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3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SLE患者ICOS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均与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r=0.56,P=0.03)。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增高,ICOS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转移酶与CD11a基因在SLE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SLE缓解期、活动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DNMT及CD11a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t=5.90,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2.26,P=0.0001);缓解期与活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89).SLE缓解期、活动期及对照组PBMC中DNMT3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3B的表达水平极低.SLE缓解期PBMC中CD11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35,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t=2.99,P=0.006)和正常人对照组(t=6.57,P<0.0001).DNMT1的降低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间无显著相关性(r=-0.34,P>0.05),CD11a的升高与SLEDAI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5),DNMT1与CD11a间无显著相关性(r=-0.18,P>0.05).结论 DNMT1表达水平降低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作用.但不是决定DNA甲基化状态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ANA及抗ds-DNA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400例首诊SLE住院病例根据SLEDAI计分按病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从ANA和抗ds-DNA的阳性率和水平两方面来分析各组ANA及抗ds-DNA的特点。结果ANA,抗ds-DNA阳性率分别为98.00%,68.50%;各病情活动组间ANA和抗ds-DNA的阳性率和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明显好转。结论ANA及抗ds-DNA水平与SLE病情活动度未见明显关联;ANA及抗ds-DNA水平是评定治疗反应与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MMP-9和TIMP-1检测采用ELISA方法。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MMP-9平均中位数水平为65.00ng/mL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267.50ng/mL(P<0.001)。②SLE患者中,血清MMP-9水平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5),肾损组低于非肾损组(P<0.01),低补体C3血症者低于无低补体C3血症者(P<0.05),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者低于非低白蛋白血症者(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者低于无白细胞降低者(P<0.01)。③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MMP-9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④患者MMP-9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P<0.01),与C3(P<0.05)、白细胞(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P<0.05)呈正相关。⑤血清TIMP-1水平在SLE组与对照组、SLE各相关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MMP-9可能参与SLE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8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CD80和CD8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0例SLE患者PBLC的CD80和CD86抗原,并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SLE患者PBLC上CD86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0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SLE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有肾病组和无肾病组的CD80和CD86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CD80和CD8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ANA滴度、IgG、和C3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 SLE患者PBLC上CD86的表达降低,可能与SLE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催乳素(PRL)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抗体和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用催乳素(PRL)和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植物凝集素(PH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测定PBMC分泌的IgG型抗体和抗dsDNA抗体。结果 ①10-9mol/LPRL可刺激SLE患者的PBMC增殖。②10-9mol/L的PRL分别可以刺激SLE患者PBMC分泌IgG型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且活动期患者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和正常人对照(P<0.01)。③PHA+PRL、IL-2+PRL刺激SLE患者PBMC分泌IgG型抗体和抗dsDNA抗体分别显著高于PRL组(P<0.01);抗IL-2抗体+PRL组低于PR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PRL组与PR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RL能够刺激体外培养的SLE患者PBMC分泌IgG型抗体和抗dsDNA抗体;PHA、IL-2与PRL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梅毒患者病程中宿主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不同病程与宿主免疫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抗TP抗体的滴度(用活动指数AI表示)。MTT比色法测定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对脐带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用刺激指数SI表示)。ABC-ELLSA法分别检测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含量。结果 二期梅毒患者抗TP抗体的活动指数(AI)显著高于一期梅毒(t=3.92,P<0.01)。一期和二期梅毒血清对脐带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刺激指数SI显著低于无血清含PHA组(q1=12.99,P1<0.01。q2=12.04,P2<0.01),且二期梅毒血清SI亦显著低于一期梅毒(q=7.18,P<0.01)。一期梅毒血清中IL-2含量明显高于二期梅毒(t=3.50,P<0.05),IL-4含量与二期梅毒差异无显著性(t=1.31,P>0.05)。结论 抗TP抗体随着梅毒病程由一期向二期进展其滴度越来越高,但与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IL-4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病程由一期向二期进展,其抑制现象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是否可改善BXSB小鼠的免疫状况和肾脏损害,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雄性BXSB小鼠分为4组,治疗前后测定尿蛋白;治疗后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抗dsDNA抗体以及肾脏免疫复合物。结果 ①各组小鼠治疗前的尿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来氟米特组的尿蛋白、抗dsDNA抗体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而且低于环磷酰胺组,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来氟米特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肾脏免疫复合物均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或P<0.01)。④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来氟米特组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x2=4.56,P<0.05)。结论 来氟米特可显著改善BXSB小鼠的免疫状况和肾脏功能,能延缓BXSB狼疮鼠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芪加真武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制取芪加真武汤含药兔血清。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芪加真武汤的含药血清(20%、10%、5%)、地塞米松(0.001mol/L)及两者联合刺激下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SLE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Fas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FasL表达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②10%、20%含药血清显著减少SLE患者PBL的凋亡率(P<0.01),显著降低Fas表达(P<0.01),升高FasL的阳性细胞率(P<0.05);③地塞米松可增高SLE患者PBL的凋亡率(P<0.05),但对Fas、FasL的表达无影响(P>0.05);④含药血清联合地塞米松显著减少PBL凋亡率(P<0.01),降低Fas表达(P<0.05),明显升高FasL的阳性细胞率(P<0.01)。结论 SLE患者PBL存在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紊乱,中药芪加真武汤在体外可纠正其紊乱,缓解由地塞米松引起的PBL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0.
