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的关键。目前,在各种诊断方法中,肿瘤细胞学的诊断是比较准确而有实用价值的。它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这种方法适合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十多年来,这种诊断方法在恶性肿瘤的预防普查工作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子宫颈癌、食道癌、胃癌、肺癌或鼻咽癌等患者,即使在无临床症状或只有轻微早期症状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三早”目的。下面讨论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55例采用阿的平荧光胃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其中胃癌组31例,荧光阳性20例,阳性率64.6%,阿的平荧光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符合率73.7%;良性组24例,荧光阴性20例,符合率83.3%。本法操作简单,对病人无多大痛苦,镜检速度快,可用于胃癌普查的筛选。并就阿的平荧光胃脱落细胞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机理及影响荧光胃脱落细胞检查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胃脱落细胞检查已有多年历史。从胃液中采集细胞诊断胃癌的方法一般多用洗涤法。72年以来,细胞学检查方法有了较大改进,沈医应用“电动洗胃器”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高达96.08%,其中早期胃癌阳性率为72.7%。 79年6月开始,我们用电洗胃器行胃脱落细胞洗涤,至今检查53例病人,其中胃癌23例,良性胃病30例,现将结果予以初步小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镜直视下刷取胃粘膜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RAP -PCR -ELISA法对 5 6例胃镜下活检组织和胃粘膜刷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 :胃癌组端粒酶活性水平 (平均A值0 .745 )明显高于胃炎组 (平均A值 0 .0 6 8)。胃刷落细胞的与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水平是相近的。端粒酶在胃癌组的阳性率为 90 % ,明显高于胃刷落细胞涂片的阳性率 (6 6 .7% )与血CEA的阳性率 (5 6 .7% )。同时 75 %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者其端粒酶活性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 :测定胃粘膜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诊断胃癌有效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在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中检测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可行性,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SP(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117例胃癌及165例非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P16、DAPK(死亡相关蛋白激酶)、E-cadher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hMLH1(错配修复基因)四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与组织、血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标本四种基因异常甲基化的频率,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E-cadherin、DAPK发生甲基化的频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液脱落细胞各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pylori感染无关。结论:通过胃液脱落细胞检测肿瘤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有望作为检测胃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省河西地区是我国胃癌高发区。胃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发现胃癌的重要方法,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纤维胃镜的应用,摄取细胞,(钳咬组织)直接观察病变区,使胃癌检出率显著提高,对小胃癌(直径<1.0cm),微小胃癌(直径<0.5cm)可以被检出,说明胃镜印、刷片脱落细胞学对检出胃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的要求,我们采用人工空针加压法对4O例疑似胃癌住院患者进行了胃脱落细胞学检查。本法检出率较高,操作简便易行,在纤维胃镜、电动洗胃机没有普及之前,我们认为是诊断胃癌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一、方法——糜蛋白酶盐水冲洗,人工空针加压: 洗胃前一日,患者宜进少量易消化的食物,禁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及多纤维的蔬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70例疑为胃疾患的病人做了胃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只有35例查出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只占5.2%。说明此项检查对早期发现胃癌效果不佳。笔者认为,胃脱落细胞检查必须结合胃镜、X线检查或CT扫描的综合诊断方法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多次冲洗对于降低患者腹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胃癌患者术中行多次腹腔冲洗,肿瘤切除前1次,切除后3次。将4次腹腔冲洗液行常规病理学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肿瘤切除前全组患者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表达56例。肿瘤切除后第1次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64例,第2次阳性42例,第3次阳性3例。肿瘤切除前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与术后第1次比较随检测例数有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切除后第1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切除后第2次冲洗液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第1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术中多次腹腔冲洗可降低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比胃癌者和健康志愿者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方面的差异、评价血清HSP90胃癌诊断价值、分析胃癌患者血清HSP90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探讨HSP90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胃癌组血清HSP90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4,约登指数最大值0.429,灵敏度80.00%、特异性62.86%,而血清HSP90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血清HSP90对于胃癌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与肿瘤分期、转移度等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尽管外科技术在不断改进,而文献报告较好的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50%(单纯早期胃癌除外)。根治性手术后最常见的胃癌复发类型是腹膜播散,这可能是手术时脱落遗留在腹腔内、或早已存在的肉眼观察不到的游离癌细胞或腹膜播散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因此,进行胃癌腹腔脱落细胞检查,早期发现腹膜播散,对胃癌的治疗和预后估计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胃癌诊断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吴昌平 《医学综述》2008,14(10):1554-1555
