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病理示乳头状癌88例(80%),滤泡状腺癌22例(20%).淋巴结转移者22例(20%).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59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12例),息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9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7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18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加双侧颈清扫2例;1例肺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3]内放射治疗.98例术后随访10年生存率91.8%.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佳,治疗关键是正确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原发癌灶残留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8例,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出现病灶5例,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4例.再手术方式包括:①原发灶残留者行残叶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叶次全切除术;②对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③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对侧甲状腺癌根治术④对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论对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叶的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至少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避免单纯肿瘤摘除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仍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重视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研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1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68.33%,这1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分期、多中心癌灶、患者年龄以及临床分期是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四大独立因素。结论甲状腺癌的临床病例类型通常为分化型,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采取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51例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癌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清扫方式探讨其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发生,短期低钙血症5例(9.80%),暂时性声音嘶哑8例(15.68%),2例(3.92%)发生喉返神经麻痹;初次手术患组甲状旁腺损伤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次或再次手术组(P<0.05)。结论 DTC多主张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近全切除术治疗,同时结合患者肿瘤分期及颈淋巴结情况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史永亮 《河北医药》2013,35(12):1854-1855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器官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然而其病变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众多研究证实,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已有研究发现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1],但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在青少年发病中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癌。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颈清术26例,随访16例,无死亡,已生存5年以上者占62.5%。结论青少年甲状腺癌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甲状腺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的病例作分析,探讨其关系及预后。方法 我院自1995-2003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癌并存,并有病理结果的病历作临床分析,结合文献讨论。此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6例,并甲状腺癌8例。结果 本组发病率为3.88%,术前甲状腺结节为37.5%,术后随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未见复发。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癌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提示积极手术疗效较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关系,探讨OSAHS严重程度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8例OSAHS患者AHI、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数据,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及OSAHS各级间(轻、中、重度)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AHI与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相关性。结果 OSAHS肥胖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AHS重度组各指标均高于轻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AHS患者AHI与BMI、颈围呈正相关;与LSa O2负相关;与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无关。结论 OSAHS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与肥胖有密切相关。颈围、BMI可作为判断OSAHS病情的一种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切除术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珂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125-126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对该病的预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1998年-2005年共对237例甲状腺癌及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9例;年龄15~69岁,平均42.7岁。甲状腺癌位于左叶21例,位于右叶30例,位于峡部1例,两叶多发甲状腺癌4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4例,滤泡状腺癌2例。行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术29例,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17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及对侧部分切除术6例,全甲状腺切除术4例。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术39例,双侧功能性颈清术3例,患侧传统性颈清术加对侧功能性颈清术1例及患侧传统性颈清术5例。结果5年生存率94%,3年生存率96%,3例失访。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病例术后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0%),其他病例均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本组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麻痹。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如术前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应同时行患侧淋巴结清扫术。而N0患者,除了对高危组患者:男性>41岁,女性>51岁,腺体外乳头状癌或明显侵犯包膜的滤泡型腺癌应行功能性颈清术外,其他随访容易的N0患者可以不必常规颈淋巴结清扫,提倡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126例妊娠晚期女性,按颈围分为颈围<34.7 cm组(n=81)和颈围≥34.7 cm组(n=45).分析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关系.结果 颈围 ≥ 34.7cm组脐动脉Vs/Vd≥3.0检出率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64.4% vs 19.8%,χ2=25.16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5.167,95%CI:2.138~12.491,P=0.000)是脐动脉Vs/Vd≥3.0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合并妊娠相关疾病孕妇后,颈围 ≥ 34.7cm组Vs/Vd比值≥3.0检出率仍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47.8% vs 11.5%,χ2=14.72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7.028, 95%CI:2.403~20.555,P=0.000)是Vs/Vd比值≥3.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密切相关,提示肥胖与胎盘功能异常有关,即使在健康妊娠女性.  相似文献   

1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5是STAT家族中的成员,其有STAT5A和STAT5B两个高度同源的亚型。STAT5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衰老、造血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STAT5失调与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影响肿瘤的放疗、化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STAT5 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STAT5可增强前列腺癌、头颈癌等多种肿瘤的放疗敏感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就STAT5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STAT5的靶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0-2002年收治的23例MTC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率为69.6%。死亡5例,11例存活5年以上,6例存活10年以上。结论MTC较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少数可出现类癌综合征,其预后相对较好,治疗应以根治切除为原则,不应随意缩小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4.
