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泌尿外科门诊CP患者283例,无记名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SF-36中文版),年龄、婚姻、职业、文化水平、合并慢性疾病情况、性生活频数、经济收入、吸烟、饮酒、病程的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P患者在SF-36量表所有领域的积分均有下降,P值均<0.01.NIH-CPSI包括疼痛或不适平均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前两项为症状评分(NIH-CPSI1,2),与SF-36得分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CP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精神心理、性功能方面,而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多个方面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不相同,提示在对CP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时应全面而有重点的考虑到C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建议在应用NIH-CPSI评估CP患者生存质量时可联合应用SF-36对C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早泄(P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徐州医科大学泌尿外科门诊的58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早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于阴茎头、系带、冠状沟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1次/d。观察在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射精潜伏期(IVRLT)的结果,并评估性生活满意程度。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NIHCPSI评分及IVRLT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项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研究组性生活满意程度(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早泄效果更加理想,降低NIH-CPSI评分,延长射精潜伏期时间,为CP合并PE提供了临床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53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常见而又充满困惑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在我国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总数的33%[1],占性病门诊的60%以上[2].我们对本地区2000年8月~2003年5月门诊CP患者,进行前列腺液(EPS)常规及病原学检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P在男性人群发病率高达2.5%~16.0%,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CP中最常见也是疗效最差的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很清楚.治疗没有规范和标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WCPPS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目前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探讨抑郁障碍与C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国际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及自制的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 500例门诊就诊的CP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426例,SDS总分为(44.24±10.20)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0)。按≥53分为划界分,共有抑郁症状者309例,占21.7%,其中轻度抑郁者176例,占12.3%;中度抑郁者114例,占8.0%;重度抑郁者19例,占1.3%。患者在SDS诸多表现中突出的症状正是CP的诱因和加重因素。同时,SDS积分与病程、CPSI积分、IIEF积分、就诊次数、治疗费用显著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无关。结论:CP患者大多存在抑郁障碍;抑郁障碍与CP密切相关,是导致CP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在急性附睾炎发病中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AE)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发病的关联度.方法 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以来222例慢性前列腺炎与18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附睾炎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比较AE伴有CP发病率与CP伴发AE的发病率,分析两者发病率差异性及关联度.结果 急性附睾炎组同时伴发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为96.68%(175/181例),未伴发CP者6例.慢性前列腺炎组急性附睾炎发病率为13.96%(31/222例),未伴发CP者191例.附睾炎组CP发病率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采用t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附睾炎组CP发病率明显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CP的存在是急性附睾炎发病的重要基础性因素,但不能排除急性附睾炎引起前列腺炎的可能,两者有重要关联度.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在50岁以下男性中尤为多见,约占各种前列腺炎的90%以上,有报道其在不同年龄段总的发病率在3%到16%之间~([1]),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其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总量的1/5~([2]),更有研究指出其发病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总量的30%,而其中约50%的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3])。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有关前列腺炎的分类标准,CP/CPPS又可归为Ⅲ型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对男性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方法:在650例门诊CP/CPPS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年龄20~59岁,无记名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治疗情况、前列腺按摩液(EPS)及精液检测结果、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200例CP/CPPS患者中,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99.0%。CPSI评分轻度56例(28.3%),中度98例(49.5%),重度44例(22.2%)。精液中精子密度及活动率降低者分别为38例(19.2%)和47例(23.7%)。IIEF-5评分显示ED者41例(20.7%),其中58.5%为轻度ED;94例(47.5%)患者出现心理异常包括抑郁、焦虑、敏感等。患者前列腺炎症状与心理异常、ED发生率存在正相关性(r=0.25,P<0.05;r=0.12,P<0.05),与精子密度及活动率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P/CPPS对男性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对心理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对勃起功能影响轻微,对精液检测结果的影响不明显,治疗方法应是病理和心理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CP/CPPS患者中,探究UPOINT分类因子与早泄(PE)、勃起功能障碍(ED)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453例CP/CPPS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前列腺炎发病的相关症状、性生活史、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所有患者依据UPOINT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果:453例CP/CPPS患者年龄(32.75±6.85)岁,204例诊断为ED(45.03%),196例诊断为PE(43.27%)。UPOINT分类因子阳性率分别为U 68.78%,P 60.21%,O 77.45%,I 20.34%,N 46.83%,T 65.12%;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UPOINT分类因子中,社会心理异常(P)是PE[OR(95%CI):4.55(2.75~8.06),P0.05]、ED[OR(95%CI):3.35(2.02~6.25),P0.05]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P/CPPS患者UPOINT分类系统中社会心理异常(P)在PE和E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性功能状态、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质量状况,分析患者性功能、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有稳定规律性生活的CP患者148例,并随机选择健康中青年已婚男性71例为对照组,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状况评价量表、CP症状评分量表(NIH-CPSI)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患者性功能、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分析年龄、病程、CP症状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化验结果等因素对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CP症状、患者性功能、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质量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CP组与对照组均未随访到逆行射精者;CP组及对照组性功能与性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38.1±7.9)分、(47.8±3.