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富礼  贾志良 《医学争鸣》2005,26(16):1471-1471
1临床资料1997-10/2003-5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足部小手术矫正足部畸形12例(12足),男9例,女3例,年龄3.3~9.2岁,平均5.5岁.其中先天性者8例(均为僵硬型,其他手术方法治疗后复发),神经源性3例(系脑脊膜膨出引起),外伤性者1例(烧伤引起).手术前根据患儿年龄、患足畸形程度、大小及X线片形态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Ilizarov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2.
采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6例,其中先天性者2例,源性者2例,外伤性者2例,年龄6-9岁,平均年龄7岁。结果:经1-2a的随访,患足外形、负重力线达到或接近正常,Kite角改变〉50%,无严重合并症。提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对矫正各种畸形适应证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伊利扎诺夫(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6例,其中先天性者2例,神经源性者2例,外伤性者2例,年龄6~9岁,平均年龄7岁。结果:经1~2a的随访,患足外形、负重力线达到或接近正常,Kite角改变>50%,无严重合并症。提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对矫正足的各种畸形适应证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春  颜晶晶  孙锦波 《吉林医学》2013,(29):6078-607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方法。方法:对12例15足僵硬型马蹄内翻足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参照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评分,优12足,良2足,优良率为93%;可1例,发生扁平距骨1例,距骨半脱位移位1例。结论:利用Ilizarov技术治疗僵硬性马蹄内翻足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对传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先天足部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千分之一,男女病患比例约为2:1,单侧稍多于双侧,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此病患儿约120例,经过早期矫正畸形后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马蹄内翻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Ilizarov技术对这3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在这3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良,有2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优。这3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均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负重行走,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也未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结论:用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矫正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矫形术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较多见的畸形。男多于女,约为2∶1。1990年1月至1997年4月,我科收治28例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经行早期矫正畸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1‰,占足部先天畸形90%,男女比例约为2∶1.单侧多于双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畸形,如先天性髋脱位狭窄性腱鞘炎等.畸形易于发现,因此均能得到及时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与家属说明治疗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同时应做长期随访直到发育成熟(均14岁),否则会因部分复发而有残留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外固定矫形器治疗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6例8足。术中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将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安装在患侧小腿和足部的相应位置。术后7天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伸杆,逐渐矫正足内翻、内收和下垂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矫正。在牵伸矫形过程中行患足负重行走。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6个月,平均11个月。畸形足均获得满意矫正和足底持重、行走功能良好,畸形未复发。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优6足,良2足。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正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良好,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并能早期活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黎鹏  杨永林  叶性璞 《吉林医学》2009,30(14):1500-1500
1病历摘要 患儿,女,6岁,因“步态异常,双足外观畸形4年余”来院就诊。患者母亲代诉4年前患儿刚开始学走路时发现患儿步态异常,足跟不能着地,局部无红肿热痛,双上肢活动无异常。专科检查:步态异常,双足跟不能着地。双侧踝关节成跖屈、内翻畸形明显,可触及短缩跟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踝关节背屈受限,背屈最大角度约35°,外翻受限,跖屈及内翻活动无受限。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秀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982-98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坚持手术前后的功能训练,提高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减少复发.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矫正马蹄内翻足效果均很满意,1例仍有轻度内收.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前后,应重视皮肤和关节的护理,坚持手术后的功能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秀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82-98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坚持手术前后的功能训练,提高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减少复发。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矫正马蹄内翻足效果均很满意,1例仍有轻度内收。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前后,应重视皮肤和关节的护理,坚持手术后的功能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探索其治疗过程及其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7年3月的12例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大龄儿童,年龄在6岁至14岁之间,共18足,均被确诊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Diméglio分型为Ⅲ型.其中1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并已行栓系松解手术;9例合并脑性瘫痪;2例病...  相似文献   

15.
16.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临床最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 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 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新生儿发病率为1‰~4.5‰, 男女之比为2:1, 单侧多于双侧.该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即可发现畸形,因此诊断不困难;后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疾病引起[1],本文暂不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护理体会。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做出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方法正确、护理配合良好,畸形均得到纠正,患儿无并发症。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过程,应重视护理配合,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行矫正术的护理。方法:对4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协助患儿患肢行手法按摩,术后加强呼吸道、体位、疼痛、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因护理措施实施较好,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足畸形完全纠正32例,轻度抑趾外翻者8例。结论:根据患儿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是矫形外科中较常见的畸形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常见的病因有遗传、环境、胚胎发育等因素,真正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属于多种因素遗传。发病的性别有差异,男孩较女孩多两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有三个特征,即前足内收、足跟内翻和踝关节马蹄三部分。通常所指的马蹄内翻足不包括脊柱裂而引起的神经性马蹄内翻足、脊髓灰质炎后遗引起的马蹄内翻足和大脑瘫后引起的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马蹄内  相似文献   

20.
李俊慧 《中外医疗》2012,31(6):93-93
目的分析比较Ponseti、Carroll法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CCK)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46例CCF患儿,其中Ponseti法治疗24例40足,Carroll法治疗22例35足,观察比较2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2组中〈6个月及6~12个月患儿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对于6个月以下患儿效果较佳,而Carroll法更适用于〉6个月,尤其6~12个月CCK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