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英  吴静  马向华 《江苏医药》2007,33(4):347-349
目的 探讨腹脂素等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单纯性肥胖组(30例)、糖尿病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血脂、腹脂素、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和糖尿病组血清腹脂素及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 (P<0.05);(2)糖尿病组血清腹脂素、瘦素及脂联素水平与单纯肥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50);(3)腹脂素与BMI、腰围、腰臀比、瘦素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4)腰围可较好地预测腹脂素水平.结论 腹脂素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而脂联素降低,其表达水平与肥胖程度及肥胖类型(中心性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苏中地区344例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苏中地区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的预后田素.方法 对苏中地区34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与疾病预后可能相关的17项临床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几年前比较,苏中地区肝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甲胎蛋白阳性率、手术与局部治疗比例等指标均发生较大变化.肿瘤数日、有无癌栓、γ-GT三项指标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苏中地区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正在发生变化,肿瘤数目、有无癌栓、γ-GT可以评估疾病预后.肺癌的治疗方法仍较单一.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既与遗传有关,也会受到慢性炎症、雌激素、肥胖等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状态息息相关。本文就微生物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卵巢癌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PMC) of the thyroid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thyroid cancer, which usually remains clinically silent until its incidental histologic diagnosis in autopsy or surgical material. Autopsy incidence varies from 3%-36%. PMC may, however, present with clinical symptoms, the commonest of which is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with or without palpable thyroid nodules. Other reported presentations include cystic neck mass, pulmonary mass (es), metastases in the skull or vertebral column. The upper limit of size to define PMC is 10 mm in most studies but many studies include lesions up to 15 mm in diameter. Histologic variants include encapsulated and partially 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 circumscribed microcarcinoma and occult sclerosing carcinoma. Younger age and size less than 10 mm (< 15 mm in other stud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s. Size alone, however,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determinant of prognosis. Older age, larger tumor size, distant metastases, capsular invasion and multifocality indicate unfavorable prognosis.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is an infrequent finding, since small deletions may be missed by southern blot analysis. Activation of oncogenes ret and trk have been reported in papillary carcinoma. Some authors advocate conservative while others favor aggressive therapy including total thyroidectomy with or without Iodine 131ablation. Additional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the subset of PMC cases with a potential for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thereby targeting more aggressive therapy to an appropriate subset of tumors.  相似文献   

18.
EZH2和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东  王鑫  张一兵 《河北医药》2010,32(18):2484-2486
目的研究EZH2和P16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甲状腺乳头癌50例和甲状腺瘤20例进行EZH2和P16检测。结果 EZH2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48.0%与20.0%,P〈0.05),P16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甲状腺瘤组织(42.0%与75.0%,P〈0.05),EZH2和P16的表达与转移、复发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EZH2和P16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对甲状腺癌的进展监测、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脂肪分布特点,探讨OSAHS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对49例肥胖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及非OSAHS组,分别测量体质量、身高、颈围、腰围、腹围、臀围,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r);检测血脂;运用DXA测量腹部脂肪比、躯干脂肪比及全身脂肪比。结果两组间腰围、臀围、WHR、BMI、全身脂肪比、躯干脂肪比及腹部脂肪比均无差异(P〉0.05),而OSAHS组颈围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OSAHS患者(P〈0.01)。OSAHS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02)低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02)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OSAHS患者体内脂肪分布失衡,颈部脂肪堆积明显过多。OSAHS常合并脂代谢紊乱,且病情越重脂代谢紊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段骁睿  李广平 《天津医药》2020,48(12):1240-1243
心脏重构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利钠肽系统,主要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在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中,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比较,LCZ696能够显著抑制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及心血管病预后。本文就LCZ696对心脏重构抑制作用的机制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