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为HBV阳性患者改善周期结局,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4 301个ART周期病理资料,按是否HBV感染分为三组,A组:男方和女方均HBV阴性(n=3 940);B组:女方HBV阳性而男方阴性(n=195);C组:女方HBV阴性而男方阳性(n=166),比较三组的胚胎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结果(1)ART患者B组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39.8%vs 5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VF周期中B和C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CSI周期中C组受精率明显低于A组(75.1%vs 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可能通过影响胚胎着床或者子宫内膜而影响周期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比较不同纺锤体观察情况的卵母细胞的ICSI结局。方法 2014年2~5月间,就诊于我中心的反复IVF失败、获卵数较少、高龄妇女、卵母细胞质量较差、胚胎发育差而导致可移植胚胎数少或者无可移植胚胎的患者30例,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ICSI操作。观察卵母细胞受精情况和胚胎发育情况,并比较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总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 30例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获卵149枚,其中MII卵118枚;72枚MII卵观察到纺锤体,纺锤体观察率为61.01%;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卵母细胞的总受精率(94.44%vs.80.43%)、正常受精率(83.33%vs.54.35%)、异常受精率(11.11%vs.26.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卵裂率、可移植胚率和优质胚胎率低于观察到纺锤体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授精时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受精结果优于未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使用纺锤体观察仪进行ICSI有助于避免纺锤体损伤,进而改善受精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取卵后脱颗粒细胞的时机对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2 638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周期均采用自体卵母细胞。精确记录取卵、脱颗粒细胞及ICSI时间。取卵到脱颗粒细胞时间定义为T1,脱颗粒细胞到ICSI时间定义为T2,将T1、T2分别分成三组:T1:A1组(1 h,422周期),A2组(1~2 h,1 412周期),A3组(2~4 h,804周期);T2:B1组(1 h,605周期),B2组(1~2 h,1 320周期),B3组(2~4 h,713周期)。分别比较两个时间段不同组别的实验室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638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室结局:A1、A2与A3三组间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1、B2与B3三组间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结局比较:A1、A2与A3三组间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胚胎停育率、流产率、种植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1、B2与B3三组间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胚胎停育率、流产率、种植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取卵后4 h内进行脱颗粒细胞、脱颗粒细胞后4 h内进行单精子注射对妊娠结局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本中心接受ICSI治疗且获卵数≥5枚、卵母细胞成熟率≥30%的2 196个周期,根据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分为5组:A组:30%≤卵母细胞成熟率60%;B组:60%≤卵母细胞成熟率70%;C组:70%≤卵母细胞成熟率80%;D组:80%≤卵母细胞成熟率90%;E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比较5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放弃周期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1)各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受精率:A组(71.11%)显著低于C组(75.38%)、D组(77.40%)和E组(79.66%),且E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3)卵裂率:A组(97.93%)显著低于D组(99.06%)和E组(99.13%)(P0.05);(4)周期取消率:A组(12.20%)显著高于C组(5.61%)、D组(3.57%)和E组(3.07%),B组(8.02%)显著高于D组和E组,C组显著高于E组(P均0.05);(5)胚胎种植率:A组(36.71%)显著低于D组(48.80%)(P0.05);(6)其余观察指标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时ICSI助孕的临床结局相对较差。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70%时临床妊娠率开始下降,当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60%时临床妊娠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部分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在本院行部分早R-ICSI的32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双极体(2PB)所占比例分组:A组2PB率25%(n=113);B组25%≤2PB率50%(n=151);C组2PB率≥50%(n=56)。比较3组早R-ICSI来源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A、B、C 3组患者的早R-ICSI正常受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异常受精率(4.30%)显著低于B组(6.42%)和C组(10.38%)(P0.05);C组2PN卵裂率(90.27%)显著低于A组(96.70%)和B组(95.44%)(P0.05);C组优质胚胎率(46.11%)显著低于A组(62.30%)和B组(58.41%)(P0.05)。3组中早R-ICSI来源胚胎用于移植的比例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早R-ICSI来源胚胎中优质胚胎的比例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移植两枚早R-ICSI来源胚胎的周期比例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2PB率50%的患者行早R-ICSI可以取得较理想的胚胎发育结局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脆性卵膜卵母细胞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的ICSI治疗周期。