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应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手术)的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9月至2018年06月间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7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 年龄为54.5±8.8岁),统计分析患者手术、术后及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行传统孙氏手术13例,改良孙氏手术(保留头臂动脉的孙氏手术)4例。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76.7±2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6.6±30.1)min,停循环时间(19.4±3.9)min, 辅助时间(74.2±20.7)min。治愈患者12例,术后30天内患者死亡5例,治愈患者随访2-10个月,均无再次手术,心功能Ⅰ级11例,1例为心功能Ⅱ级。结论 传统以及改良的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中期效果确切,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监测与随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7年5月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手术包括升主动脉替换术1例,Wheat手术 (升主动脉+主动脉瓣替换术)1例,升主动脉+次全弓替换+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升主动脉替换+孙氏手术(全弓替换及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2例,升主动脉替换+孙氏手术+主动脉窦部成形术4例,Bentall手术(带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替换术)3例,Bentall+孙氏手术4例。再次手术方式包括孙氏手术5例,全主动脉置换术1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2例,主动脉瓣周漏修补术1例,主动脉根部吻合口漏修补术2例(其中1例并行主动脉根部假性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7例。结果:1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共8例。其中再次开胸2例,伤口感染2例,低心排综合症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肺部感染2例,以上并发症均于出院前治愈。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再手术临床效果满意,因弓部病变再次行孙氏手术亦安全、有效;孙氏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策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应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加改良支架象鼻技术(孙氏手术),治疗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42.1±10.4)岁。同期升主动脉行单纯置换8例,Bentall手术1例,Mini-root手术2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166.0±44.8)min,主动脉阻断(103.7±17.5)min,深低温停循环(55.1±11.3)min,肾衰竭需要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1例,术后院内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5.6±2.0)个月,随访中无死亡病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支架血管段假腔闭合效果好的占81.8%。结论:应用孙氏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接受孙氏手术与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治疗的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短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行Ⅰ型主动脉夹层广泛修复手术患者85例,其中行孙氏手术患者(孙氏组)64例,行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患者(去分支化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短期生存状况。结果:与孙氏组相比,去分支化组患者年龄大,肥胖、术前合并肝功不全者比例高,主动脉阻断及体外循环时间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围术期红细胞及冷沉淀使用量少,ICU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率低(P均0.05)。两组的在院死亡率和术后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是治疗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适用于高龄、高危人群,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应用。方法 :8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 ,其中 2 6例深低温停循环。结果 :8例 (9. 1% )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 ;4例 (4. 5 % )脑部并发症 (2例广泛脑缺氧 ,2例脑栓塞 ) ,2例死亡 ,1例不清醒 ,1例偏瘫 ;6例 (8. 0 % )皮肤切口延迟愈合 ,局部感染 1例 (1.3% )。术后插管侧无下肢缺血或股动脉血栓形成。结论 :经股动脉插管行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是有效的。采用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可有效的降低了股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下肢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 ;股动脉插管主动脉逆行灌注造成的假腔灌注和脑部并发症在本组发生率虽较低 ,但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孙氏手术的8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此类患者临床围术期输血情况分为常规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47)和超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38),对2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相关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OR=1.022,95%CI:1.010~1.035,P0.001),保护因素为高血压(OR=2.883,95%CI:1.046~7.944,P=0.041)。超量红细胞输注对此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28)。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术中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越长,其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越高;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较低。超量红细胞输注能够增加此类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分析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行Bentall+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3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09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连续收治的42例急性Stanford A3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6例;年龄22~67岁,平均(41.36±12.23)岁。急诊手术30例(71.4%,30/42),择期手术12例(28.6%,12/42),术式均为Bentall+孙氏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5.12±98.16) min,体外循环时间(231.79±37.52),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33.62±27.91) min,停循环时间(19.98±7.29)min。住院时间(26.26±11.11)天,ICU停留时间(12.05±3.77)天。术后早期死亡6例(14.2%,6/42),术后并发症19例(45.2%,19/42),包括二次开胸探查3例(9.5%,3/42);神经系统并发症11例(26.2%,11/42),急性肾损伤(AKI)6例(14.3%,6/42);急性肝损伤(AHI)3例(7.1%,3/42);消化道出血2例(4.8%,2/42);术后肺部感染5例(11.9%,5/42)。以上并发症除2例脑出血患者转外院治疗,均于出院前治愈。结论: 1、对于急性Stanford A3型主动脉夹层,早期行Bentall+孙氏手术治疗方法较为成熟,疗效满意;2、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可提供确切脑保护,但术后仍会发生一定比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9年03月,36例心脏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男30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3.8+11.3)岁。首次心脏手术为非主动脉夹层手术20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双瓣置换3例,冠脉搭桥2例,主动脉根部替换1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首次心脏手术为夹层手术的有16例,包括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术后主动脉弓部扩张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术后弓部扩张11例,Bentall+孙氏手术后右冠吻合口漏1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近端吻合漏1例,升主替换+孙氏手术后近端吻合口漏1例。