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智强  廖建湘 《海南医学》2020,31(19):2500-2503
目的探析筛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儿童精神障碍(MD)的临床和主要辅助检查之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AE所致儿童MD的早期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56例MD患儿AE筛查结果,筛查阳性病例定为AE组,阴性病例归为非AE组,统计AE组患儿MD的类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脑电图(EEG)、颅脑MRI的差异。结果 56例MD患儿中有11例确诊为AE,占19.6%,且均为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其中抑郁症7例、焦虑症3例、精神分裂症1例;男性6例,女性5例;AE组患儿的EEG出现慢波增多、背景慢、癫痫样波等异常表现明显多于非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颅脑MRI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MD因AE所致并不少见,且多为AE中的抗NMDAR脑炎。EEG异常的MD患儿为AE所致可能性大,而伴有EEG异常的抑郁症、焦虑症的患儿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儿湿疹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发病是否具有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12例婴儿湿疹患儿并跟踪随访其患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推断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是否与婴儿湿疹具有相关性。检测湿疹组(n=312)及喘息性疾病组(n=78)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湿疹组喘息性疾病发病率为21.5%,明显高于对照组5.88%(χ2=8.45,P<0.05)。湿疹组血清总IgE水平为(92.45±11.23)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9.91±17.75)IU/mL(t=5.122,P<0.05)。喘息性疾病组血清总IgE水平为(212.67±45.32)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9.91±17.75)IU/mL(t=7.131,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与婴儿湿疹相关,其具有相同的IgE介导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3.
作者评价一所大学教学医院的儿科皮肤病门诊治疗的儿童异位性湿疹使用润滑剂和沐浴习惯,用无湿疹的儿童做对照。疾病的严重性在12个月前用诺丁汉湿疹严重性评分评估。3处有或无湿疹的患者在淋浴和沐浴中,比较喜欢淋浴。AE患者用沐浴油比用香皂多,淋浴时或沐浴后用润滑剂较多。复诊病例比初诊的湿疹患者更喜欢淋浴,且时间较长(10~30m in)。这些习惯不随季节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变。乳化膏是沐浴或淋浴最常用的。大多数患者沐浴或淋浴后立即用润滑剂。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AE患者用香皂(40%的初诊病例和27%的复诊病例)和沐浴时或淋浴后不用润…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湿疹(AE)是手部湿疹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斯堪的那维亚基于人群的调查中“是否患过儿童湿疹”的问题经常用来评估儿童期A E的发生。在目前的研究中,此问题有效。根据1960年以来的学校医疗档案确定出600例AE患者及600例无湿疹或过敏性疾病的对照,将问卷发给他们。应答率为70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6,(5):530-535
目的通过对三种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皮炎)儿童进行皮肤变应原检测,了解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变应原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剂盒对诊断为荨麻疹、湿疹或过敏性皮炎的236例儿童(年龄≤14岁)进行31种变应原检测分析。结果 2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检出1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3例,占98.73%,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0例,阳性率为97.46%。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阳性率最高,依次为65.25%、60.59%、54.66%。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0,P=0.001)。桃子、番茄、牛肉、海虾、粉尘螨、蒿属花粉的阳性率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儿童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的常见食入性变应原为海鲜、牛奶、蛋类、茄子,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97.46%的受检患儿存在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反应,发生吸入性过敏的概率大于食入性过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药剂师在药房配发儿童用药时应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儿遵照医嘱给药,研究组由药剂师遵照医嘱的同时考虑患儿的体格因素合理配发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比对照组(25.00%)更低(P0.05)。结论药剂师在药房配发儿童用药时应为儿童开展综合服务,合理使用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帮助患儿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对婴儿湿疹的作用.方法 241例婴儿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n=161)及对照组(n=80),观察组再分为A、B、C组,A组纯母乳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B组人工喂养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C组混合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制品及添加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进食普通配方奶粉或(和)母亲不能回避牛奶制品.于生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婴儿皮损情况.结果 6月龄时观察组婴儿湿疹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工喂养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常见病因,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West综合征患儿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West综合征与多药耐药基因(MDR)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est综合征(n=12)、部分性发作癫痫(n=9)、全身性发作癫痫患儿(n=8)及正常健康儿童(n=8)外周血淋巴细胞膜MDR P糖蛋白(P170)的表达水平。 