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仙连解毒方干预“湿热瘀毒证”小鼠结直肠肿瘤的转录组学特征。方法 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湿热瘀毒证”结直肠肿瘤模型组及仙连解毒方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仙连解毒方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以经典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方式构建结直肠癌模型,仙连解毒方组从造模当天开始给药(12.9 g·kg-1),共给药112 d。末次给药结束4 h后,取各组小鼠结直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亚甲基蓝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的组织病理形态;提取结直肠组织总RNA,采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验证差异基因。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仙连解毒方可显著改善小鼠结直肠充血水肿情况,减少小鼠结直肠肿瘤数量、体积;亚甲基蓝染色结果表明仙连解毒方可以显著抑制畸形隐窝灶(ACF)的发生(P<0.01);HE染色显示仙连解毒方可显著减轻结直肠组织的损伤、异型增生;RNA-seq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615个,上调基因446个,下调基因169个。仙连解毒方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54个,上调基因29个,下调基因25个。RNA-seq测序分析发现仙连解毒方主要调控NIMA相关蛋白激酶7(Nek7,P<0.01),黏蛋白16(Muc16,P<0.01),SiahE3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成员3(Siah3,P<0.01),胰岛再生基因3g(Reg3g,P<0.01),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Eaf2,P<0.0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P<0.05),分泌珠蛋白家族1A成员1(Scgb1a1,P<0.05),序列相似家族227成员B(Fam227B,P<0.05),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c多肽40(Cyp2c40,P<0.01),锚蛋白重复及EF手结构域蛋白1(Ankef1,P<0.05)等基因的表达,并且肠上皮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细胞色素P450酶对外源性药物的代谢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结论 仙连解毒方具有干预“湿热瘀毒证”小鼠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转录组学分析提示可能与干预代谢相关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仙连解毒方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及糖酵解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仙连解毒方处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后的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试剂盒检测仙连解毒方处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48 h葡萄糖摄取量的变化,乳酸试剂盒检测仙连解毒方处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48 h乳酸生成量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乳酸脱氢酶(LDHA)等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仙连解毒方对结直肠癌糖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 仙连解毒方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2 g·L-1;克隆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625、3.25、6.50 g·L-1)均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P<0.05,P<0.01);葡萄糖检测和乳酸检测表明,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625、3.25、6.50 g·L-1)能有效抑制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P<0.0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表明,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625、3.25、6.50 g·L-1)均能下调p-mTOR/mTOR、LDHA、GLUT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仙连解毒方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糖酵解中的瓦博格效应(Warburg)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TOR信号通路,下调LDHA、GLUT1等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和酶类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仙连解毒方治疗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仙连解毒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仙连解毒方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与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3个循环的DSS饮水结束后,仙连解毒方组开始给予仙连解毒方12.9 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6天后停1天,连续给药16周。末次给药结束4 h后,取各组小鼠结直肠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的组织病理形态。取距肛门6 cm的远端结肠段2 cm,解离组织样本,分离单细胞悬液,提取RNA行qPCR扩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采用CellRanger-v5.0.0进行数据质控,Seurat-v3.1.1软件包进行降维聚类分析、细胞类型鉴定,对差异基因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结肠腺体排列规则,细胞核位于基底部,呈扁平或立方状;模型组上皮细胞极性消失,呈巢状、筛孔状,中央见坏死,细胞核浆比增大,核染色深,核仁明显,核分裂现象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肝衰竭(CLF)毒热瘀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茵陈蒿汤配方颗粒,1剂/d;观察组口服解毒化瘀颗粒,10 g/次,3次/d。均连续8周。检测治疗前后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芳香族氨基酸(AAA),支链氨基酸(BCAA),血氨,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7/Treg,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毒热瘀结证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随访48周记录病死率和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ET,DAO和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BCAA/AAA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CT,TNF-α,IL-1,IL-6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reg细胞高于对照组,Th17和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Bil,ALT,AST和D-D低于对照组,Alb和PTA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hild-Pugh分级评分,MELD评分和毒热瘀结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65%(59/63),高于对照组的79.03%(4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3,P<0.05);在治疗后8周,观察组的病死率为6.35%(4/63),低于对照组的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7,P<0.05);在治疗后16,24,48周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CLF毒热瘀结证患者可清除体内毒素,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改善肝功能,减轻病情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痰瘀毒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特点,为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且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患者,将其分为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和瘀毒互结证。结果 共纳入患者168例,其中痰阻心脉证43例、气滞血瘀证38例、痰瘀互结证42例和瘀毒互结证45例。瘀毒内蕴组斑块的斑块负荷、脂质池面积及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大(P<0.05),痰阻心脉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最大厚度、平均血管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最小(P<0.05),气滞血瘀组斑块纤维帽厚度最大且其脂质池占斑块面积比最小(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瘀毒内蕴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多以斑块负荷高、脂质池面积大、脂质池面积占斑块面积比多及纤维帽薄为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促炎性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神经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20 mL·kg-1)、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92 mg·kg-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L-SZRD,12.96 g·kg-1)和酸枣仁汤高剂量组(H-SZRD, 25.92 g·kg-1),8只相同月龄和相同品系的C57BL/6JNju小鼠设为空白组(Control,20 mL·kg-1)。