本次手术距首次手术0.3-11年(5.6±3.2y)。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施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90-409min(平均224.5±78.7)min;主动脉阻断60-207min,(平均107.2+39.4)min。34例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患者低流量时间16~47min,(平均25.6±8.2)min。死亡2例(5.6%);术后并发症6例(16.7%)。生存患者随访1~148个月(平均40.3+20.3m),随访期间无夹层破裂、截瘫和死亡。结论 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或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根部残余夹层或远端弓部扩张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初次主动脉手术增加,因此进行心脏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主动脉操作的规范和准确,一旦心脏术后再发A型夹层则应尽量施行全弓支架象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孙氏术式在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连续采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单侧选择性脑灌注技术行孙氏术式治疗的4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0岁为老年组(n=9),<60岁为年轻组(n=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住院期间转归,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7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12.7)岁,发病时间以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腔内手术治疗(腔内治疗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情况。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55例患者春、冬季发病居多,共41例(74.5%);药物治疗组年龄与腔内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8±6.84)vs(66.75±5.33)岁;P=0.022],两组性别、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53例(96.4%,53/55)获随访,2例失访;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腔内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vs 94.4%;P0.05),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3例患者出院后1~3个月因胸背部疼痛不缓解或复查CTA提示夹层进行性增大而接受腔内治疗,再次手术干预率略大于腔内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B型主动脉发病季节集中,症状多样且不典型,临床中应提高关注;对于老年夹层患者,腔内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期间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20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10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addition EuroSCORE>7%以及Logistics EuroSCORE>6%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vs. 36.0%,P<0.001;74.0%vs. 39.0%,P<0.001)。研究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以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常规组均明显缩短,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初次停留时间比常规组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及术后30 d主要复合不良事件、脑卒中、截瘫、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辅助治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能够缩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简化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弓置换术加支架象鼻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能够缩短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意识障碍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意识障碍发病率达34.8%,意识障碍水平重且多伴严重高血压及多器官受损。结论:意识障碍与弓上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通过积极的治疗意识障碍水平多能恢复,并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站式一期杂交手术治疗老年Stanford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教训,探讨其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共8例老年(60岁以上)Stanford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分站式一期杂交手术治疗。8例患者均正中开胸,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以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置换加主动脉弓去分支技术”。外科手术完成后送介入手术室逆行置入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观察住院期间康复指标.定期复查全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和夹层真假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70.8_+13.2)ra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8±6.5)min。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16h,中位时间5h,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2—20d,中位时间2d。所有患者全部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术后3个月复查全主动脉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满意。结论分站式一期杂交手术处理老年Stanford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风险,取得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临床效果,探讨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50例病例,按照术中心肌保护灌注液的不同分为两组:del Nido停搏液组(del Nido组,即DN组,24例)和高钾全血停搏液组(whole blood组,即WB组,26例)。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停搏液用量、体外循环最低血红蛋白浓度、自动复跳率、术前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浓度、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各1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DN组患者术中停搏液晶体总量显著高于WB组[(1568±230)ml比(43±12)ml,P<0.05],DN组停搏液灌注次数显著低于WB组[(1.80±0.72)次比(5.23±0.81)次,P<0.05],DN组总灌注时间显著低于WB组[(6.23±0.39)min比(12.49±1.02)min,P<0.05],其余各项术中、术后指标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可以提供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大血管中心共收治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412例,其中入组125例,包含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60例。男性80例,女性45例;年龄 30-77岁,平均年龄(51.9±9.37)岁。该组患者根部处理均应用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远端半主动脉弓置换15例,全主动脉弓置换1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均置入“象鼻”支架。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70±4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0.1±30.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5.1±5.9)min。术后随访1.5月—4.3年,术后所有患者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均为0-1级。 术后经食道超声检查即刻主动窦部残余夹层3例,分别随访1.5年、2.5年和3.0年,未形成动脉瘤,主动脉窦部直径分别为4.3cm、4.2cm和4.5cm。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因主动脉瓣返流及窦部情况再次手术。结论;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易开展。尤其在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中,避免了换瓣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