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剖宫产术与泌乳Ⅱ期启动延迟(DOL Ⅱ)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 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 采用R 4.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 涉及36 233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 剖宫产组产妇发生DOL Ⅱ的风险是自然分娩组产妇的1.74倍(OR=1.74, 95%CI:1.46~2.08, P<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 剖宫产术可增加产妇发生DOL Ⅱ的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 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剖宫产术与DOL Ⅱ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实施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产妇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产妇发生泌乳启动延迟的高危因素。结果:年龄、产次、产后镇痛、产后24 h和48 h母乳喂养次数、孕期BMI增幅是泌乳启动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难产剖宫产、初产妇、BMI增幅≥7.6是导致泌乳延迟的高危因素,而产后24 h和48 h母乳喂养2次可以降低泌乳延迟的发生。产后镇痛对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泌乳启动受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增加产妇分娩后的喂养次数可以促进产妇泌乳,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个人的实际情况及不同孕期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母婴分离产妇妊娠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其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4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为36.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产前体质指数过高、妊娠糖尿病、妊娠压力大、消极应对是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母婴分离产妇妊娠压力对泌乳启动延迟具有直接正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在妊娠压力与泌乳启动延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妊娠压力及消极应对方式对泌乳启动延迟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医护人员应对母婴分离产妇开展主动、持续、个体化的干预指导,帮助其降低应激压力,从而降低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母乳喂养是6个月内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除了作为最佳的营养食物外,母乳喂养还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婴幼儿感官和认知能力,并可预防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产后因各种因素母婴分离到儿科病房治疗的新生儿来说,意义更是远远超过其营养价值本身[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构建并验证产妇泌乳启动延迟风险预测模型及评估工具,为早期识别泌乳启动延迟危险人群提供借鉴。方法 :对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风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以各风险因素OR值的自然对数为模型的β系数,以产后72 h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与未发生率比值的自然对数为模型的a系数,建立预测模型及评估工具。收集420例产妇资料,分析模型及评估工具的预测性能。结果 :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为29.76%,预测模型为Logit(P)=-0.859+0.174×高龄+0.148×初产+0.113×剖宫产+0.239×孕前超重或肥胖+0.182×孕期增重过多+0.166×妊娠期糖尿病+0.33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0.223×开奶时间晚+0.315×焦虑+0.285×抑郁,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717,0.812),敏感度为0.736,特异度为0.712。评估工具得分为0~20分,分值≥6分为高危人群,工具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0.702,0.799),敏感度为0.688,特异度为0.719。结论 :基于Meta分析建立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风险预测模型和评估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管理的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中关于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最佳实践信息、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由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证据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汇总出泌乳启动评估方法、泌乳启动影响因素、泌乳启动干预策略三大类别20条证据。结论 :汇总的20条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管理证据质量较好,可在临床应用。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结合临床情景和影响因素,制定泌乳启动延迟管理策略,减少产后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5—10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母婴专科医院分娩后入住产科监护室的229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泌乳日志、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中文版疲乏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29例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发生泌乳启动延迟97例,发生率为42.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23,P=0.003)、有妊娠期高血压病(OR=2.523,P=0.003)、开奶时间晚(OR=0.924,P=0.025)是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率较高,尤其应关注年龄≥35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开奶时间晚的高危妊娠产妇,建议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加强泌乳干预,促进营养吸收,增加产妇泌乳知识,以降低泌乳启动延迟率。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探讨采用美德乐心韵双侧电动吸乳器吸奶对预防母婴分离产妇Ⅱ期泌乳延迟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母婴分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美德乐心韵双侧电动吸乳器吸奶,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挤奶,比较两组产妇乳汁排出量和乳房硬度。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 d乳房硬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3 d泌乳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6 h内开始使用双侧吸乳器吸奶可有效提高乳汁排出量,最大限度地刺激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减少乳房硬结的发生,从而减轻产妇乳房胀痛导致的不适。 相似文献
13.
14.
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可能会导致奶量不足或母乳喂养中断,母亲和新生儿易产生不良结局。母乳生物标记物检测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宏量元素监测技术,国外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对产妇泌乳启动延迟产生预警作用,通过预警及早期干预,促进良好母婴结局的获得。本文以母乳生物标记物、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定义及诊断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母乳生物标记物的测定及其对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预警作用,以及应用于国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符合入组条件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1周泌乳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产后1周内泌乳量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体乳房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步法乳房按摩能加快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的启动,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泌乳量,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1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婴早期接触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50例产妇,分娩后1 h内行早接触的75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分娩后即刻早接触的75例产妇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产妇的喂养和泌乳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第一次需奶时间、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第一次吸吮持续时间、母乳喂养量表得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在产后12、24、48 h的泌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涨奶例数有所减少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母婴早期接触可以协助产妇加速进入母亲的角色,提高母婴之间的紧密度和熟悉度,有利于产妇更好地照顾新生儿,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注意母婴同室,提倡早接触、早吸吮,并给予产妇一定的哺乳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生理、生活方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更充足(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生理、生活方面的护理可明显缩短始动泌乳时间,泌乳量也更充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47 041例老年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率为20%,社会衰弱前期的发生率为34%。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功能障碍(OR=2.79)、身体衰弱(OR=2.09)、低体力活动(OR=1.52)和抑郁情绪(OR=7.61)。结论 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较高,社会衰弱前期的发生率更高,运动功能障碍、身体衰弱、低体力活动和抑郁情绪为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异质性较高且大多数研究来自国外。因此,我国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社会衰弱的早期筛查并开展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从而推动健康老龄化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