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显微外科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术治疗男性不育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精索静脉曲张(VA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手术是治疗VAC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方法包括Palo-mo手术、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手术术后睾丸鞘膜积液、睾丸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VAC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显微外科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术(MV)可有效的保护精索淋巴管及睾丸动脉,彻底结扎除输精管静脉外的所有精索静脉,使并发症及复发率大为降低。MV可显著改善VAC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妊娠率;对严重少弱精子症或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的精液质量也有改善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VAC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继发性不育的常见原因。调查资料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在青春发育期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5%;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40%(21~41%),故世界卫生组织在男性不育症研究中把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列为首位。但是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导致不育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发生;2.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变,睾酮的生物合成受到影响,干扰了精子的生成;3.睾丸静脉血液淤滞,睾丸组织血液循环受影响,组织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组织出现营养障碍;4.血液逆流,肾静脉内的代谢产物和部分激素如类固醇类激素、前列腺素逆流到精索静脉,影响精子生成;5.附睾功能受损,精子成熟出现障碍。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免疫学检验  相似文献   

3.
精索静脉曲张对男性不育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索静脉曲张(varcocele,VC)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在男性不育症中占19%~41%^[1]。VC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以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呈不同程度扩张和迂曲为特点。临床容易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客观依据,超声诊断标准为:(1)临床型VC:平静呼吸下精索静脉丛中至少检测到3支以上的精索静脉,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青春后期精索静脉曲张 (varicocele ,VC)发病率为 12 .4 %~ 17.8% ,平均 14 .7% ,与成年男性相似。青春期VC可导致睾丸发育障碍 ,而手术治疗可使其逆转 ,但在睾丸发育障碍出现之前不主张预防性手术。手术治疗青春期VC的建议指征 :①睾丸发育障碍 ,左右侧容积差别大于 2ml;②伴有精液分析异常的重度VC ;③有疼痛、下坠、肿胀等症状的VC ;④双侧VC。VC术后复发率为 9%~ 16 % ;但经腹膜后同时高位结扎精索内动脉和静脉 ,复发率可降至 2 %。  相似文献   

5.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者VC合并不育症的患者,精索静脉结扎术(varicocelectomy,VAC)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案较多,如开放手术、显微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有资料显示经腹股沟与腹股沟下显微外科VAC在妊娠率、精子质量、并发症方面较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与血管栓塞硬化手术具有优势~([2])。但显微外科手术需要专门的设备及技术人员,大多数医院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6.
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因回流不畅而形成的局部静脉曲张、遇曲、扩张仲长的病理现象。它是一种男性常见病,约占正常男性的8~20%。它也是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约占男性不育症的40%而居首位。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性,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总结保留睾丸动脉的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及睾丸动静脉集柬高位结扎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2例行睾丸动静脉集柬高位结扎术。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6例术前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病例术中确诊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动静脉集柬高位结扎术中1例并发附睾炎。以不育就诊的14例中,保留睾丸动脉的单纯精索内静脉结扎的8例中4例生育,而睾丸动静脉集柬高位结扎的6例中只有1例生育,全部病例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视野清楚,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可同时探查和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保留睾丸动脉的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提高不育症的疗效,减少鞘膜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1],可导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成年男性VC发病率约11.7%,在精液质量异常男性患者中发病率约25.4%[2];VC通常发生在左侧,发生率为77%~92%,双侧VC发生率为10%(7%~22%),单纯发  相似文献   

9.
<正>精索静脉曲张(VAC)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疾病。VAC的发生率在一般成年男性人群中约为15%,在男性原发性不育患者中约为35%,继发性不育者中约为75%~81%[1]。目前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microsurgical varicocelectomy,MV)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VAC的主流术式[2],通过手术显微镜的辅助来放大精索内容物,可以更好分离、保  相似文献   

10.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因回流不畅而形成局部静脉扩张、迂曲、延长的病理现象,可以导致患侧睾丸发育滞缓和体积减小、阴囊坠胀疼痛不适及男性不育。精索静脉结扎术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男性不育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因其明显的优势正逐渐被推广应用[1]。我科也于2013年4月开始采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VC,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静脉、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和迂曲。该病为男性人群常见病,尤其在青壮年高发,发病率约为10%~15%。精索静脉曲张对于男性健康的危害已十分明确,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发病率占男性不育症的25%~40%。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9月到2015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以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就诊患者的精液质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共68例,年龄18岁~30岁,平均年龄24.96岁。其  相似文献   

12.
不育症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32例。并且2mm针形腹腔镜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伤口感染及睾丸肿胀或萎缩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示手术彻底,未见术后复发或反流。21例获和1年随访。16例患者本偶受孕。结论:彩色多普勒能准确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针形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治疗此类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科的一种常见病。左侧约占98~99%。男性不育症中,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可高达39%。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和治疗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多种新术式,使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目前此病的手术方法较多,如曲张静脉切除术、内环处精索内静脉(ISV)  相似文献   

14.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多见于青少年,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的10%-15%,以左侧发病为多,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之一。我们从1998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00例,  相似文献   

15.
<正>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失效、血液反流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发病率为10%~15%。临床表现为睾丸坠胀不适及不育症。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为40例患者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8~36岁;入院当日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环境、责任医生及医院各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引起睾丸曲细精管生精障碍,是男性不育症原因之一。在男性人群中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8~23%,男子不育症中约40%有精索静脉曲张。但经过治疗,其精液质量会明显改善,配偶怀孕率可提高24%~25%。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研究两者的关系。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一、解剖方面:精索静脉曲张多为左侧单发,约90%,双侧和右侧少见,但也有人统计为双侧占58%。这是由于精索静脉的解剖特点所决定。 1.左侧精索静脉的行程远较右侧长,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精索静脉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致血液返流入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而形成,常为男性不育症原因之一。据统计在美国每6对育龄夫妇中有1对不育,属于男方不育者占50%。又据一组病例统计39%男性是原发性不育,其原因大多为精索静脉曲张所引起。又据统计约有25%男子精液检查有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显微外科技术在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精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143例,观察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和精子的变化.结果 转流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38例(98.57%),精子正常或好转79例(55.4%),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均有提高51例(35.7%),6~18个月妊娠49例,妊娠率达35%.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转流术在建立新的静脉回流通路,有效改善睾丸供血,消除症状,改善精子数量及质量,提高受孕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精索静脉曲张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已被广泛接受,但精索静脉曲张的程度对生育能力的不同影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一直存有争议。50年代的研究认为轻、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对精子活动度都有影响,生育机会降低,但重度曲张的危险性最大。70年代以来大多数泌尿学家认为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不育症男性,结扎曲张静脉后精液的改善和受孕的提高不受曲张静脉轻重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日益受到重视。当前的观点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的轻重与睾丸和精液的病理学程度无关。因此认为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低位显微外科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位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组(A组,20例)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组(B组,20例),比较术前、术后第1、6、12月的精液质量,并且追踪术后2年内配偶临床妊娠结果.结果 两组术后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和(a+b)级精子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组内术后第1、6、12月的精液质量各主要参数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术前、术后第1、6、12月精液质量各主要参数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2年配偶临床妊娠A组为13例(65%),B组为12例(60%).结论 低位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VC)伴有男性不育患者是一种经济、简单、有效、便于推广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