcR-Bab)。结果:原发性RSA为7.83±8.97%,继发性RSA为35.47%±27.48%,正常妊娠为42.10±14.21%。正常已生育为41.93±21.54%。原发性RSA患者FcR-Bab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未婚女性组近似(P>0.05)。而常规检测封闭抗体的抗夫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在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表明此法可作为对原发性RSA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25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前,PTCA后1d,3d和7d的血浆ET、CGRP、SP和NPY变化,发现ET由PTCA前的21.41±4.01nmol/L增加到PTCA后的47.76±1435nmol/L,(P<001)在PTCA后3d和7d逐渐回降;CGRP由PTCA前的2.95±1.21nmol/L增加到PTCA后的17.96±3.34nmol/L(P<001),在PTCA后3d和7d逐渐回降至术前水平;SP在PTCA后3d和7d明显降低;NPY由PTCA前的152±027ng/L增加到PTCA后的3.47±12ng/L(P<001),在PTCA后3d已回降至术前水平。认为PTCA术可以引起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PTCA并发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和时间七氟醚对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ⅠⅡ级,头、颈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年龄18~64岁,根据吸入七氟醚的浓度和时间随机分为五组:I组50%N2O15min,Ⅱ组、Ⅲ组1%七氟醚50%N2O15min、30min,Ⅳ组、Ⅴ组1.5%七氟醚50%N2O15min、30min。用加速度仪以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静注阿曲库铵0.5mg/kg后的神经肌肉功能。结果: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4.14,P<0.01),V组(1.48±0.43min)短于I组(2.27±0.73min)和Ⅱ组(2.28±0.38min)(P<0.05)。临床维持时间、25%与75%恢复时间,Ⅲ、Ⅳ组长于I组(P<0.05),Ⅴ组也长于Ⅰ、Ⅱ组(P<0.05)。恢复指数,IV组(16.60±3.63min)和V组(18.53±5.28min)显著长于I组(11.22±3.49min)(P<0.05)。结论:七氟醚能明显增强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且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及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使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缩短,作用维持与恢复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男40例,女2例,平均年龄(58.3±4.6)岁。均于心绞痛发作前、发作中、发作终止及缓解后3天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浓度。正常对照组20名,男12名,女8名,平均年龄(43.8±3.1)岁。42例患者,平时血浆ET较正常对照组为高(P<0.05),心绞痛发作时ET升高至(90.85±8.84)mmol/L(P<0.01);心绞痛发作时CGRP下降,终止后升高(P<0.01);NPY…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活性炭、大孔树脂AmberliteXAD-7血液灌流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表明:活性炭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P<0.01),而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降低作用不明显。AmberliteXAD-7灌流组LPS、IL-1水平与假灌流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NF水平明显低于假灌流组(P<0.05)。在开始灌流后3h,两个治疗组的收缩压均较假灌流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活性炭、树脂血液灌流组存活时间与假灌流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LPS攻击后6h,活杀大鼠进行病理检查,两个治疗组肺、肠、肾、肝等脏器损害较轻。由此提示,通过体外血液灌流清除循环中致病递质可能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另一有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与一氧化氮对高原脱适应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与一氧化氮(NO)对高原脱适应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海拔5000m以上居住1年返回海拔1400m的36名青年随机分为:对照组;HBO治疗组;NO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对照组前后差别不显著(P>0.05);HBO组BV增加显著(P<0.05),P、SV增加非常显著(P<0.01),η降低非常显著(P<0.01);NO组P、BV、SV、mAP增加非常显著(P<0.01),ALT、PAWP降低显著(P<0.05),TPR、η降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HBO与NO对久居特高海拔返回后脱适应青年低排高阻性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增排降阻作用,吸入NO较HBO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PEI)、32P玻璃微球(32PGM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8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2组,43例综合应用TAE+PEI+32PGMS治疗,40例单纯应用TAE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手术切除14例(33%),有9例肿瘤组织完全坏死,5例有残存的肿瘤细胞,单纯TAE组手术切除4例(10%),肿块及周边有肿瘤细胞,血清AFP下降率及肿块缩小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3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4%,72%,67%,而TAE组分别为53%,10%,0%。结论TAE+PEI+32PGMS的综合应用,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存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I)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治疗组35例,对照组20例,观察HBO前后脑电地形图(BEAM)血浆内皮素(ET)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查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MCA-Vs,Vm,PI)等7项参数。结果治疗组的临床(GCS),BEAM,预后(GOS)均明显迅速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HBO1疗程后的ET值从(91.24±12.18)ng/L降到(68.88±14.37)ng/L(P<0.01),与对照组相应时相比较,ET降至(83.12±12.22)ng/L,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应的TCD的MCA-Vm从(64.2±4.8)cm/s降至(51.6±4.2)cm/s(P<0.01),MCA-Vs,PI的下降同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能迅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意识状态、BEAM异常率及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与急性期血浆ET下降和MCA血管痉挛缓解有关,表现在MCA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改善,从而减轻脑缺血缺氧,降低颅压,这是HBO改善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脉冲式或连续式多普勤超声技术,对18例海拔3200m高原正常人及25例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测定其肺动脉压。正常组及HAHD无瓣膜返流组10例(40%)应用Haham回归方程,PAMP分别为2.84±0.4及3.73±0.57(lkPa=7.5mmHg);HAHD有三尖瓣返流组8例(32%)用TRPG法测得PASP为6.13±1.73kPa;HAHD有肺动脉瓣返流组7例(28%)用PRPG法测得PADP为4.0±0.73kPa。表明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同方法可用于不同病理状态上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测定,并揭示了出现瓣膜返流改变时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