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大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和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容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病情和体格情况分级(ASA)Ⅱ-III级,年龄32~65岁,随机分为两组,从麻醉诱导后至术后第二天,分别采用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V组)进行体外循环预充、术中和术后血容量补充。观察患者临床恢复状况、围术期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出血量和血制品使用情况。结果G组患者手术当天和术后第一天血浆代用品用量较多(P<0.05),两组间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和4%琥珀酰明胶均可安全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容量治疗,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扩容时效较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从20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中各取血40m l,平均分为四份,每份10 m l,分别加入等容积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L组)、4%人血白蛋白(A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H组)中。混匀后测各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气,于室温下用魏氏法测10 m in、20 m in、30 m in、60 m in血沉值,余血离心后取上清测血浆粘度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结果G组和H组各时点血沉值均高于L组和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组和H组比较,G组各时点血沉比H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1)。形态学变化可见G组和H组红细胞聚集明显。结论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均促进红细胞聚集,又以4%琥珀酰明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宏  陈绍洋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1,22(24):2243-2243
0 引言 羟乙基淀粉 (商品名贺斯 )是一种血浆代用品 ,手术中输注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 ,恢复循环稳定 ,节约用血 .我们检测了手术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后 ,凝血酶原时间 (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及血小板数量 (PL T)的变化 ,旨在探讨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为其术中应用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选择 ASA , 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 3 0例 ,年龄 (43 .0± 8.9)岁 ,体质量 6 1 .6± 7.1 kg,无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患 ,术前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术中不用任何止血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4%琥珀明胶(GEL)和6%羟乙基淀粉(130/0.4,HES)用于术中胶体补充和体外循环预充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ABG手术患者44例,年龄42~85岁。随机分为明胶(G组)和羟乙基淀粉(V组)组,每组22例。4%琥珀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分别作为两组体外循环预充和麻醉诱导后单一类型胶体液补充。分别于患者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T1)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T2)取静脉血用Sonoc lot凝血分析仪检测激活凝血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最大凝血标记值(MCS)和血小板功能(PF),同时检测3个时点的常规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计数(P lt),记录术后24 h胸引量。分析各项检验结果的意义及其与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的联系。对比分析使用不同胶体液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V组与G组相比在T2时间点APTT、gbACT、PF、MCS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V组对术后APTT、gbACT的影响相对较强,但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V组优于G组。两组术后24小时胸引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4%琥珀明胶与6%羟乙基淀粉用于液体预充时对CABG术患者凝血的影响略有差别,但对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晓丽  张俊峰  陆捷  吴强 《上海医学》2006,29(12):862-865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0PCAB)中临床剂量的羟乙基淀粉(HES)130/0.4和琥珀酰明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OPCAB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琥珀酰明胶组(GEL组)和HE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时(T1)和术后24 h(T2)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内的胸管引流量和输血量。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和24 h胸管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间T0、T1和T2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T、APTT、Fib及D-二聚体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临床剂量的HES 130/0.4与琥珀酰明胶对OPCAB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安全应用于OPCAB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氏液输注对手术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2例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静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国产)和乳酸林格氏液500 ml,用夹心法ELISA检测病人术前术后血浆中IL-10、sIL-2RI、L-6I、L-8、TNF-α的浓度。结果: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可降低TNF-α的浓度,还可以提高sIL-2R的浓度,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IL-8的浓度,而林格液使TNF-α浓度升高。结论: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有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的作用,而输注林格氏液则不能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拟评价不同血浆代用品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on socity of anesrhesiologisrs,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明胶组各20例,术前用6%羟乙基淀粉或4%琥珀酰明胶以20 ml·kg-1·h-1的速率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全程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稀释前、稀释后30、60 min各时点分别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各组输液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各组输液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稀释后30、60 min两个时点均较稀释前降低,各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于稀释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输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有差异(P<0.05).结论 术前使用不同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或琥珀酰明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均可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均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增加组织血流灌注,改善血液流变性.用于围术期的容量治疗时,对降低血液黏度羟乙基淀粉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和琥珀酰明胶(血定安)预充对于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患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45例年龄≤3岁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羟乙基淀粉组(H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血浆对照组(C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2 h(T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液输注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8例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静注6%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用夹心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浆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可降低TNF-α的浓度,聚明胶肽还可以提高抑炎性因子sIL-2R的浓度,而6%羟乙基淀粉还可降低炎性趋化因子IL-8的浓度。结论 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能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免疫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1.
