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11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鼻饲混合奶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法。重型颅脑损作病人因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加之手术创伤和术拍高热,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这就强调了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特殊性、重要性和长久性。认为鼻饲给混合奶为最佳方法,它可以提高供热卡数和蛋白质的含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另外错迷病人下鼻饲管不同于清醒病人,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了错迷病人的  相似文献   

2.
朱冬敏 《家庭护士》2009,7(2):130-131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病人进行鼻饲肠内营养是较好的营养途径,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鼻饲管护理、病人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肠内肠外混合营养支持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GCS昏迷评分4~8分51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肠内(EN)肠外(TPN)混合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加鼻饲混合奶。结果3个月内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P<0.05。结论肠内肠外混合营养支持对脑损伤功能恢复优于传统的静脉输液加鼻饲混合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常处于负氮平衡,导致病人营养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差.随着医学发展,肠内营养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住了8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对其进行了早期鼻饲肠内营养,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伤后或术后鼻饲的观察与分析,总结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各项并发症均得到妥善处理。结论肠内营养时营养液的配置和灌注过程中的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并妥善处理各项并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1肠内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分析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喂养计划,并不断调整,选择适当的鼻饲方法,妥善解决各种问题。结果:通过护士认真观察、细致护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对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只要护理得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各项护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且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依靠静脉营养不能完全满足机体需要,故早期胃肠内营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鼻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颅脑损伤昏迷主张胃肠内营养,临床多应用鼻导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肠内营养支持,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危重,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000年6月-2004年11月共对收治的1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鼻饲,现总结鼻饲并发症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实施后加强观察,重点是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每例病人的胃液、粪便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隐血情况监测。结果:86例病人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1例。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改善营养及促进病人康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鼻饲法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兴云 《护理与康复》2011,10(2):170-17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鼻饲液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器推注鼻饲液,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4.344,P<0.05。结论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康复出院6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鼻饲饮食己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我院脑外、内科的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吞咽困难的病人、失去咀嚼功能的病人、经冬眠治疗的病人,都采取鼻饲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而且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鼻饲饮食易引起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护士应掌握科学的鼻饲方法,从插管到日后护理及拔管都要时刻按标准操作,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分解代谢加快,单纯的肠外营养(PN)支持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肠内营养(EN)是指经鼻饲的方法将营养物质送至胃肠内,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生存质量。早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导致严重的营养障碍和免疫功能衰竭,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易于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和不可逆的细胞功能损害,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进食可满足机体的营养,加速组织功能重建。鼻饲是颅脑损伤病人补充营养的最好途径。总结2005年11月-2007年8月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给予鼻胃插管分次灌注或缓慢滴注流质营养液,观察其效果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能改善营养状况,维持电解质、氮、液体平衡,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营养途径,但必须加强管饲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药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肠内营养中添加自制中药流质营养支持,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参数。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胃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减少。感染率及白蛋自在两组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膳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EnteraNutrition,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此类病人病情均很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