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张念志教授治疗肺痿的临床经验,为临床辨证施治肺痿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跟师临床学习,收纳整理,归纳总结张念志教授在治疗肺痿方面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结果张念志教授认为肺痿的病理要素分别为"虚""痰""瘀""毒",故临证时,以补虚、化痰、活血、解毒为治法进行治疗,疗效颇佳。并附验案举证。结论张念志教授治疗肺痿辨证思路清晰,用药精准,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念志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在于肺气阴两虚,其标在于瘀血阻络。张念志教授治疗本病强调分期论治,分急性期和稳定期,稳定期又分早中晚三期,全程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要,并创参七虫草胶囊。此外,张念志教授还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患者的自身调护,强调消除诱因。  相似文献   

3.
张念志教授治疗肺胀根据其"虚"痰"瘀"之特点,治疗上无论何期多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急性发作期偏重于祛除外邪,缓解期偏重于补虚固本,并创制益气活血化痰方,临证灵活加减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和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肺肾生理、病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支气管哮喘(哮病)病因病机特点,介绍徐艳玲教授在临床中从肾论治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经验。在支气管哮喘(哮病)病因病机方面,提出无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还是在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正气不足,肾气亏虚一直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儿童期和中年期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高于青壮年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之所以出现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责之于肾气不足所致。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基于"肾主纳气""肾乃生气之源"的中医理论,提出"发作期治肺兼顾肾,缓解期治肾兼顾肺"的新观点,肺肾两虚证是支气管哮喘(哮病)的常见证型,其中以肾为重、以气为要,以补肾纳气的七味都气丸为主方,随症加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张念志教授应用荆防上感方化裁治疗感冒的经验。其认为感冒的病机为"外感六淫,伤风属肺",治疗以轻清透邪之品,取"荆防败毒散""银翘散"之方义,采用荆防上感方灵活配伍加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祛邪扶正、重在预防,可使风邪去、热毒解、正气复,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在呈上升趋势,而所谓的虚性哮喘主要是从中医理论范畴来说的.中医认为,虚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患儿的肾气、肺气虚及脾气亏虚三个方面所引起的.虚性哮喘的主要特点有病症反复发作,嘴唇和指甲都呈紫绀色,声低、气短及咳痰无力等.目前,对于小儿虚性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是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1].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华医典》中清代医家治疗哮喘的部分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其治疗哮喘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现代研究治疗提供宝贵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哮""呷嗽""喘""喘息""喘气""气短""咳而上气""气促""齁喘"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以Liquoric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模。结果:选出36本清代医家著作,包含451个喘证方剂,共纳入药物421种,其中频次≥30的共39味,主要有苦杏仁、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贝母、五味子、枇杷叶、桂枝;治疗哮喘的核心药物(节点次≥145)主要有茯苓、甘草、苦杏仁、陈皮、贝母、半夏、枇杷叶、桑白皮、桂枝、薏苡仁、沙参;核心药物配伍(频次≥60)按频次从高到低为茯苓-陈皮、茯苓-苦杏仁、苦杏仁-陈皮、甘草-茯苓、茯苓-半夏、陈皮-半夏、苦杏仁-甘草、陈皮-甘草、贝母-苦杏仁。显现以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治疗哮喘的新思路。结论:清代医家治疗哮喘重视痰饮病机,常在治痰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配合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之法,为后世临床治疗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余绍源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认为本病是"虚""瘀""毒"的相互作用所导致,且"虚""瘀""毒"三者间存在彼此顺接传化的发展过程;由虚致瘀,由瘀酿毒,彼此环环相扣。故余老在此病机的基础上,创用萎胃复元汤,针对本病虚之根本,并进一步由虚致瘀,由瘀酿毒的过程进行精妙的加减,临证常取得良好疗效。余教授从虚、瘀、毒三个方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多个类型,诸如肝气亏虚且郁结型、痰热蕴肺型、风寒哮喘型以及肺脾两虚型等,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临床高度流行的睡眠呼吸系统疾病。张念志认为OSAHS与痰、湿、热、瘀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痰热内蕴,痰瘀互结。张念志临床诊疗思路特色为以经典古籍为基础,追根溯源;以证候调查为依据,重视痰湿;以清痰热、调脾胃为治则,健运中州;以传统医学结合现代药理,衷中参西;以自拟鼾宁方为基础,灵活加减;关注生活方式及预防调护,重视沟通,经验独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丸治疗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金水六君丸治疗。治疗1~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治疗3~4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六君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远期效果优于单钝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房颤属中医"心悸""怔忡""晕厥""胸痹"等范畴,朱明军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肝、脾、肾,发病机理为本虚标虚,虚主要为气阴两虚,标实主要为痰浊、瘀血,并须辅以安神之法。朱明军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在生脉散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加减化裁,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3.
