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查8个时间段(早餐前、早餐、早餐后、午餐、午餐后、晚餐、晚餐后、夜间)河北大学学生春季饮水行为,并分析其不同时间段饮水行为的差异,为开展饮水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河北大学156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采用连续7 d 24 h饮水记录法,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天8个时间段,上午、下午、晚上及就餐时与非就餐时的饮水行为.结果 8个时间段内,晚餐后饮水人数及饮水量均最多,分别为89.8%,325 mL(Z=774.72,P<0.01);午餐后和晚餐后的饮水次数最多,均为1.9次(Z=839.05,P<0.01).调查对象晚上饮水量最多,为439 mL(Z=45.14,P<0.01);下午和晚上饮水次数最多,均为2.3次(Z=40.34,P<0.01).54.2%的被试在就餐时饮水,99.2%在非就餐时饮水.调查对象就餐时日均饮水量和饮水次数均低于非就餐时(Z值分别为-14.58,-15.07,P值均<0.01).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饮水行为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且非就餐时饮水量普遍高于就餐时.需结合饮水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饮水健康宣教,促进大学生足量饮水.  相似文献   

2.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日均饮水次数与每次饮水量及其之间的关系,为修订中国居民适宜饮水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某高校156名大学生,采用连续7 d 24 h饮水记录法,记录其每次的饮水量和饮水种类,分析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大学生饮水次数及每次饮水量差异.结果 大学生每天饮水量中位数为1135 mL,饮水次数中位数为6次,每次饮水量中位数为177 mL.饮水次数<6次的人群比例为34.6%.女生每天饮水次数和饮用白水次数高于男生(χ2/Z值分别为8.34,-2.03,P值均<0.05);男生每次饮水量、每次饮用白水和饮料的量高于女生(χ2/Z值分别为23.86,-5.48,3.70,P值均<0.01);不同体质量指数大学生每次饮用白水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P=0.03).调查对象每次饮水量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18,P=0.03),饮水次数与饮水量呈正相关、与每次饮水量呈负相关,饮水量与每次饮水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0.47,0.61,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饮水行为;饮水行为在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大学生间有差异;随着饮水次数的增加,每次饮水量减少,但是饮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了解河北大学学生春季饮水量,并分析其学习日与周末饮水量的差异,为开展饮水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大学156名大学生,采用连续7 d 24 h饮水记录法,记录其连续7 d的饮水量和饮水类型等.采用双份饭结合称重法,称量其连续3d食用的所有食物,并测定食物中水分.结果 大学生学习日食物水分摄入量大于周末(1191,1113 mL)(Z=3.17,P=0.00).大学生学习日和周末总水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总水推荐量的比例仅为21.9%和19.9%;饮水量达到中国居民饮水推荐量的比例分别为17.9%和21.2%.大学生学习日主食、粥和蔬菜中水分均高于周末(Z值分别为2.53,2.70,3.31,P值均<0.01).男生学习日主食中水分比例(28.6%)低于周末(31.1%),学习日粥中水分比例、汤和蔬菜中水分均高于周末(6.8%,141 mL,699 mL;0,0,647 mL).女生学习日主食和蔬菜中水分(256,559 mL)均高于周末(210,536 mL).大学生学习日与周末白水、奶及奶制品和饮料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学习日食物水分摄入量高于周末,且食物水分来源存在差异;学习日和周末饮水量不足的现象均为普遍,有必要开展饮水健康宣教,促进其形成健康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4.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5.
调查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春季饮水量及饮水类型,为制定相应适宜水摄入量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109名,采用连续7d24h饮水记录法,记录调查对象每次的饮水量和饮水种类.结果 调查对象每天饮水量中位数为1 789 mL,达到中国成年居民水适宜摄入量的为60人,占总人数的55.1%.按能量消耗四分位分组后,不同能量消耗组调查对象之间的饮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P=0.03),达到适宜饮水量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7,P=0.04).调查对象白水、奶及奶制品、运动饮料、其他含糖饮料饮用量中位数分别为1 180,40,65和383 mL,分别占饮水量的67.1%,2.2%,3.7%和22.2%.不同体脂率组调查对象的运动饮料饮用量占饮水量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9,P=0.04).不同能量消耗组调查对象的运动饮料(x2=8.25,P=0.02)和其他含糖饮料饮用量占饮水量的百分比(x2=8.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中,不同能量消耗组饮水量不同,能量消耗较高组饮水量也较高;饮水类型主要以饮用白水为主,不同体脂率和不同能量消耗组运动人群间的饮水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析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排尿行为,为开展健康宣教,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排尿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156名受试对象,利用特定装置收集调查对象连续3 d 24 h内所有尿液并测定排尿量、排尿次数、排尿时间.