结果:普通癫痫(上述部分性发作及全身性发作)患儿和West综合征患儿外周血P170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West综合征患儿外周血P170表达水平(59.5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2%)及普通癫痫组(11.47%)(P<0.001,P<0.05)。 结论:MDR P170表达增高可能为West综合征难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湿疹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婴儿湿疹皮肤生活指数(IDQOL)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46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区组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甲组(n=73)和乙组(n=73)。乙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甲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湿疹严重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EASI)]、生活指数[婴儿湿疹皮肤生活指数(IDQOL)]变化,统计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甲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儿EASI、ID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对湿疹患儿有较高的疗效,可改善患儿湿疹症状,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74-76+79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乳牙龋齿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儿行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率为56.67%,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8.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具有更高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配合率,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于儿童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关联性的影响,探寻OSA个性化差异化临床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2022年我院接受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133例3~12岁患儿相关临床资料,以肥胖患儿(n=32)为观察组,非肥胖病例为对照组(n=101)。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儿的OSA发病率以及各项PSG参数值差异。结果 在总的人群中以及学龄前(3~6岁)儿童中OSA发病率以及各项PSG参数值无显著差异。学龄(7~12岁)儿童中肥胖组OSA发生率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均高于非肥胖组(72.7%vs 25.7%;7.99±4.03 vs 2.98±1.92;4.40±3.35 vs 1.94±1.6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患儿BMI与AHI、ODI正相关(r=0.632,P=0.000;r=0.508,P=0.000);BMI每增加1kg/m2 OSA风险增加30.9%。结论 肥胖与OSA的关联性受到年龄因素影响,在学龄前儿童中并不显著,而对于学龄儿童,肥胖会显著增加OSA风险。针对肥胖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在喘息症状治疗过程中脉冲振荡(IOS)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哮喘患儿76例,并分为2组:有喘息症状的儿童(n=55)和没有喘息症状的儿童(n=21)。在IOS分析中测量以下参数:5 Hz(R5Hz)和20 Hz(R20Hz)的阻力,5 Hz(X5Hz)的呼吸电抗,以及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的R5-R20Hz。喘息儿童作为研究组,没有喘息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取得家属同意进行IOS检查。结果 共入选76例学龄前儿童,其中55例(72.4%)有喘息症状。70例(92.1%)患儿R5Hz变异性系数≤17%。有喘息性儿童的R5Hz和R5Hz-R20Hz改善率明显高于支气管舒张剂前无症状的儿童(P<0.05)。结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应用于喘息性儿童治疗中临床效果理想,可准确评估治疗效果,且检查操作容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bcl-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cl-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患儿53例,将其分为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和复发组.用RT-PCR的方法检测survivin、bcl-2的mRNA.结果初诊组患儿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病人分别是26例(60.47%,n=43)、26例(60.47%,n=43)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期患儿survivin和bcl-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初诊白血病患儿 (P<0.005).初诊患儿中survivin、bcl-2两者阳性的患者16例(37.21%,n=43),两者的阳性符合率为61.54%(16/26例),但是bcl-2阳性和阴性组,survivin阳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16例(61.54%,n=26)和10例(58.82%,n=17),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阳性和阴性表达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7.20±69.90)×109/L和(51.86±95.47)×109/L,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urvivin和bcl-2参与了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发展.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无关.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关.survivin、bcl-2 mRNA表达之间的没有相关性.完全缓解期的患儿,随着其临床症状的缓解survivin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调查目的:评估布洛芬在治疗儿童发热中的地位。患者及方法:以156例年龄小于15岁3个月、因发热而入住儿科急诊病房的儿童为对象,其家长接受一份匿名性自我问卷调查。问题包括患儿就医前使用的退热剂及其给药模式。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液体或直肠栓剂)是家庭中常备的首选退热剂(n=149,96%)。79个家庭备有布洛芬(51%)。131例儿童首选的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77%),27例为布洛芬(17%),6例为阿司匹林(4%)。58例儿童接受双重退热治疗(35%),几乎全部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n=48,87%)。布洛芬作为首选退热剂,在双重退热治疗中更为常见。