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尾粗叶木是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Lasianthus cuminatissimus,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其根俗称“铁骨人参”,民间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其功效为“行气活血,祛湿强筋,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方法 :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对花楸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 ,对其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花楸属植物含有三萜类、植物甾醇类、黄酮类、二联苯类、类山梨酸苷类和生氰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辐射、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对花楸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对其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花楸属植物含有三萜类、植物甾醇类、黄酮类、二联苯类、类山梨酸苷类和生氰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辐射、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鸡菊属植物原产北美、非洲南部及夏威夷群岛等地,后被引入我国,该属植物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炔类、苯丙素类、萜类、甾类等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具有调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抗菌等活性,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综述了金鸡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鸡菊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野牡丹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30年的文献报道,野牡丹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鞣酸类、甾体类和萜类等,其中黄酮和可水解鞣酸类成分为本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本属中的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广泛被用来治疗痢疾、腹泻、溃疡、支气管炎与及妇科炎症等疾病。文章综述了野牡丹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并按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此属植物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6.
棘豆属植物全世界有300余种,在民族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等,这些化合物主要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20年来对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紫菀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萜类、黄酮类、甾醇类、肽类、生物碱等;生物活性多样,具有止咳祛痰、抗肿瘤、抑菌等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紫菀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二烯类、脂肪酸衍生物等多种类型;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过敏、促进祖细胞增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作用,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斑鸠菊属植物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类、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以及挥发油类等。其中尤以甾体和萜类化学成分较为多见,其他类别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斑鸠菊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也多有不同,药理研究认为,对糖尿病及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治疗白癜风,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苦瓜属(Momordica Linn.)隶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约80种,多数种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我国产4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四环三萜及其苷类、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及其苷类,以及甾体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等其他类成分。该属植物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过敏、镇痛、降血压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苦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现综述1980年以来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花锚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花锚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果花锚属植物主要含双苯吡酮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以及甾体类成分。结论为花锚属植物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柽柳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区沙荒地和盐碱化土地上生长的灌木,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三萜、苯丙酸、甾体类以及有机酸、酚酸类等;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保肝、抗氧化、抑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肿瘤等活性。综述了柽柳属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柽柳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机理复杂。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二萜、三萜类和生物碱类。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菊科阔苞菊属的多种植物为世界各地的民间用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阔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桉烷型倍半萜类衍生物、噻吩环聚炔类、苯丙素类等;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及神经药理学作用.以期对今后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鬼臼类植物隶属于小檗科桃儿七属、山荷叶属、八角莲属及足叶草属4个属,在我国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鬼臼类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为木脂素类和黄酮类,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就鬼臼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鬼臼类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鼠尾草属植物隶属唇形科(labiatae),约有千余种,占全科植物总数的20%,我国鼠尾草属植物有83种。其化学成分按结构可分为精油、萜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等,其中二萜类占90%以上,而二萜醌类占50%以上。2002年王新玲对本属植物按各部位所含的化学成分作了归纳。现就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牡荆属植物所含的蜕皮甾酮类、萜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8.
茄属植物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及其苷类、甾类、三萜及其苷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强心、灭螺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千斤拔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此外尚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血栓、抗氧化、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近代来对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紫堇属植物分布广泛,且多种作为药用,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菌、保肝等药理活性,深入研究后可开发为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