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雄激素一样,雌激素对雄性生殖也起重要调控作用。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后,产生基因组效应或非基因组效应。ER包括ERα和ERβ。在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及阴茎中均有ER分布。ERα基因敲除小鼠精子发生过程明显受损,而ERβ基因敲除后小鼠精子发生仍可维持正常,提示两种ER亚型对精子发生的作用不同。ERα和ERβ还可能存在相互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对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ERβ基因敲除(ERβKO)雄性小鼠和相应野生型雄性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ERβKO组、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TNFα处理组。ERβKO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TNFα处理组给予TNFα6μg/(kg.d)腹腔注射,连续14 d。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自发勃起反应;制备阴茎组织切片,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vW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绵窦内皮细胞变化,TUNEL法检测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RβKO组勃起潜伏期延长(P<0.05),但勃起次数无显著差异;ERβKO+TNFα组与野生型+TNFα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勃起次数显著减少(P<0.05),以ERβKO+TNFα组变化更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D34:3.00±0.00,vWF:2.75±0.50)比较,海绵体组织CD34、vWF蛋白表达在ERβKO组(CD34:2.25±0.50,vWF:2.00±0.00)、ERβKO+TNFα组(CD34:0.25±0.50,vWF:0.33±0.58)、野生型+TNFα组(CD34:1.50±0.58,vWF:1.25±0.50)均显著减少(P<0.05),且ERβKO+TNFα组比野生型+TNFα组减少更显著(P<0.05)。仅在ERβKO+TNFα组海绵体发现凋亡细胞。结论:ERβ基因敲除后,尤其在内皮损伤因素TNFα作用下,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提示ERβ对阴茎海绵窦内皮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对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ERβ基因敲除(ERβKO)雄性小鼠和相应野生型雄性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ERβKO组、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 +TNFα处理组.ERβKO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TNFα处理组给予TNFα 6μg/(kg·d)腹腔注射,连续14 d.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自发勃起反应;制备阴茎组织切片,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vW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绵窦内皮细胞变化,TUNEL法检测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RβKO组勃起潜伏期延长(P<0.05),但勃起次数无显著差异;ERβKO+ TNFα组与野生型+ TNFα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勃起次数显著减少(P<0.05),以ERβKO +TNFα组变化更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D34:3.00±0.00,vWF:2.75±0.50)比较,海绵体组织CD34、vWF蛋白表达在ERβKO组(CD34:2.25±0.50,vWF:2.00±0.00)、ERβKO +TNFα组(CD34:0.25±0.50,vWF:0.33±0.58)、野生型+TNFα组(CD34:1.50±0.58,vWF:1.25±0.50)均显著减少(P<0.05),且ERβKO +TNFα组比野生型+TNFα组减少更显著(P<0.05).仅在ERβKO +TNFα组海绵体发现凋亡细胞.结论:ERβ基因敲除后,尤其在内皮损伤因素TNFα作用下,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提示ERβ对阴茎海绵窦内皮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精子发生阻滞不育患者睾丸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在睾丸的表达与精子发生阻滞的关系。方法:用HE染色技术检查120例不育症患者睾丸活检标本,其中精子发生阻滞患者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查ERα的表达,并以10例健康人睾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20例标本中符合精子发生阻滞病理诊断标准者有31例(占25.8%)。正常健康人睾丸组织中,ERα在睾丸支持细胞、类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内表达,生精上皮细胞不表达;而在精子发生阻滞的睾丸组织中,ERα也在睾丸支持细胞、类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内表达,但表达较弱,生精上皮细胞不表达。两者表达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雄激素与雌激素通过各自的受体发挥协调作用而共同促进精子发生。精子发生阻滞可能与包括雄激素受体、ERα及热休克蛋白90在内的一系列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及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属类固醇激素,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发挥基因转录的作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 ,ER )分为ERα和ERβ两种亚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ER的研究日益深入,对雌激素在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目前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 ,AIS)的发病机制不明,且AIS存在着骨量降低、骨质疏松症已被证实,故本文就雌激素受体与AIS及骨质疏松症的分子学机制做一综述。1 ER的结构和功能E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1] ,位于胞浆和胞核内,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1986年Green等从人乳腺癌细…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ER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包括α和β两个亚型。相关研究表明ERα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体外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就ERβ及其亚型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从基因敲除看生殖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因敲除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综述主要介绍了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前列腺素受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催产素、泌乳素及其受体等主要的生殖激素或受体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生殖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生殖行为的影响 ,并对这些激素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系对男性生殖功能起着关键性作用,精子发生是这个轴系精密调节的结果。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式释放控制了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波动性分泌,GnRH脉冲频率的变化调节垂体促性腺细胞分泌两种不同的激素,是一种独具一格的机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于2000年首次从鹌鹑垂体鉴定出来。GnIH的发现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下丘脑激素对垂体促性腺细胞的调节。哺乳动物的GnIH神经元定位于下丘脑背内侧核,轴突延伸至正中隆突。GnIH通过其受体GPR147抑制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功能。成年男子的精子发生需要FSH和睾酮的共同作用,任何二者之一缺失会损害Sertoli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以及生精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的发育。睾酮至少从4个方面促进精子发生:(1)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的形成和功能;(2)附睾的发育和功能;(3)生精细胞的发育;(4)精子释放。在体研究提示,雌激素亦对精子发生起重要作用,雌二醇调节小鼠精原细胞系和精母细胞系调亡和抗调亡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Rβ基因过表达对ERβKO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ERβKO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ERβKO+TNFα+pAdxsi-ERβ组和ERβKO+TNFα+空病毒组。ERβKO+TNFα+pAdxsi-ERβ组给予ERβ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处理14 d,ERβKO+TNFα+空病毒组转染空病毒作对照,同时两组均给予TNFα6μg/(kg·d)腹腔注射,连续14 d。采用APO法观察小鼠的阴茎勃起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内皮标志物CD34、vWF的变化情况;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eNOS-NO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与ERβKO+TNFα+空病毒组相比,ERβKO+TNFα+pAdxsi-ERβ组小鼠的变化情况如下:①勃起次数增多(2.17±0.41 vs 0.50±0.55,P<0.05),勃起潜伏期缩短[(24.0±1.27)min vs(28.83±1.33)min,P<0.05];②内皮标志物CD34、vWF表达更丰富[(1.50±0.55;1.33±0.52)vs(0.67±0.52;0.50±0.55),P<0.05];③eNOS、Cam表达减少,小窝蛋白-1表达上调(P均<0.05),RT-PCR与Western印迹结果相符合。结论:ERβ基因对阴茎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eNOS-NO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前列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α、β亚单位基因mR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Yang GS  Chen ZD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11-1115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α(ERα)、β(ERβ)mRNA在人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32例PCa、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者中ERα、ERβmRNA的表达并进行基因测序。 结果 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相比 ,PCa组织ERαmRNA表达明显增强 ,而ERβmRNA表达明显减弱 (均P <0 0 1)。中晚期、低分化PCa组织ER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早期、中高分化PCa,而ERβmRNA则相反 (均P <0 0 1)。激素抵抗型PCaERαmRNA表达增强 ,而ERβmRNA表达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结论 ERα、ERβ在PCa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状况可能与PCa组织病理生物学特性有关。对ER特别是ERβ的研究 ,有助于对PCa特别是激素抵抗型PCa的生物学特性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