灌胃30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IF)对小鼠海马中5-溴脱氧尿苷(BrdU)、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神经元核抗原(NeuN)进行标记,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fos、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ontro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染色均匀,细胞数量较多且细胞连接紧密。Mode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欠整齐,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稍整齐,细胞核固缩减少,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增加(P < 0.01,P < 0.05)。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1,P < 0.05),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1,P < 0.05)。结论 酸枣仁汤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改善神经营养促进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小鼠PD-1/PD-L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8周龄雌性NOD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Model)、解毒通络生津方组(TCM)、解毒通络生津方加抗PD-L1单抗阻断组(TCM+α-PD-L1),每组8只。另选8只8周龄雌性ICR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trl)。12周龄时开始中药干预,TCM组按照每天24.4 g·kg-1解毒通络生津方灌胃,TCM+α-PD-L1组在每天给予24.4 g·kg-1解毒通络生津方灌胃的基础上,腹腔注射抗PD-L1抗体,1周2次,每次100 μg,Ctrl组和Model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第9、12、16、20周龄时的日均饮水量,干预8周后,小鼠统一麻醉下摘取颌下腺。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颌下腺CD4+CD25+Foxp3+PD-1+Treg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颌下腺中PD-1、PD-L1和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小鼠周龄的增长,Ctrl组小鼠日均饮水量基本不变,Model组小鼠的日均饮水量有明显上升趋势,TCM组小鼠日均饮水量下降,TCM+α-PD-L1组小鼠日均饮水量上升;与Model组比较,TCM组炎症细胞浸润灶明显减少(P<0.001);与TCM组比较,TCM+α-PD-L1组炎症细胞浸润增多(P<0.001);与Ctrl组比较,Model组CD4+CD25+Foxp3+PD-1+Treg的表达降低(P<0.001),与Model组比较,TCM组CD4+CD25+Foxp3+PD-1+Treg表达升高(P<0.01);与TCM组比较,TCM+α-PD-L1组CD4+CD25+Foxp3+PD-1+Treg的表达降低(P<0.01);与Ctrl组比较,Model组小鼠颌下腺中PD-1、PD-L1和Foxp3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与Model组比较,TCM组小鼠颌下腺中PD-1、PD-L1和Foxp3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与TCM组比较,TCM+α-PD-L1组小鼠颌下腺中PD-1、PD-L1和Foxp3蛋白的表达降低(P<0.001)。结论 解毒通络生津方可能通过PD-1/PD-L1信号通路促进SS模型小鼠Treg细胞活化,上调Foxp3的表达,增强Treg细胞抑制免疫炎症的作用,PD-1/PD-L1可能是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SS的一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氧微环境下仙连解毒方对含溴结构域蛋白4(Brd4)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于缺氧培养箱或常氧培养箱中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给予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干预细胞48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检测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rd4及其下游蛋白如c-核蛋白类基因(c-Myc)、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蛋白1(HEXIM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仙连解毒方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组均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活力(P<0.05,P&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Ⅳ期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Ⅳ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分别于2周期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肿瘤病灶大小,中医证候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肠癌生存质量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近期客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湿热瘀毒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1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1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癌生存质量FACT-C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在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发生率为13.79%(4/29),对照组为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能显著改善晚期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体力状况,并能减少XELOX化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楼皂苷Ⅰ(PPI)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RKO细胞,分为空白组和浓度为0.6、0.8、1.0 μmol·L-1的PPI组,培养HRT18细胞,分为空白组,浓度为1.2、1.4、1.6 μmol·L-1的PPI组,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共聚焦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PPI对结直肠癌增殖及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pQCXIP-GFP-LC3质粒转染实验检测PPI处理后,结直肠癌细胞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大肿瘤抑制激酶1(LATS1)、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plvx-Flag-YAP质粒转染实验,过表达YAP后,用PPI处理,细胞增殖毒性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LC3Ⅱ、PARP的表达;对SwissADME预测PPI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存活率及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并且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面积显著降低,圆度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并且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及Caspase-8蛋白前体的表达降低,PARP切割显著增加(P<0.01);与空白组比较,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且促进自噬体的形成(P<0.01);与空白组比较,PPI组的结直肠癌细胞中YAP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磷酸化LATS1、YA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过表达YAP能显著拮抗PPI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自噬活化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P<0.01);SwissADME模拟结果显示PPI具有较好的类药活性。结论 PPI能通过靶向激活Hippo信号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进而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表达谱的影响,以期阐明其治疗脑梗死的机理。