胃癌在早期诊断困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一个简单又无创的诊断方法是目前关注的焦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简单又无创,但目前尚未发现既特异又敏感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本文就临床常用的胃癌外周血诊断标志物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声在胃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的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诊断胃癌的符合率越来越高。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病死率高,胃癌的预后与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胃癌能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实时超声的应用,超声胃肠造影和超声内镜的问世,对小病灶的发现和病变范围的确定更为确切,进一步提高了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超声诊断具有无痛苦、无创伤、间接快速等优点,成为胃癌筛选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腹膜种植转移是胃癌术后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当癌浸出浆膜面时,脱落的癌细胞在腹膜表面着床、增殖而形成播种性的转移结节。对脱落种植癌细胞的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52例进展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与腹腔脱落细胞的关系,探索确定和衡量腹膜播散的方法,为外科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无瘤术,预防癌细胞种植转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1997~1998年完成的52例胃癌手术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行根治术47例,姑息手术3例,胃肠吻合2例。胃癌分期I期8例,II…  相似文献   

15.
粪便中大肠脱落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粪便中脱落细胞的提取方法;了解粪便脱落细胞的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粪便脱落细胞学检测研究对象为46例大肠癌患者,133例非大肠癌患者.其中50例健康者,18例溃疡型结肠炎,19例慢性结肠炎,26例大肠腺瘤,16例胃癌,4例食管癌.采集新鲜粪便3~5g或水样便50~100ml加MEM细胞营养液100ml,依次经过孔径分别为600、150、76及50μm筛网过滤,离心后取沉淀涂片,乙醇固定,HE染色后镜下观察.每例被检个体同时采用免疫化学法做粪隐血试验.结果 46例大肠癌患者中检出异型增生5例,可疑癌4例,癌26例.133例非大肠癌患者中,2例检出异型增生.提示脱落细胞学对大肠癌检出敏感性为76.09%(35/46),特异性为98.50%(131/133).粪隐血试验敏感性为84.78%(39/46),特异性为73.68%.粪脱落细胞及粪隐血两种检测方法间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粪便脱落细胞的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与粪隐血试验序贯进行大肠癌的筛查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无创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40例已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进行单排螺旋CT检查,了解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40例胃癌患者中,经单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有12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 (12/15);诊断为进展期胃癌的有21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5.45%(21/22);诊断为转移型胃癌的有3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单排螺旋CT扫描诊断胃癌,对于进展期和转移型胃癌,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胃腔内的病变情况、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的侵害和淋巴转移的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超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胃癌的声像图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彩超诊断胃癌符合率92.8%(26/28)。结论彩超对胃癌诊断率高,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并能根据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学特点及舌象与舌上皮细胞的关系,对10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脱落细胞学观察,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数量、分布、角化程度及形态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角化细胞及超角化细胞百分率增多,并且见到较多的体积小,染色深暗的“小角化细胞”。  相似文献   

19.
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学特点及舌象与舌上皮细胞的关系,对10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脱落细胞学观察,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数量、分布、角化程度及形态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角化细胞及超角化细胞百分率增多,并且见到较多的体积小、染色深暗的“小角化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YFRA21-1检测对临床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4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同时期47例胃炎患者作为胃炎组及28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将胃癌组患者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以及男性组和女性组,对比分析各组血清CYFRA21-1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的检测阳性率和水平明显高于胃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胃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胃癌组中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组间的血清CYFRA21-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CYFRA21-1可作为临床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也可作为胃癌与胃炎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