根据精子注射时卵细胞表现为脆性破膜即为脆性卵膜组共196个周期,通过倾向值匹配(匹配容差为0.05)进行1∶2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患者年龄、BMI、不孕因素、用药方案),产生对照组(无脆性破膜)39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细胞退化率、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1)受精及胚胎情况:脆性卵膜组的成熟卵细胞率(73.59%vs. 86.15%)、正常受精率(66.52%vs. 73.90%)、可用胚胎率(72.95%vs. 78.87%)、优质胚胎率(39.85%vs. 4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CSI后卵细胞退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8%vs. 4.28%,P<0.05);两组间卵裂率(98.86%vs. 98.32%)、囊胚形成率(52.09%vs. 51.80%)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妊娠结局:两组间胚胎种植率(37.43%vs. 46.53%)、临床妊娠率(52.88%vs. 59.24%)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脆性卵膜卵母细胞成熟率低,ICSI后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均降低,卵子退化率升高,但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空气质量指数期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助孕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按月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A组(60≤AQI<80)、B组(80≤AQI<100)和C组(AQI≥100)三组,比较各组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A组MII卵率(86.88%)显著高于B组(84.43%)与C组(83.57%)(P<0.05),A组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C组(76.11%vs.72.75%,P<0.05),A组可利用胚胎率(53.09%)显著高于B组(49.40%)与C组(48.92%)(P<0.05);三组间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空气质量下降,IVF-ET过程中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19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研究组)进行的23个治疗周期的胚胎和临床结局资料,与同期无Y染色体微缺失(对照组)的少弱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的86个治疗周期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受精率(85.0%vs89.2%)、卵裂率(96.0%vs 95.3%)、优质胚胎率(68.3%vs 66.7%)、生化妊娠率(47.8%vs 50.0%)、临床妊娠率(43.5%vs 41.6%)、胚胎种植率(22.9%vs 20.8%)、早期流产率(10.0%vs 7.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对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结合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CSI)后的临床结局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来我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508对夫妇经ICSI助孕后的临床结局。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睾丸发育异常和FSH水平异常的干扰,根据精子来源和精液不同质量参数分为3组:A组,单纯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即PESA组;B组,少弱畸精子症组;C组,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组。比较3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周期活产率等情况。结果 3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周期活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其种植率显著降低(40.5%vs 50.0%,41.6%vs 50.0%,P0.01);B组和C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40.5%vs41.6%,P0.05)。结论少弱畸精子症及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显著影响胚胎的种植率。  相似文献   

10.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病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常规IVF受精失败的病人在第2天进行补救ICSI(A组)21个周期,或在下一个周期直接应用ICSI技术治疗(B组)18个周期。分别与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243周期(对照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1.53%、81.73%、72.94%,均比B组的83.87%、97.69%、84.25%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的多原核率差异无显著性(3.55%vs1.29%,P>0.05)。比较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冷冻周期率,B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而A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者可通过第2天补救ICSI或下一周期直接行ICSI而提高受精率和种植率,而后者比前者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冻融精子与新鲜射出精子对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对不育夫妇240个ICSI治疗周期,分为3组:新鲜重度少弱精子组(A组,107例,111个周期);新鲜中度少弱精子组(B组,71例,76个周期);冻融中、重度少弱精子组(C组,49例,53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果。结果新鲜重度、中度少弱精子组的可用胚胎率(分别为78.1%、75.0%)、优质胚胎率(分别为46.1%、46.2%)显著高于冻融组(分别为66.7%和37.4%)(P0.05),但3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鲜中度少弱精子组与新鲜重度少弱精子组在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冻融精子行ICSI影响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但不影响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卵母细胞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250周期ICSI治疗患者,根据卵母细胞有无SERa分为两组:SERa+组(至少有1个卵母细胞SERa阳性,A组)50周期;SERa-组(所有卵母细胞均无SERa,B组)200周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结果与B组相比,A组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而异常受精率显著增加(P0.05);A组中的SERa-卵母细胞与B组卵母细胞相比,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异常受精率也显著增加(P0.05);A组中SERa+卵母细胞与SERa-卵母细胞相比,异常受精率显著增加(P0.05),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胞浆内滑面内质网聚集增加异常受精率,降低卵母细胞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胚胎培养法与集合培养法两种不同培养方式对优质卵裂期胚胎囊胚培养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0月在本中心首次接受IVF/ICSI治疗并行单囊胚移植的206位患者。按培养方式不同将入选人群分为两组:单胚胎培养组(A组,n=118,培养优质卵裂期胚胎696枚);集合培养组(B组,n=88,培养优质卵裂期胚胎585枚)。统计分析两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和可利用囊胚率以及移植后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的差异。