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中枢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检测及microRNA表达特征。方法:收集确诊的PCNS -DLBCL 25例,观察并分析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并进行重链和轻链基因重排检测。对其中10例典型PCNS-DLBCL、10例颅外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DLBCL)和10例颅外非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GC-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块微切割提取microRNA,进行芯片杂交,对三者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PCNS-DLBCL多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10/25例),其中额叶受累最为常见(6/25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中心母细胞样的大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靶环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25/25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3、CD5、CD23、CyclinD1,Ki-67阳性率在50%-90%(平均80%),仅有3例表达CD10(占12%),19例表达Bcl-6(占76%),22例表达Mum-1(88%)。基因重排检测显示24/25例呈B细胞单克隆性(96%)。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与N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788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401个microRNA或片段;与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611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229个microRNA或片段。结论:PCNS-DLBCL以老年男性好发,常累及多个部位,免疫组化显示大部分为活化B细胞来源,基因重排检测B细胞单克隆性高,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 PCNS-DLBCL microRNA表达明显不同于颅外NGC-DLBCL和GC-DLBCL,可能存在microRNA诊断性标志物。从microRNA表达差异的数量看,PCNS-DLBCL与颅外GC-DLBCL差异较小,此与二者的预后接近相关。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可侵犯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原发部位多为淋巴结,也可为结外器官,常见于胃肠道、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而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非常罕见,是指发生于肺内支气管粘膜下和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诊断时或随后的3个月内无肺外浸润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55岁,于2013年11月24日因进食后腹部绞痛就诊,无发热、恶心、呕吐、黑便、便血等症状。腹部彩超结果示肝内胆管结石并钙化;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经解痉治疗后疼痛缓解。20 d后再次出现腹部隐痛,剑突下明显,伴腹胀、盗汗,体温仍正常。肠镜、胃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检:ECOG评分为2分;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膨隆,未触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下肢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DLBCL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组DLBCL患者168例,发生CNS浸润11例(6.5%)。11例中6例表现为软脑膜浸润,3例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浸润,2例同时有两者的浸润。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上限2倍和多发结外病变是影响DLBCL CNS浸润的相关因素(χ2值分别为11.6、4.61、3.92,均P<0.005)。出现CNS浸润后患者平均生存期仅4.5个月。结论 DLBCL患者发生CNS浸润并不罕见,其表现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发生CNS浸润的DLBCL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为2005年新定义的疾病,临床少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刘某某,男性,58岁,于2011年1月发现双下肢皮下结节,初为左侧小腿单个结节,后逐渐增多,且出现右小腿的皮下结节,并逐渐增大,局部皮肤暗红,无痛,质中,直径约1-3cm;当地医院切取双小腿皮下结节各1枚,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术后局部切口愈合好,于2011年3月就诊于我院.查体见右小腿内侧术后瘢痕约5cm大小,左小腿内侧术后瘢痕约4cm大小,愈合好.左小腿可及皮下结节3枚,局部皮肤暗红色,直径均在1cm大小,无压痛,质中,可活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肝脾不大.白细胞6.09×109/L、血红蛋白159g/L、血小板249×109/L,谷氨酰基转肽酶55U/L、LDH 192U/L;骨髓检查,粒、红、巨三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异常细胞.胸部CT双肺未见异常,未见纵隔肿大淋巴结影;超声检查,双颈部、腋下、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脾不大,腹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国际预后指数IPI,但它仅是一些临床指标的结合,对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的预后不能做出准确评估。一些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Bel-6、Bcl—2、survivin、p53等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对指导DLBCL的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Zhang J  Wang MY  Xu LC  Gu SY  Cao JN  Hu XC  Hong XN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8):614-6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探讨PC-DLBCL的分期系统和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 全组患者的1、3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3.8%、71.1%和69.0%,平均EFS为91.3个月;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3%、80.3%和72.4%,平均OS为98.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nn Arbor分期为ⅠE或ⅡE1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血红蛋白水平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0~1分、肿瘤长径<5 cm、浸润深度浅的患者EFS和OS显著延长(均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B症状、ECOG体力评分结果以及治疗方法与患者的预后无关(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nn Arbor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PG-DLBCL患者EFS和OS的独立因素.