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光李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3):289-293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失能或带病生存时间长,老年人对生活照料需求以及医疗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推动医养结合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医养结合发展不平衡,医和养之间存在管理断裂以及养老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应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的系统化构建,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为医养结合提供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老年医学的社会性,主动牵头或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积极推进老年医学核心技术的应用以及医疗健康信息共享,促进医与养在功能上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为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服务。方法参考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使用随机抽样法对300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χ2检验来分析人群分布的差异,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个人需求因素、促能因素与先决因素3个角度研究老年人对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就先决因素而言,拥有更高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往往更加倾向于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P<0.05);在促能因素方面,经济条件较好、拥有的子女数量相对较少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P<0.05);在个人需求因素方面,自理能力较差、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P<0.05);从整体来看,促能因素对老年人偏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个人需求因素(P<0.05)。结论加强医养结合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倡导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从医养结合的概念入手,对医养结合的发展背景、目标、内涵进行总结分析。医养结合的难点集中在医养资源衔接、政策保障、机构服务能力、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从构建服务技术体系、适宜技术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培训体系、模式创新等方面着力,实现医养结合,以供同行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北京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8月北京市5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359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对纳入人群的失能情况进行测评,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5.3%(342/359)老年人存在失能情况。单因素分析显... 相似文献
6.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安全文化、行为安全2-4模型基础上结合WRS(物理-事理-人理)管理方法论,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6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和100%,权威系数为0.875,协调系数分别为0.220,最终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赋值权重最高的是人理(0.376),最低的为物理(0.290)。结论 构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及民政部门进行安全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养老护理存在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总体不高的状况.因此,养老服务需要大批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加强养老护理专业化建设十分必要;从国内外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模式来看,完善的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和学历结构,对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从国家政策导向、已有工作基础及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在职业院校开设独立的“养老护理专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受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月—10月选择合肥市某三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240名≥6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制度化环境中生活空间评估量表(life-space assessment in institutionalized settings,LSA-IS)对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生活空间受限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31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完成研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驻老年人生活空间得分为(24.9±15.7)分,其受限的发生率为24.7%(57/2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驻养老机构类型、不同入驻养老机构费用来源、1年内有跌倒史、不同入驻养老机构时长的老年人生活空间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入驻养老机构的费用来源于子女与其他补贴、有跌倒史、入驻养老机构>4年为生活空间受限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调查合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驻老人久坐行为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5—8月便利抽取合肥市3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的21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害怕跌倒评估、简易衰弱量表(FRAIL)、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30)、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PAQ-SF)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机构内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平均每日总久坐时间为(7.09±1.66)h/d,久坐时间≥6 h/d 的老年人为153名(7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有无久坐爱好、衰弱状态、害怕跌倒、健康自评、抑郁程度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 62.2%的变异量。结论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久坐行为现状不容忽视。今后应重点关注男性、高龄、有久坐爱好、衰弱、害怕跌倒、健康自评差、中重度抑郁的老年人,并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久坐行为干预策略改善其久坐行为现状,达到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应对激增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世界性难题.日益严重的高龄化趋势,提高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服务的依赖.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其社会作用和价值逐步突显.美国作为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1-2],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经验丰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模式,也在养老机构的运行与管理,特别是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监管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有着世界上非常成熟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3-5].我国养老体系建设处于初步阶段,机构养老尚在发展过程中[6],存在着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有待厘清,服务规范有待加强,服务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本文对美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态度和意愿。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应用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态度与意愿调查表,对203例城乡老年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11例(5.4%)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了解,其中最不了解的内容是收费标准;有151例(74.4%)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表示支持,支持的主要原因是老有所养;177例(87.2%)老人表示愿意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其主要动机是家中无人照顾。结论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了解较少,但大多数持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入住养老机构已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之一。然而,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多伴有一定程度的适应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既往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一些测评工具以评价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适应性,并多方面探索了老年人机构养老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如入住意愿、养老机构质量、家庭和社会支持程度等。该文聚焦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适应性问题,综述了老年人机构养老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现状,围绕老年人机构养老适应性的概念、现状、测评工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支持系统、养老机构、家庭和个人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为改善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适应性问题,提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年人服务供需现状及供需匹配差距,为缩小医养服务供需匹配差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年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对361名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医养结合机构361名失能老年人的服务供给总分为(61.84±15.31)分处于低等水平;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总分为(90.91±11.40)分居于中等水平;生活照护维度中,睡眠照料服务条目供需差距大(t=24.023,P<0.01),医疗护理维度中,安全防范服务条目供需差距大(t=34.319,P<0.01),康复护理维度中,慢性病健康教育条目供需差距大(t=37.734,P<0.01),精神慰藉维度中,心理咨询服务条目供需差距大(t=32.781,P<0.01)。结论医养结合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失能老年人对医养服务需求较高且服务供需匹配差距较大。医养结合机构应以失能老年人需求为重点,分阶段精准对接其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尤其是睡眠照料、老年人安全防范和慢性病管理的健康教育等需求,以缩小医养服务供需匹配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上海近十年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其中失智失能的老龄人口比例大幅提高。2014年上海开始“医养结合”新模式试点工作。本文以上海某老年护理院主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的实践,探索其主要做法、效果、特色、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为“医养结合”模式推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才现状及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学历、知识、核心能力、专业设置的需求,为院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自设问卷对浙江省253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现有老年护理人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中专占62.4%,大专占28.5%;未来对中专、大专及本科学历老年护理人才需求较大;对老年长期照护等12方面知识有不同需求,要求老年护理人才具有健康教育能力等10项核心能力;90.9%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才匮乏,需要不同层次老年护理人才,需以知识、核心能力需求为导向,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方式、设置专业等改革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居家医护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健康养老。方法 建立居家医护服务培训中心,对杭州市江干区的医务人员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居家医护服务管理中心,制订相关制度、职责、作业流程、服务项目、考核评价标准等,派遣社区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居家康复、用药咨询、居家营养服务;与原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接,互为补充,逐步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8月,管理中心共接收服务申请1433例,建档1344例,提供各类型居家医护服务10408例次,其中居家护理1059例次,上门检验189例次,居家康复198例次,居家营养和居家用药咨询2例次,患者总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居家医护服务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多次往返医院进行延续护理、康复锻炼的负担,使老年人在家便可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服务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