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黏附分子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sVCAM-1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sVCAM-1平均水平为2342.45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9.68ng/mL(P<0.001);SLE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802.3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6.15ng/mL(P<0.001)。②SLE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均<0.001),肾损组均高于非肾损组(P均<0.001)。③SLE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阳性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④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01)。结论 sVCAM-1、sICAM-1可能参与SLE的发病,与SLE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与治疗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以SLEDAI对每一例SLE患者入院前10天内和出院时的活动性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泼尼松、甲泼尼龙冲击、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入院前和出院时SLEDAI均值比较t=8.65,P<0.001;②不同治疗分数患者SLEDAI比较差异有显着性;③泼尼松用量、甲泼尼龙或CTX冲击治疗均与SLEDAI正相关;④不同的治疗方法与不同的器官/系统活动性有关。结论 SLEDAI是一较好的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不同的器官/系统受累,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7-H1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方法 心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B7-H1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结果 活动期SLE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上B7-H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SLE患者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B7-H1表达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1=0.42,P1<0.05;r2=0.52,P2<0.05);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组淋巴细胞表面B7-H1分子数较抗dsDNA抗体阴性组明显增高(t=3.20,P<0.01).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B7-H1表达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0.00、6.75和4.33,P<0.01.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B7-H1表达增加,且与SLEDAI成正相关,B7-H1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浆骨桥蛋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28例健康人与38例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以分析其与SLE活动性变化关系。结果 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420±20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3±14)ng/mL,P<0.001;SLE蛋白尿组(623±88)ng/mL明显高于非蛋白尿组(288±135)ng/mL,P<0.001;活动组(529±143)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185±66)ng/mL,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浆骨桥蛋白水平(142±22)ng/mL与治疗前水平(556±130)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关节炎组(489±153)ng/mL与非关节炎组(375±222)n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SLE DAI呈正相关,r=0.93,P<0.001;与C3呈负相关,r=-0.49,P<0.05;与ANA滴度、血细胞沉降率、C4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变化与SLE活动程度、肾脏损害及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SLE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人外周血IL-2和IL-6及其受体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而sIL-2R、IL-6、sIL-6R均显著增高;②SLE患者sIL-2R、IL-6、sgp80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正相关;③SLE患者治疗后sIL-2R和sgp8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IL-2、IL-6及其受体是参与SLE免疫病理机制的重要细胞因子,其中sIL-2R、IL-6及sgp80与病情活动性密切相关,sIL-2R、sgp80对判断疗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3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白介素13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为(92.69±9.87)pg/mL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为(339.69±25.60)pg/mL,SLE稳定期患者分别为(54.22±9.31)pg/mL和(300.89±33.51)pg/mL,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35.20±12.70)pg/mL和(111.40±32.54)pg/mL.SLE活动期、稳定期患者血清白介素13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或<0.01),SLE活动期显著高于稳定期(P值均<0.01).SLE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与SLEDAI积分、血沉、C3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813、0.504、-0.605),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与上述指标也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42、0.338、-0.463),同时白介素13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6,P<0.01).结论 白介素13和神经生长因子在SLE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PS-PLA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对患者进行SLEDA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中PS-PLA1表达水平,分析PS-PLA1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SLE患者101例(活动组7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