结论 PG-DLBCL的分期系统和各种治疗措施所处的地位仍存有争议,需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优化PG-DLBCL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7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分期采用Ann Arbor分期法,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Ki-67评估,观察短期缓解率,分析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7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47岁(15~69岁);有B症状者6人,占35.3%;随访时间为4~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Ann Arbor分期Ⅰ/Ⅱ期10例(58.8%),Ⅲ/Ⅳ期7例(41.2%);IPI评分≤2分患者11例(64.7%),IPI评分>2分患者6例(35.3%);6例可评估免疫分型的患者中生发中心型4例(66.7%),非生发中心型2例(33.3%);按部位,胃12例,结肠3例,直肠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疗程以上的化疗,采用CHOP、CHOP(E)方案化疗患者9例(52.9%),采用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者8例(47.1%)。近期疗效显示:16例可评估患者,5例CR(31.3%),5例PR(31.3%),3例SD(18.8%),3例PD(18.8%);IPI评分≤2分患者50%达CR,IPI评分>2分患者均未达CR;7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1例达CR(14.3%),9例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4例达CR(44.4%);7例患者联合了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达71.4%(2例CR、3例PR),9例未联合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为55.6%(3例CR、2例PR)。结论:17例PGI-DLBCL患者多为中年,确诊依靠手术或内镜病理活检,大部分患者Ki-67表达>40%,需加强超声胃镜及PET-CT检查,以便更好的评估预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与其预后相关。治疗中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反应较好,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接受CHOP为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8年间收治137例确诊为WR-DLBCL患者,其中Ⅰ期22例,Ⅱ期115例。全组接受了CHOP类为主方案化疗,其中62例使用了利妥昔单抗,87例接受了累及野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LRRFS分别为78.6%、69.5%、83.2%,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7.5%、80.2%、9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64.2%、53.6%、72.9%。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大肿块、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OS、PFS因素;乳酸脱氢酶、大肿块、综合治疗是影响LRR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综合治疗模式、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因素,LDH、综合治疗模式是影响PFS因素,LDH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早期WR-BLBCL预后良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代,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仍然是早期WR-BLBC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接受CHOP为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8年间收治137例确诊为WR-DLBCL患者,其中Ⅰ期22例,Ⅱ期115例。全组接受了CHOP类为主方案化疗,其中62例使用了利妥昔单抗,87例接受了累及野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LRRFS分别为78.6%、69.5%、83.2%,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7.5%、80.2%、9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64.2%、53.6%、72.9%。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大肿块、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OS、PFS因素;乳酸脱氢酶、大肿块、综合治疗是影响LRR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综合治疗模式、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因素,LDH、综合治疗模式是影响PFS因素,LDH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早期WR-BLBCL预后良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代,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仍然是早期WR-BLBC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6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种因素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期,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2、3和5年生存率Ⅰ、Ⅱ期患者为98.8%、91.5%、87.5%、70.3%;Ⅲ期、Ⅳ期患者为62.1%、55.5%、40.1%、23.8%。结论: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身体状况评分是影响DLBCL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的导入,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免疫化疗使这种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50%可以达到治愈。然而,对于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仍然是棘手的问题。深入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基因谱分析至少可以将其分为三种预后不同的类型,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淋巴瘤具有更好的预后,是弥漫大B淋巴瘤的一个独立预后预测因素。分子靶向治疗初见端倪,有免疫修饰调节剂,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激酶,蛋白酶体,组蛋白乙酰化酶等有关细胞信号传导分子药物问世。尽管有大量的新药出现,单独用于弥漫大B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有限,需要与化疗联合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期待弥漫大B淋巴瘤的疗效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其以化学免疫治疗耐药性及低生存率为特点,表现为不典型的细胞形态和侵袭性的临床行为,因此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都是个难题。本综述分别对不同类型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预后及治疗进行介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此类恶性肿瘤的认识,从而提升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盼盼  张卓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2):1194-1201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发生在脑、脊髓、脑膜或眼的罕见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无CNS之外的部位累及。PCNSL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比,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且复发率高,未经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个月。近年来研究发现C-MYC、BCL-2、BCL-6、Ki-67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CNSL患者预后。