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性欲、勃起及勃起维持能力、射精及射精控制能力、性高潮频度、性生活焦虑紧张程度、性生活自信度等评分、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高潮频度评分等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与性欲评分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性功能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性功能各项指标及性生活质量评分与患者病程、EPS WBC及卵磷脂数量等无显著相关性,而与CP症状评分显著相关;CP症状对患者的勃起功能维持能力、射精潜伏期、射精控制能力、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及患者性生活自信度具有明显的影响,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与患者性功能下降显著相关;患者CP疼痛症状、排尿症状、性功能状况、性生活满意度、配偶性高潮评分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与患者年龄、病程、EPS检测结果无显著相关性,与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P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性功能障碍明显影响了患者及其配偶的性生活质量;患者性功能下降及性生活质量下降主要由CP症状造成,与患者病程及EPS WBC、卵磷脂数量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有CP症状、性功能障碍、性生活质量下降等因素,而与病程、年龄、EPS检测结果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是泌尿外科门诊的主要病种,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64%。本病的致病因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临床发现许多患者思想压力大,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状,往往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单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了探讨心理疏导在CNP治疗中的作用,我们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继发早泄(PE)的疗效。方法:128例ⅢB型CP继发PE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mg,每晚睡前口服1次)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每次30mg口服,每3d1次,性生活前2h服用),治疗4周,采用性生活质量评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可安全、有效改善ⅢB型CP继发PE的相关症状,有必要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氟西汀协同治疗伴情绪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也是泌尿外科门诊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除躯体症状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伴明显的情绪障碍,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精液中B群链球菌(GBS)定植情况及对围产结局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泌尿外科就诊的CP患者592例,并选取同期非前列腺炎健康者47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精液进行细菌、解脲脲支原体(UU)培养,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支原体(CT)和GBS,并进一步按照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配偶围产期结局。结果:育龄期CP患者精液GBS定植率为11.8%(70/592)。育龄期CP患者的精液中细菌检出率为54.4%(322/592),GBS占21.7%(70/3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9.9%(64/322),对照组精液中细菌检出率为7.8%(37/47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3.8%(31/37);两组细菌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随访观察GBS阳性组、GBS阴性组及对照组中受孕成功病例的围产结局,结果显示GBS阳性组发生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32.8%(19/58)明显高于GBS阴性组22.0%(29/132)及对照组2.2%(6/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CP患者精液中GBS定植率明显升高,GBS阳性患者配偶妊娠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故应重视CP患者GBS的规范筛查并进行规范化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CP)一直都是困扰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诊断方法存在争议、治疗时间长久等问题存在,临床治疗效果令泌尿外科医师和患者均不满意。本文针对CP的发病率、年龄分布、各种类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气候、职业、相关疾病、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与其的关系做一全面的综述,总结目前中国CP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CP)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Ⅲ型)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人群发病率可达2.5%~16.0%,为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协作研究网(NIH-CPCRN)、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网(IPCN)等国际研究机构的协调下,各国研究者对CP的病因、诊断、治疗等诸方面进行了较以往更大规模的深入研究。CPPS是CP中最常见的也是疗效最差的一种类型,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CP/CPPS治疗新进展,探讨了其目前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并对CP/CPPS治疗的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CP患者,无记名填写CP症状评分量表(NIH-CPSI)、性功能评价表及年龄、病程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总症状评分5~35分,平均(20.69±7.02)分;生活质量评分2~12分,平均(8.47±2.49)分;性生活质量总分18~53分,平均(38.79±7.55)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前列腺炎症状总分、疼痛及排尿症状评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性功能总评分、射精潜伏期、射精控制能力、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自信度及性生活焦虑评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年龄、病程、前列腺液内白细胞及卵磷脂数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P导致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与患者CP症状、性功能下降、性生活满意度降低及配偶性生活满意度降低有关,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下降与年龄、病程及前列腺液内白细胞及卵磷脂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难治病,全球男性的发病率为9%~14%[1],约50%的男性曾有过CP综合征的症状[2],国外50岁以下的男性泌尿科就诊患者中,CP最为常见[3],国内有报道其发病率为24.3%[4],亦有资料表明,青壮年人的发病率约为30%~45%[5].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性传播疾病后慢性前列腺炎(STDCP)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渐趋年轻化.本病治疗困难,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而不良的心理因素本身也可能成为CP的直接病因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16s rDNA的表达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Ⅲ型前列腺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CP/CPPS患者70例,其中Ⅲ_A型36例,Ⅲ_B型34例。门诊行前列腺液常规镜检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原学检查,并对前列腺液中的16s rDNA进行PCR检测,参考病原学结果实施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为疗效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CP/CPPS抗生素治疗组中,16s rDNA阳性者治疗显效率(81.4%)明显高于16s rDNA阴性者(63%)(P<0.01)。16s rDNA阴性的Ⅲ_A组总显效率较Ⅲ_B组低(P<0.05),而16s rDNA阳性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液16s rDNA的表达与CP/CPPS的疗效有相关性,16s rDNA的表达对前列腺炎的分型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