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主要采用体质指数(BMI)评估肥胖。但有研究发现,BMI相同者的脂肪分布不尽相同,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对疾病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目的:观察肥胖对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294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根据BMI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偏胖组和肥胖组,根据内脏脂肪面积与总脂肪面积百分比(V/T)将患者分为内脏肥胖(VFv)组和皮下肥胖(VFs)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与术后恢复情况以及BMI、V/T与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偏瘦组和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偏胖组(P0.05),偏瘦组以吻合口瘘和营养不良为主,肥胖组以切口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裂开为主。VFv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VF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均以切口脂肪液化和吻合口瘘为主。正常组(60.8%)和偏胖组(57.4%)生存率显著高于肥胖组(39.2%)和偏瘦组(21.4%)(P0.05),VFs组生存率显著高于VFv组(61.3%对48.8%,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构成比、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BMI值和V/T值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肥胖可能是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4~1988年为5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空肠袢代胃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16例,年龄32~69岁。其中肝转移(H_(1-2))12例,腹膜转移(P_(1-)  相似文献   

3.
蒋正怀 《山东医药》2002,42(12):24-24
198 5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共收治经病理证实 70岁以上胃癌患者 6 8例 ,其中 3 0例行全胃切除手术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70~ 86岁 ,平均 74.5岁。其中 80岁以上 3例。肿瘤发生部位 :胃窦胃体 1 5例 ,胃体 1 0例 ,胃体胃底贲门 3例 ,弥漫型 2例。肿瘤直径大多 7~ 1 0 cm,侵及其它脏器 7例 ,广泛腹腔转移 3例。本组有 2 0例术前合并其他脏器疾病。1 2例合并 2种以上慢性病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 1 0例 ,阻塞性肺气肿 7例 ,肺心病 1例 ,高血压病 1 0例 ,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34例高龄胃癌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4例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术后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8例),护理满意度高达(92.31±2.08)分。结论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后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63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63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为30例,有效的患者为20例,无效的患者为13例,总有效率为79.36%(50/63),而对照组63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为21例,有效的患者为14例,无效的患者为28例,总有效率为55.55%(35/63),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5,P=0.002);治疗后血糖情况比较,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7.21±0.04)mmol/L,对照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9.30±0.94)mmol/L,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5,P=0.018 0.05)。结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麻醉外科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老年胃癌全胃切除的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5年治愈率有上升趋势,使全胃切除在胃癌治疗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行全胃切除治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胃切除术对正常的生理状态的破坏,患者术后会出现营养代谢障碍,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肠内营养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减少内毒素释放与细菌易位,促进胃肠蠕动与胆囊收缩从而纠正肠粘膜缺血,增加内脏血流,降低炎症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科共对6例全胃切除患者施行肠内营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3例无并发症;7例有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倾倒综合征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本组生存率1年以上81.7%,3年56.3%,5年26.6%。结论胃癌施行全胃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做好围术期处理,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吻合术和食管空肠袢式吻合较妥当,并进行营养支持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治疗效果好,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作为检测工具,观察金龙蛇颗粒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胃癌术后患者103例,运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金龙蛇颗粒组(56例)、安慰剂组(47例).2组同时接受6个疗程华蟾素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的基础治疗(华蟾素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黄芪注射液,20ml,静滴,1次/d),金龙蛇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龙蛇颗粒(39 g,餐后口服,3次/d),安慰剂组加服用安慰剂(39 g,餐后口服,3次/d);每疗程30 d.2组均在每疗程治疗第1、10天分别应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进行测评.[结果]金龙蛇颗粒组与安慰剂组在干预前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得分数据都近似为正态分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检测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2组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金龙蛇颗粒组下降幅度大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金龙蛇颗粒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行57例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LATG)。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胃癌患,男36例,女21例。年龄22~79〔平均(54.1±14.6)〕岁;体重指数(BMI)15~28〔平均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胃镜可作出早期诊断,而且手术技能又有很大提高,因此胃切除术后的原发性胃癌预后已显著改善,但由于胃腔狭窄、粘膜表面又因胃切除术而致发红和光滑性丧失,残胃癌的早期诊断仍很困难,其预后比原发性胃癌还差。本研究比较早期残胃癌和早期原发性胃上部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病人和方法 在1962~1995年间,7466例病人(包括残胃癌133例)在东京全国癌症中心因胃癌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其中43例早期残胃癌作了研究,其中先前作胃切除术时属良性疾病者21例,恶性疾病者22例。早期残胃癌是指治疗性胃切除术后经过5年或更长时间(5~36年)发生的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老年患者理想的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65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P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食道空肠袢端侧吻合并空肠-空肠Braunn吻合术(Lahey法)治疗,并对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4年4月~1989年11月为44例Ⅳ期胃癌病人施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空肠袢代胃术,收到较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55.6岁。病人有上腹隐痛者40例,有黑便、贫血者17例,有上腹肿块者39例,有梗阻者32例。有肝转移(H_(1·2))者13例,有腹膜转移(P_(1 ·2·3))者32例,有侵穿浆膜  相似文献   

16.
1948年Brunschwyg提出全胃切除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能够清除脾门及脾动脉周围的淋巴结,作为胃癌扩大根治术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被广泛采用,但胃近端肿瘤淋巴结的清扫程度一直存有争议.而且为了清除脾门及脾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在进行全胃切除手术的同时常常行脾脏切除术,而联合脏器切除必将增加手术打击,尤其是各脏器功能显著下降的老年患者.为了评估联合脾脏切除在老年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的影响,分析41例因胃癌进行全胃切除手术的病例,比较单纯全胃切除以及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以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情况、PCI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 h内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孙孝文  单毅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2(2):118-119,127
目的 评价术前胆道引流(PBD)对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性黄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并发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受PD术的71例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胆道引流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胆囊造瘘术,71例中行PBD患者19例(26.8%),未行PBD患者52例(73.2%).结果 PBD组总胆红素(TBIL)在引流前为(424.9±129.9)μmol/L,引流后下降为(77.7±48.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P<0.001).PBD组直接胆红素(DBIL)在引流前为(300.7±98.1)μmol/L,引流后下降为(60.0±34.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01).PBD组谷丙转氨酶(ALT)在引流前为(227.9±275.8)U/L,引流后下降为(90.3±66.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P=0.023).PBD组术中输血量为(589±93)ml,非PBD组为(603±7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913).PB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0/19),非PBD组为55.8%(2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D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3±3)d,非PBD组为(2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黄疸较重、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行PB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但并未降低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未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将余姚市人民医院2011-06/2014-04的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程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地高于护理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