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PL)形成的因素。方法 选取术后发生PL的早期宫颈癌患者64例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PL的早期宫颈癌患者64例作为未发生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法、淋巴结清除范围等信息,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PL形成的因素。结果 手术方法、手术器械、淋巴结清除范围、引流天数、术后放化疗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PL形成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单极电刀、淋巴结清除范围为盆腔+腹主动脉旁、术后放化疗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PL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腹腔镜手术、引流天数≤3 d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PL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PL形成的因素较多,手术方法、淋巴结清除范围、术后放化疗等因素均会造成术后PL的发生,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PL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1位.宫颈癌根治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但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而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方式又多种多样,临床仍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寻找一种预防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最佳方案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就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因素、术中预防措施及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术后的中、西医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曾萌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2):392-395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阜阳市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后250例宫颈癌连续病例,记录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有无淋巴囊肿发生分为淋巴囊肿组和非淋巴囊肿组,并将淋巴囊肿与患者术前和术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囊肿发生率为18%。单因素分析与淋巴囊肿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术中清扫淋巴数目(P=0.012)、术后引流量(P=0.037)、宫旁切除长度(P=0.036)。在多因素分析中术中清扫淋巴数目、术后引流量、宫旁切除长度是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较高,相关因素有术中清扫淋巴数目、术后引流量、宫旁切除长度。术前完善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式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5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6例。[结果] 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共38例,发生率为31.4%,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可能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患者62例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未发生盆腔淋巴囊肿患者62例作为未发生组。收集2组年龄、BMI、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类型、淋巴结切除范围、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有无术后引流等信息,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淋巴结切除范围、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有无术后放疗是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切除范围大、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放疗是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依据上述因素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减少盆腔淋巴囊肿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淋巴囊肿(pelvic lymphocyst,PL)患者进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具有放疗指征的患者共92例,根据模拟定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时是否发现PL分为实验组(有PL且PL直径≤6cm,46例)和对照组(无PL,46例)。实验组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将全部PL包括在内,两组均采用同样的IMRT技术制定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及放疗期间周围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小肠、直肠、膀胱的急性反应分析PL对IMRT的影响,并观察实验组PL在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月的转归情况。〖HTH〗结果:〖HTSS〗实验组CTV体积明显大于无P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MRT放疗方式中,两组小肠、直肠、膀胱受照剂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肠、直肠、膀胱的急性放射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放疗结束时有效率达60.61%,放疗后3个月达89.32%。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PL患者及时给予术后IMRT不增加放疗期间小肠、直肠、膀胱的急性放射性反应,同时可以治愈P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盆腔淋巴囊肿(pelvic lymphocyst,PL)给予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时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将PL包括完全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具有放疗指征的患者共90例,模拟定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时发现并发无症状PL的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进行两次CTV勾画,根据CTV是否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分为实验组(46例,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和对照组(46例,未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两组均采用同样的IMRT技术制定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两种CTV勾画方式对周围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体积的影响.结果:实验组CTV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MRT放疗方式中,实验组的小肠、直肠、膀胱受照剂量和体积均高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PL进行IMRT时,CTV勾画可以将PL全部包括在内,OAR的受照剂量体积并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根治术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统计其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等相关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共有10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00%(10/1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尿潴留与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住院时间≥20 d、合并尿潴留为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之后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年龄≥60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9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术后尿失禁,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8例)及未发生组(31例)。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年龄≥45岁、肿瘤直径≥4 cm、已绝经、留置导尿管时间≥7 d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直径、绝经、留置导尿管时间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术前应加强对年龄、绝经女性筛查,对于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需注意术中切除范围,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病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大黄、芒硝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将6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采用中药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到61%,有效10例,占到32%,无效2例,占到7%,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较单纯中药外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大黄、芒硝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将6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采用中药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到61%,有效10例,占到32%,无效2例,占到7%,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较单纯中药外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盆腔淋巴囊肿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甚理想。尽可能在手术中预防淋巴囊肿的发生,其临床意义可能更大。文章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熊樱  李孟达  梁立治 《癌症》1999,18(4):459-461
目的;探讨妇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开放盆腔膜对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开放盆腹膜者为研究组,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缝合盆腹膜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病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阳性率为8.66%,对照组为24.56%,后者为前者的2.84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将7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7例,采用微波联合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37例患者中治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35/37),与对照组80.6%(29/3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较中药外敷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尉洋  佟秀琴 《癌症进展》2021,19(12):1199-1201,1222
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随着宫颈癌筛查的逐渐普及,宫颈癌患者多可以被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无需再行术后辅助治疗.若患者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及阴道残端切缘阳性,中危因素包括深层间质浸润、肿瘤大小及脉管间隙浸润,多数患者多同...  相似文献   

16.
17.
298例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患者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于我院妇科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率与不同病种、盆腔后腹膜开闭情况、留置引流与否之间的关系。总结该并发症临床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结果卵巢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几率显著小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中开放盆腔后腹膜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显著小于关闭盆腔后腹膜患者;是否留置盆腔腹膜后引流对淋巴囊肿发生率的影响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盆腔后腹膜开放,对减少患者术后淋巴囊肿有意义;对于止血彻底、无副损伤的手术不必常规放置盆腔腹膜后引流。  相似文献   

18.
于红岩  李楠  胡新 《癌症进展》2019,17(13):1544-1547
目的分析行早期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96例早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转移,分为观察组(发生肺转移)54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肺转移)242例。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18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及胸背痛等症状;28例肺转移发生于术后第1年,16例发生于术后第2年,10例发生于术后第3年及以后;双肺转移25例,右肺转移16例,左肺转移13例;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病理类型、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瘤栓情况、宫旁或切缘阳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cm、间质浸润深度﹥2/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或切缘阳性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4cm、间质浸润深度﹥2/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或切缘阳性的早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肺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总结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7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5例患者采用电刀凝切(电刀组)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242例患者采用剪刀分离+撕剥(剪刀组)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淋巴囊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电刀组为11.2%(32/285),剪刀组为25.2%(61/242)(P〈0.01);淋巴囊肿组与未发生淋巴囊肿组引流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术后引流彻底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