结果两种囊胚培养方式的患者基线资料如女方年龄、获卵数和第3天(Day3)优质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以及第5天(Day5)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的HCG阳性率(79.55%vs. 70.34%)、临床妊娠率(64.77%vs. 61.02%)和继续妊娠率(56.82%vs. 47.46%)有升高趋势,而早期流产率(10.53%vs. 11.11%)有降低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胚胎培养法相比,集合培养法培养Day 3优质卵裂期胚胎并不能显著改善胚胎囊胚培养结局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性因素行ICSI的不育患者835例的859个助孕周期,根据精子来源不同分A组即射精精子组699周期,B组即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组114周期,C组即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组46周期。结果 (1)A、B、C三组正常受精(2PN)率分别为:82.4%、76.2%、71.8%,A组最高,即射精组PESA组TESA组,B、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卵裂率分别为:98.6%、97.6%、98.3%,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A、B、C三组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A、B、C三组着床率分别为32.5%、37.7%、41.7%,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A、B、C三组妊娠率分别为50.8%、56.1%、60.9%,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对受精率有影响,但三组都可获得相似的可利用胚胎、优质胚胎,应用射精精子以及PESA、TESA精子行ICSI都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手术取卵(OPU)当天因男方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造成手淫取精困难的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进入IVF周期偶发ED的男性患者93例,分为新鲜精液组45例(A组),提前冻精子组30例(B组),卵子冷冻组18例(C组),其中新鲜精液组又分口服药物(西地那非)组18例(A1组)和未服用药物组27例(A2组),比较各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A组、B组、C组相比年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成熟卵率、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受精率(80.78%vs 80.43%vs 84.77%)、优质胚胎率(53.27%vs 52.97%vs 47.69%)、临床妊娠率(60.00%vs 56.77%vs 44.44%)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3PN率(0.63%)明显低于A组(9.61%)和B组(4.34%)(P0.05);新鲜精液组中A1组与A2组年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ET中取卵当天偶发ED男性口服西地拉非有助于手淫取精,不影响助孕结局;对预知取精可能失败的患者可采用提前冷冻精子,取精失败者可采用冷冻卵子,但尽可能使用新鲜精液,避免睾丸附睾穿刺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来源的精子ICSI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临床指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进行的431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A组(重度少弱精子症组)287个周期、B组(梗阻性无精子症附睾穿刺组)109个周期、C组(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组)35个周期,比较各组女方平均年龄、男方平均年龄、不孕病史、平均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量、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C两组在种植率、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6%vs25.23%、28.76%;31.23%vs42.16%、39.39%,P<0.05);B、C两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射出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ICSI的37例患者(共3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PSM)匹配方法按1∶5匹配选择同期在本中心行新鲜卵母细胞ICSI的179例患者(共181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妊娠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复苏率为95.3%(344/361)。两组患者的2PN受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2PN卵裂率(94.9%vs. 99.0%)、可利用胚胎率(48.1%vs. 58.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37个周期胚胎移植后,获得20例妊娠,活产19例,分娩25例健康婴儿,无出生缺陷儿发生;对照组181个周期胚胎移植后,获得95例妊娠,活产81例,分娩113例活婴,有1例出生缺陷儿。两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可获得较好的复苏率,解冻后行ICSI虽然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率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受精率和妊娠结局。对于取卵日男方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精液的女性患者,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是一个较好的生育力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ET)168个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7%和63.8%,P0.05);IVF组有24.5%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9.7%(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不正常时,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9%和55.6%,P0.05);IVF组有34.8%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14.3%(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正常时及35岁、精液参数正常或不正常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获卵数为1~2个的周期采用ICSI治疗并不能提高其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因此我们不建议全部行ICSI治疗,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或处于临界状态建议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因梗阻性无精子症在本院采用睾丸精子行ICSI助孕的21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个周期采用冷冻复苏的睾丸精子(冻精复苏组),另外107个周期采用新鲜睾丸精子(新鲜精子组)。比较两组中女方的一般资料、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研究中,107个周期冻存睾丸精子复苏均获成功;冻精复苏组与新鲜精子组行ICSI助孕后的受精率[(76.91±18.24)%vs.(75.35±20.62)%]、卵裂率[(94.69±5.29)%vs.(95.37±4.48)%]、可利用胚胎数[(4.67±2.52)vs.(4.20±2.75)个]、优质胚胎率[(64.47±26.08)%vs.(60.34±27.39)%]及临床妊娠率(52.24%vs.50.63%)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ICSI助孕结局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