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对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2.2%,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的54.2%(P<0.05)。在心律失常检出结果中,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单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房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早搏单发、交界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交界性早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而两种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室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检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的诊断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较佳、灵敏度较高,而且还可有效评估患者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 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检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上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均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但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4例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其先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再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室性二三联律检出率、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房性二三联律检出率、房性早搏成对检出率、短阵室上速检出率等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种检查方法在室性早搏早发检出率、房性早搏早发检出率、心房颤动检出率、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室速检出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患者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此种诊断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及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发生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24 h动态心电图的传导阻滞、早搏早发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24 h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率失常诊断检出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诊断中,采取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均可检出心电图的异常,其中动态心电图,可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法在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普通心电图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法诊断患者成对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准确率都明显高于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法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法在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方面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在诊断心律失常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心律失常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当做对比,比较两种检查的效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速及窦性停搏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房颤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律失常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CHD)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冠脉造影、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心电图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占比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组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早发性、二三联律及成对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测出HR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波、T波、PR、QRS、QT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及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早搏的成对、二三联律、室性早搏的成对、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房性及室性早搏早发、心房颤动、室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较高,可较仔细检出冠脉缺血情况及心律失常频率、发作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患者首先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完成后立即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冠心病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项目上检出例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二、三联律、室性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项目中,动态心电图检出例数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于常规心电图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这一检查方法,因此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36.9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5.22%;两种检查方法的心律失常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1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2导联动态心电检查检出2、3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和常规心电图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4%和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0:00~6:00较低。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获得的检出率,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共冠心病患者90例,每组45例,将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接受34例(75.56%),对照组接受42例(9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临床资料,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44例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诊断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的诊断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方面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率高,有助于冠心病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缺血性病变阳性检出率为81.40%,对照组为48.84%,差异有统计学医院(P0.05);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的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两次诊断的效果对比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检测的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情况、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情况,房性早搏成对情况、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情况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上的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9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69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实验组)及常规心电图(对照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两组检查后对比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房性早搏早发检出率、房性早搏成对检出率、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及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为治疗方案的确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及前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心律失常阳性检测率,对照组为检出率为66.7%,观察组检出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与短阵室上速检出率,观察组检测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出病人任一时间点的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频率、冠脉缺血情况,可以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病人心电信号,对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高,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要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先用常规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图系统再次进行检查,24 h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采用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阳性34例(56.67%),低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优势,它可检测出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频率,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方法:对进行电话遥控心电图检查的56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与同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①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偶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偶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动态心电图高(P<0.05);②电话遥控心电图对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及频发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与动态心电图无差异(P>0.05);③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电话遥控心电图可连续监测3 天,而动态心电图仅能监测1天,且电话遥控心电图可随时随地将心电图信息发送到医院,及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④电话遥控心电图不能记录到24 h心跳的总次数,其自动化分析对心律失常判断的准确性较差,需通过人工分析进行补充。结论: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大多数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