伍育旗  余旻  杨卫东  于超  郭昌云  黄睿  肖倩  江高燕 《医学综述》2013,19(13):2432-243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功能无损害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年龄≥50岁、术前肾功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937,95%CI 1.481~16.46)、术前肾功损害(OR=9.847,95%CI 1.016~95.42)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和掌握引起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避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手术刺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糖代谢紊乱,对患者的预后和手术的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心脏手术围术期高乳酸血症的发生多倾向于老年、女性、低射血分数、低血色素、急诊、二次、复杂手术的患者。目前,乳酸酸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再者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应用缓冲剂纠正酸中毒,常用缓冲剂有碳酸氢钠、胰岛素、二氯乙酸钠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脏外科术后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 (63.87±12.56) 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接受CRRT治疗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26例存活,19例死亡,死亡率为42.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前白蛋白水平(t=2.343,P=0.025)、术中低血压(X2=11.068,P=0.001)、输血量(t=-2.232,P=0.031)和出血量(t=-2.366,P=0.023)、体外循环时间(t=-2.128,P=0.040)、单瓣膜手术方式(X2=4.555,P=0.033)、术后第一天肌酐水平(t=2.058,P=0.046)、术后出现肺部感染(X2=8.091,P=0.004)和多脏器功能衰竭(X2=9.012,P=0.003)、CRRT持续时间(t=-2.518,P=0.016)、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X2=6.938,P=0.008)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中输血量(B=0.001,OR=1.001,P=0.025),术前前白蛋白水平(B=-0.031,OR =0.969,P=0.004),单瓣膜手术方式(B=-2.231,OR =0.107,P=0.037)。结论 术中输血量是心脏术后CRRT 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加强术中管理。术前前白蛋白水平及单瓣膜手术方式是保护因素,前白蛋白水平越高,手术方式越简单,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应用改良超滤和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60例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常规超滤组(CUF组)、改良超滤组(MUF组)、零平衡超滤组(ZUF组)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M+Z组)。分别检测和记录各组围术期红细胞比积(Hct),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机辅助时间(MAT)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术后四组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OIMUF组、ZUF组和M+Z组术后1h、6h、12h、24h高于CUF组(P〈0.05);PfA刊02M+z组术后1h、6h、12h、24h较ZUF组、MUF组和CUF组低(P〈0.05);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M+Z组较ZUF组、MUF组和CUF组短(P〈0.05);TNF-α和IL-6浓度M+Z组停机及术后2h、12h、24h和ZUF组较MUF组和CU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地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浓度。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CC下心脏手术患者按年龄(≥18岁为成人,〈18岁为儿童)和是否接受胰岛素治疗分为4组:成人常规治疗组(ART,n=8),成人胰岛素治疗组(AIT,n=8),儿童常规治疗组(CRT,n=8),儿童胰岛素治疗组(CIT,n=8)。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ECC开始后、ECC结束即刻及ECC结束4 h、12 h、24 h、48 h测定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ECC前和ECC后在右心耳切口缘取心肌,Western blot测定InsRβ、pP38-MAPK、pERK、pJNK、GLUT-4表达。ECC后24 h、48 h、72h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与ART组和CRT组相比,AIT组和CIT组在ECC术后的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增加(P〈0.05),同时InsR表达、pP38-MAPK表达及GLUT-4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对心肌有明显的正性变力作用。年龄增长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ERK和pP38的活化受抑制是ECC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环节。ECC刺激及胰岛素对心肌JNK的活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4%琥珀明胶用于体外循环预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贺斯组和佳乐施组,分别在术后6 h、12 h、18 h取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记录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比较两组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体外循环中按本文方法应用贺斯和佳乐施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m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 h、48 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 h到术后24 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体外循环(CPB)期间使用含1.0最高容许浓度(MAC)七氟醚的空/氧混合气静态膨肺,观察CPB术后肺损伤情况并评价七氟醚是否具有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CPB期间5 cmH2O气道压静态膨肺,无七氟醚吸入)和七氟醚组(CPB期间相同气道压静态膨肺并吸入1.0 MAC七氟醚).分别于手术切皮(T0)、CPB后1 h、3 h和6 h(T1-3)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2]、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两组患者几个时间点间的D(A-a)O2、RI和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和T3点的D(A-a)O2、RI均明显升高,OI降低,峰值均出现于T3点(P<0.05或0.01).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后均发生肺功能损害,在CPB后6 h内肺功能损害的高峰期出现于CPB后3 h.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期间吸入1.0 MAC七氟醚静态膨肺对CPB心脏手术后诱发的肺损伤并没有临床上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