哮喘为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抗炎、对症治疗为哮喘最基本的治疗方法,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们虚用普米克都保联合可必特气雾剂吸入治疗80例哮喘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两大类,邪实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可分为痰湿、寒痰、热痰、郁痰、燥痰、瘀痰;本虚则主要源于脏腑虚弱,可分为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文章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候采用不同药对治疗,分析中药药对的配伍特色,总结中药药对的研究现状,为中药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可因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中医对哮喘的治疗应首先辨明哮喘虚实;根据实喘、虚喘、虚喘再细辨属肺虚、脾虚,是阳虚还是阴虚.实喘再细辨属寒喘还是属热喘,并注意寒热的相兼和转化,进行辨证施治.除辨虚寒热的证侯外,还须细辨有无痰壅.一般认为,急性哮喘发作期多属实证,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胸膈满闷,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呼气延长,被迫起坐,不得平卧,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或紫绀,大汗淋漓,哮喘缓解期多属虚证.久病反复发作者可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6.
着重分析了蒋宝素治疗哮喘特色。蒋氏认为哮喘发生与患者素有肺风,伏痰,新感引动有关。正虚尤其是脾肾亏虚是哮喘发病之本,肺风,伏痰为标,具体治疗有八法,通补肾督法,双补脾肾法,疏风散寒法,清肃肺金法,涤痰降气法,宣壅通腑法,调理中焦法,变体倒仓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毛水泉教授临床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毛水泉教授临诊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践,结合历代中医文献有关"痞满""胃痞""虚痞""嘈杂""胃痛"等病证的阐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验案举例等方面总结毛水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痞满""胃痞""虚痞""嘈杂""胃痛"等病证的阐述非常丰富。结合现代西医诊断技术,毛水泉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应以脾胃阴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治疗上当以重视健脾、理气、养阴、活血为大法。所举案例显示,此经验可得临床佐证。[结论]毛水泉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继承、有创新,病证相合,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新安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的"外损致虚说"以及由此学说自创的"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进行研究,分析艾滋病与"外损"病因、病机的相似之处,指出可基于吴澄的"外损致虚说",采用其自拟方"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治疗艾滋病,为艾滋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且为艾滋病的分阶段中医论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阐述《黄帝内经》中"五实""五虚"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方式,了解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五实""五虚"的理解与发挥,给予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应用加以论证。[结果]历代医家普遍认为,"五实""五虚"均为临床危重的症候,预后不良,可能会出现死亡的转归。其病机演变,一为邪盛猖獗,遍扰五脏,一为正气虚衰,五脏失守。具体而言,"五实"病机为五脏受邪,邪气闭阻,阳热亢盛,充斥于表里,邪热内闭而耗伤阴液,以致阴竭阳越而外脱;"五虚"病机则多为真阳微弱,真阴枯竭。《黄帝内经》中"五实""五虚"的治疗原则对后世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特别是诊治过程中提倡重视顾护胃气。[结论]《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五实""五虚"的概念、病机、治疗原则及预后,是中医五脏最早的虚、实分型,奠定了中医虚实辨证的基础,并对后世临床危重症的识别、判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患。古今医家治疗哮喘多按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分治 ,笔者临证体会 ,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 ,哮喘之治疗总以治痰、治气、治瘀、治虚为要 ,现分而述之。1 治痰哮喘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 ,而“痰饮”的产生、变化在哮喘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