方法 选取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例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在治疗第7天后采集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并提取外泌体,运用基因芯片高通量检测lncRNA,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最后对其cis作用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两组间共有20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9个下调,1个上调;GO富集分析前30的结果涉及生物过程19个,细胞组分7个,分子功能4个;KEGG 通路富集主要为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与脑缺血后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结论 补阳还五汤会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外泌体lncRNA表达谱,涉及诸多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本研究可为后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法探讨三仁汤主要成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中医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获得三仁汤君药(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全部化学成分并筛选,结合相关文献筛得主要活性成分。借助Uni Port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对应靶标蛋白,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网站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Hubba分析关键子网络。CTD数据库对三仁汤君药活性成分靶蛋白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以三仁汤君药活性成分及洛匹那韦等相关化学药物为配体,通过CB-Dock网站分别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三仁汤君药共有39个活性成分,对应有效靶标168个。GO功能富集分析筛得生物学过程(BP)、细胞组成(CC)、分子功能(MF)分别为25条、14条及2条。KEGG富集筛得先天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cytokine signaling in immune 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三仁汤对脾胃湿热型大鼠NLRP3、Caspase-1蛋白的调控及胃黏膜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根据前期的研究方法,利用高脂、高糖、湿热的条件,复制脾胃湿热证的模型,给予三仁汤干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6.4 g/kg,8.2 g/kg,4.1 g/kg。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NLRP3、Caspase-1蛋白的表达。结果HE结果显示,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均对胃黏膜细胞焦亡有所改善。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NLRP3和Caspase-1高表达,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下调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三仁汤可能通过降低脾胃湿热大鼠的NLRP3、Caspase-1蛋白的表达,减少胃粘膜细胞焦亡,抑制胃粘膜炎症的爆发,从而防治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为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胃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及异病同证理论探究妇科实寒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纳入原发性痛经实寒证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实寒证患者及健康女性各8例,分别为痛经组、内异症组、正常组.采集各组月经周期第2日的血浆样本进行蛋白提取、胰酶酶解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后得到原始数据,依据筛选标准获得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6.
刘瑶  李伟 《中草药》2021,52(18):5599-5607
目的基于微小RNA (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黄芪-丹参药对通过调控miRNA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以9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丹参药对(3.4 g/kg)组,每组9只;黄芪-丹参药对组给予黄芪-丹参药对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对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miRNA测序。结果经黄芪-丹参药对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压显著降低(P0.01),大鼠肾小球分叶不明显,系膜区增生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筛选出115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8个差异表达miRNA上调、47个差异表达miRNA下调;与模型组相比,黄芪-丹参药对组筛选得到91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7个差异表达miRNA上调、24个差异表达miRNA下调。差异表达miRNA的qRT-PCR验证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肾组织miRNA-142-5p、miRNA-3585-5p、miRNA-219a-5p、miRNA-122-5p和miRNA-125b-1-3p表达与miRNA测序结果趋势一致。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结果显示,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主要富集于阴离子跨膜转运、突触前、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自噬、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等途径。结论miR-219a-5p、miR-3585-5p和miR-142-5p可能是黄芪-丹参药对延缓高血压肾损害进程的直接靶点。  相似文献   

17.
范建新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20,51(9):2317-232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款冬花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确定款冬花中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BATMAN-TCM数据库对款冬花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靶点进行整理;在GenCLiP 3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款冬花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各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款冬花治疗COVID-19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包含化合物14个、靶点104个、疾病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444个(P<0.05),其中包括生物过程(BP)条目325个、细胞组成(CC)条目44个、分子功能(MF)条目75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4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绿原酸B(3,4-dicaffeoylquini...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外感湿热证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探讨外感湿热证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30例均为外感发热患者,辨证属外感湿热证者。正常对照组15例,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患者3天,复测上述指标,观察蒿芩清胆汤的干预作用。结果:经蒿芩清胆汤治疗后,外感湿热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NF-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Th1/Th2比值失衡可能是外感湿热证发病机制之一,调整Th1/Th2失衡是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湿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路氏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收集路氏润燥汤方中各药物生物信息,通过Genecard数据库检索收集干燥综合征的靶标蛋白,将药物和疾病的靶点信息进行交集,获得交集信息。将信息导入STRING平台获得PPI网络图,将筛选的得到的药物成分与靶点信息通过Cytospac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对网络药理学预测出的通路信息进行验证。结果 路氏润燥汤主要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治疗干燥综合征。结论 路氏润燥汤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治疗干燥综合征,网络药理学可以对路氏润燥汤进行较为全面的预测,有助于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桑麻止咳汤治疗西北燥证兼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多个数据库获取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基因。通过STRING和DAVID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建立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桑麻止咳汤活性成分287个,药物靶点1 147个,疾病靶点213个。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得到93个条目,京都基目与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立了49条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研究发现,桑麻止咳汤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等信号通路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蛋白(ALB)和MMP1等靶蛋白的表达,槲皮素、棕榈酸、山奈酚和芹菜素可能是其发挥多靶点和多途径治疗西北燥证兼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