接受双重退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进饮食管理在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30例矮小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禁食不禁饮组(n=315)和禁食禁饮组(n=315)。禁食不禁饮组试验前一日晚8时开始禁食、不禁饮;禁食禁饮组试验前一日晚8时开始禁食禁饮;两组患儿均行胰岛素低血糖联合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成功率。结果:禁食不禁饮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93.33%)高于禁食禁饮组(8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禁食不禁饮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5.56%)高于禁食禁饮组(9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禁食不禁饮组患儿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成功率(85.08%),禁食禁饮组患儿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成功率(84.76%),两组患儿试验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结论: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改进饮食管理,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且不影响试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儿童年龄因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影响。方法 (1)本研究为大样本回顾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门诊随访相结合法,研究总体来自于2011年随机抽取石家庄市4个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长安区)儿童10000名,包括4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校园和4个社区城镇居民,性别不限,年龄0~14岁。查阅初筛问卷,对有喘息史的患儿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相结合形式,随访内容包括:初始喘息发作时间、发作时年龄、发作症状、体征及胸片结果,筛查出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203例,年龄0~3岁。(2)对203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再次电话及门诊随访,并发放哮喘调查问卷,结合患儿病历记录、肺功能检测、呼吸道过敏原检测等,截至到2016年2月29日,筛查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计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3)根据患儿发生毛细支气管炎时的年龄分为6月组、6~12月组、12月组,又根据其是否发生支气管哮喘,进一步分为6月哮喘组(n=33)、6月非哮喘组(n=32);6~12月哮喘组(n=24)、6~12月非哮喘组(n=33);12月哮喘组(n=32)、12月非哮喘组(n=49)。计算不同年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结果 (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在10000名儿童中,共调查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3例,5年后89例毛细支气管炎病人发生了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43.84%。(2)各年龄组中,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经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5,P0.05)。结论 (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为43.84%。(2)各年龄组内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之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因素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病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新生儿期后用超声来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 H)患儿的有效性。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机构:儿童保健中心。参与者:到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婴儿。干预:干预组(n=5170)在1、2和3月龄时应用超声筛查;作为儿童保健中心的儿童保健监测程序中的一部分(CH C筛查),对照组(n=2066)应用常规体格检查(CH C筛查)来进行筛查。为了对筛查进行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儿童均在6月龄后接受超声检查以监测任何可能在筛查时遗漏的异常。结果:超声筛查的敏感性为88.5%,转诊率为7.6%,在超声筛查后有4.6%的儿童进行了治疗;CH C筛查的敏感性为76.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PCR精准检测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研究与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0例儿童EB病毒感染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0)与观察组(n=300);对照组患儿行血清学检测方式,观察患儿行PCR精准检测,观察患儿血清学检测与核酸EBV-DNA检测阳性率。结果对照组患儿在血清学检测中患NA Ig G的阳性率最低,而观察组患儿行PCR精准检测方式其EBV-DNA阳性率高于全血E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EB病毒感染者行PCR精准检测,在临床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941-1944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儿童湿疹,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2例湿疹患儿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儿给予0.1%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白介素(IL)-2、IL-4、IL-5、干扰素-γ(INF-γ)、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IL-2、INF-γ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IL-5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检测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湿疹,可有效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前后性将所有患儿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1例(53.85%),好转率为16例(41.03%),治疗总康复率为37例(94.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8例(46.15%),好转率14例(35.90%)以及治疗总康复率32例(82.05%)(P0.0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孟鲁司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