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 ,以往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 ,术后肛瘘或反复形成脓肿 ,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 1 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脓肿切开加挂线术同步治疗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 3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1例 ,其中男 99例 ,女 32例 ,年龄 1 2~ 1 8岁 ,平均 36岁。 2 0岁以下 1 1例 ,2 0~ 40岁 89例 ,5 5岁以上 31例。单纯切开组 93例 ,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 39例。按病变部分区分 ,肛门周围脓肿 70例 ,直肠黏膜下脓肿 2 2例 ,坐骨直肠间脓肿 2 5…  相似文献   

2.
冯某某,男,26岁,河南人.因"肛旁肿痛反复发作6年"由门诊拟"肛旁脓肿"于2005年3月7日收治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无明显发热,当时予以口服消炎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此后每年发作2~3次,每次病发则予以消炎药物口服后症状缓解.2004年1月肛旁肿痛再次发作,症状较以往明显加重,肛旁压痛明显,伴发热39~40℃,继之出现黄白色脓液白肛内溢出,予以口服、静滴消炎药物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对32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行切开挂线术。结果 32例均临床治愈,住院l5~26d(平均20d),其中31例随访1年无复发,1例形成肛瘘,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具有病程短,一次性根治率高等优点,且有效减轻或避免了肛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肛旁脓肿一次性治愈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收治的79例肛旁脓肿病例.其中42例为单纯切开引流.37例在切开的同时行挂线治疗。结果:切开组治愈率64.3%,切开挂线组治愈率94.6%.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是一种理想而简便的治疗婴幼儿肛旁脓肿的方法.正确地寻找及处理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0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 ,但术后肛瘘及脓肿再发的发生率较高 ,给病人带来 2次手术的痛苦。我们应用 1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加挂线术处理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和脓肿再发。现将我院1986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有随访资料的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10 4例 ,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和 1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全组患者 10 4例 ,男 85例 ,女 19例 ,年龄 14~ 73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35岁以下者 82例 ,占 79 8% ;单纯切开引流组…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18~64岁,平均32岁;病程4~12d。直肠后间隙脓肿1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18例,高位括约肌间隙脓肿2例,直肠黏膜下脓肿3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例,分析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形成肛瘘1例,脓肿再发1例,需要再次手术者为5.9%(2/34)。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减少肛瘘及脓肿复发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深腔引流、低位内口挂线治疗深部肛周脓肿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12~65岁;病程2~15d。其中肛门后深间隙脓肿6例,单侧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1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一次性治愈122例,治愈率95.3%,6例复发.疗程20~40 d,平均25.4 d.122例经1年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无后遗肛瘘,无肛门失禁、畸形,肛门功能正常.结论 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对肛周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小,术后瘢痕形成小,有效防止了肛门变形、肛门失禁,缩短了疗程,减轻患者需多次手术的痛苦,保护了肛门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周围脓肿)Ⅰ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固始县李店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肛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组(观察组,59例)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组(对照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Wexner肛门功能量表评价肛门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肛门功能Wexner总评分均<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均可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马蹄形脓肿21例,半马蹄形脓肿45例,瘘管性肛管后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9例(采用保留肛尾韧带,在其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挂线手术);直肠后间隙脓肿6例(采用开窗置管引流术)。结果:89例(95.7%)获临床治愈。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4例(4.3%)术后肛瘘复发,主要是由于挂线时没有找到真正内口,引流管过早脱落使脓腔引流不畅而形成瘘管。3个月后经二次手术剔除瘘管到肛尾韧带,确认内口后刮除周围肉芽组织再挂线而治愈。结论:采用沿肛尾韧带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选择性挂线术式,能够完整保护肛门的功能及形态,是治疗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2 5岁。因直肠后间隙脓肿 11个月内行手术 4次 ,再次复发2 0d后于 2 0 0 0年 6月入院。入院前11个月 ,因直肠后间隙脓肿 ,在外院行经耻骨上腹膜外脓肿清除 ,碘酊烧灼脓腔壁后 ,内放青霉素 80万U和链霉素1.0g关闭 ,术后消炎治疗。 2周后症状复发 ,经CT检查证明脓肿形成。再次经原切口入脓腔 ,清除脓液 ,插双管引流 ,一管自脓腔经腹前壁引出 ,另一管自脓腔底经直肠壁、肛门引出并分别固定。术后自上管滴入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液冲洗脓腔 ,每日 1次 ,术后消炎治疗 ,3d后因大便自直肠壁引流管口进入脓腔 ,引流失败。后转入另所医院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与传统挂线法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2020年 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肛肠科收治的 3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治疗组行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疼痛程度、肛门功能 Wexner评分、创面痊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愈 17例,显效 1例,治愈率 94%。对照组治愈 15例,显效 2例,有效 1例,治愈率 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 1、7、14、21天,治疗组创面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2.39±0.50)、(1.61±0.50)、(0.78±0.73)、(0.28±0.4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2±0.46)、(2.17±0.51)、(1.44±0.51)、(0.67±0.49)分;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肛门功能Wexner 评分(1.28±0.46)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8±0.65)分;治疗组创面痊愈时间(23.83±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39±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 年后,治疗组均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 例。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传统的挂线治疗更能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肛直环不完全断开,疼痛轻、组织损伤少,能有效避免发生肛门部分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100%,(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17·3±2·5)d,P<0·01;但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直肠壁内脓肿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一旦确诊,就必须及早进行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治疗肛周脓肿方法很多,如切开排爱引流法,就是待脓肿缩小,形成管腔(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马蹄脓肿多发后后位,内口也多在后位肛隐窝附近。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来住院病人86例,男76例,女10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后位马蹄形脓肿,一次手术成功,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脓肿切开,脓腔内双腔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脓肿20例,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也未发现排便节制功能障碍和其它并发症。本法在肛缘切开排脓,清除原发病灶,对脓腔搔刮冲洗后,在脓腔内安放双管引流,随着脓腔缩小变浅逐渐拔出引流条,引流管至脓腔愈合。  相似文献   

17.
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1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2 0 0 1年 ,我院肛肠科采用急诊行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各类肛周脓肿 1 2 6例 ,近远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 1 2 6例 ,男 1 0 2例 ,女 2 4例 ,年龄 2个月至 76岁 ,平均 36.3岁。瘘管性脓肿 1 2 0例 ,非瘘管性脓肿 6例。其中肌间隙脓肿 95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 3例 ,直肠黏膜下脓肿 4例 ,肛后间隙脓肿 6例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5例 ,肛周皮下脓肿 5例 ,结核性脓肿 2例。1 .2 手术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 2次。取左侧卧位 ,肛周皮肤术野常规消毒、敷巾 ,在肛周行 6点注射麻醉 ,然后注射脓肿周围 ,充分局麻后…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高位脓肿1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2006年,我院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高位脓肿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0例,女68例;年龄15~66岁,平均37.8岁.单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8例,并发坐骨直肠窝脓肿14例,双侧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0例,直肠后脓肿18例,其余98例为位于肛管直肠肌环以上的坐骨直肠窝脓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后位一期切开高位挂线两侧坐骨直肠间隙开窗对口引流治疗后马蹄形脓肿30例,全部一次治愈,疗程20-32d,平均23.6d。术后随访1-4年无遗留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肛门畸形。  相似文献   

20.
2003-2007年,我院采用一期切开挂线治疗肛周深间隙脓肿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