因此,通过分析PCNSL相关蛋白表达、治疗方式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进一步积累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2021年5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42例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灶数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病灶是否累及深部脑组织、治疗方案、病理学Hans分型及C-MYC、BCL-2、BCL-6、Ki-67等生物标志物,结合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42例PCNS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1岁,男女比例为1.33∶1.00,颅脑增强MRI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所有患者均接受含有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方案化疗,治疗后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1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6例。中位PFS为21个月,中位OS为34个月,1年PFS率为63.7%,2年PFS率为47.0%;1年OS率为70.8%,2年OS率为5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FS的因素是HD-MTX多药联合化疗、鞘内化疗及联合利妥昔单抗。影响OS的因素是ECOG评分≥2、C-MYC(+)、BCL-2及C-MYC双表达、HD-MTX多药联合化疗、鞘内化疗及联合利妥昔单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治疗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0),ECOG评分、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7;P=0.046)。与未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巩固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及OS较高;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组的中位PFS及OS较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NSL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影像学缺乏特异性。ECOG评分≥2与PCNSL患者较差的OS相关。C-MYC(+)、BCL-2及C-MYC双表达可作为指导危险分层的预后标志物。以HD-MTX为基础的多药联合化疗已经成为PCNSL的首选治疗手段,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可延长生存期。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鞘内化疗可以改善预后。进一步的巩固治疗主要包括ASCT及WBRT,可延长PFS及OS,ASCT可以取得与WBRT相似的疗效,且可避免WBRT的晚期神经毒性,但本研究中因样本量及随访时间的限制,未得出明确的统计学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01-2022-08-16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4例)和北京高博博仁医院(11例)共15例中枢复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初诊及复发时的临床特征、初诊与复发时期的淋巴瘤二代基因测序(NGS)结果、LymphGen基因分型及靶向药物泽布替尼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5例DLBCL患者的细胞起源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2例,非GCB(non-GCB)亚型13例。LymphGen基因分型:MCD亚型9例,A53亚型、EZB-MYC+亚型、EZB-MYC-亚型、BN2亚型和A53/ST2亚型各1例,NGS未检测出突变基因1例。将同一患者复发时期的淋巴瘤NGS结果与初诊NGS结果相比较发现,不仅保留并扩增了原LymphGen分型的基因突变,也存在进一步的克隆演变。15例患者均应用泽布替尼及其联合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66.67%(10/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8例PB-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2008版和2016年修订版的WHO关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8例患者确诊为PB-DLBCL,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7~76岁,中位年龄54岁,6例发生于右侧乳腺,2例发生于左侧乳腺。病例随访9~52个月,2例失访。乳酸脱氢酶(LDH)156~238 U/L,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免疫组化CD20、CD79a均(+),Ki67约70%~90%,7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非GCB亚型),1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GCB亚型)。8例患者EBER检测均(-)。结论:PB-DLBCL发病少见,恶性程度高,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且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共同颁布了新的皮肤淋巴瘤分类,在分类中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分为3组疾病,其中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primary cutaneou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legtype,PCLBCL-LT)是一组新定义的疾病,该病临床极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ALK+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LK+D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罕见的亚型, 具有特殊的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样的形态学特点, 免疫表型独具特征, 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生。此病虽然罕见, 但是其临床过程具有侵袭性且预后不良, 因此明确认识该疾病的特点是诊断的关键。ALK+DLBCL对传统化疗方案反应性差, 最近推出的小分子ALK抑制剂可能对这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郭亚男  郭俊明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72-1376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多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它们通过序列特异性翻译抑制或mRNA 裂解来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许多micro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类恶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 左右,DLBCL被定义为B 细胞起源的、有大的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临床表现、需要高效力的化学治疗的恶性淋巴瘤,这类肿瘤发生于淋巴结内或结外,可原发或继发于其它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演进,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极具异质性。现已发现若干种microRNA直接参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microRNA表达谱也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分子亚型相关。作为一类新的分子靶标,microRNA被应用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生物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微血管密度、Ki-67标记指数、bcl-6阳性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34和Ki-67、bcl-6的表达,通过形态学计量法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1)肿瘤微血管密度与Ki-67标记指数有关(P<0.01),与bcl-6表达阳性率无关;2)Kaplan-Meier分析显示微血管计数≤21.5(×200倍)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而微血管计数>21.5(×200倍)预后较差:3)肿瘤细胞Ki-67的标记指数值在28.2%~85.6%之间,中位数59.4%,标记指数>59.4%较≤59.4%者预后差:4)bcl-6表达阳性率在12.4%~90.8%之间,中位数42.0%,阳性率>42.0%较≤42.0%者预后好.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微血管密度计量、Ki-67标记指数和bcl-6阳性率是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