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排尿量为1279 mL,平均每天排尿次数为6.2次,平均每次排尿量为209 mL.调查对象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主要集中午餐后,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分别为406 mL、31.0%、1.7次.调查对象及男、女生在8个时间段排尿量及排尿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2.76,974.03;483.38,499.09;439.65,439.65,P值均<0.05).调查对象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主要集中在上午,其次是下午;上午排尿量、排尿量比例及排尿次数分别为535 mL、44.1%、2.3次.上午、下午、晚上3个时间段调查对象总体情况及男生和女生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71,47.48,34.92;35.17,21.30,20.69;37.02,25.30,15.32,P值均<0.01).调查对象排尿次数与每次排尿量呈负相关,排尿量与每次排尿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0.79,P值均<0.01).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排尿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调查对象存在不良排尿行为现象,需开展相关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调查并分析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春季饮水量、排尿量与水合状态,为后期开展针对性的饮水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109名,采用连续7d24h饮水记录法调查其饮水量,采用双份饭法与称重法,对研究对象食用的食物进行称重采样送检,调查其食物水摄入量,收集调查对象连续3d的尿液,记录其排尿量并进行检测,使用训练计划估算其每周运动训练的能量消耗.结果 调查对象整体每日饮水量的中位数为1 789 mL,每日食物水摄入量的中位数为955 mL,每日总水摄入量的中位数为2 701 mL,每日24h排尿量的中位数为850 mL,15.6%的研究对象处于适宜水合状态,43.1%处于脱水状态.不同体脂率(BF%)、体质量指数(BMI)等级的研究对象每日饮水量、食物水摄入量、总水摄入量与排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运动训练能量消耗等级的研究对象每日饮水量、总水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20,8.43,P值均<0.05).结论 相比普通人群,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运动人群的每日饮水量与总水摄入量较高,排尿量较低,且存在水合状态较差的现象,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饮水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具备的健康素养情况,为针对性地实施有效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监测指导手册》提供的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某高校参加某公共选修课所有大学生418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5.8%,其中具备基本技能健康素养比例达到61.0%;其次为基本知识与理念,为34.2%;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仅为7.4%。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5.6%)、安全与急救(56.2%)、传染病预防(29.2%)、基本医疗(28.0%)、慢性病预防(0.5%)。结论大学生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状况不佳,应积极采取适宜的健康干预技术,促使大学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  相似文献   

9.
生命质量是对由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多维度综合,它包括健康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满足程度两个方面。以往虽有一些关于青少年及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研究[1~4],但由于大学生是人生观和健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质量调研研究,对于制定健康促进策略,维护大学生健康有积极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宁波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2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12份,回收率95·5%,其中一年…  相似文献   

10.
中华慈善总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拟设立“全国中小学生健康益智饮水工程办公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健康饮水活动,倡导健康饮水方式,增强学生健康饮水意识,提高学生饮水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获得感及其对获得重要性的看法。 方法 2017年3月5-20日,采用自编《大学生获得感问卷》调查了河北省三所医学院校的616名在校大学生的获得感。调查分为“获得情况”和“获得重要性”两个方面。 结果 616名医学院大学生获得感的四个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1.519,P=0.000),自我成长最高(0.81±0.19),情感获得第二(0.76±0.18),物质获得第三(0.70±0.20),知识技能获得最低(0.59±0.27);大学生的获得重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6.984,P=0.000),最重视精神方面的获得,特别是个人成长(2.90±0.14),其次是知识与技能(2.76±0.22)和情感获得(2.72±0.24),物质获得重要性最低(2.47±0.29);在获得感和获得重要性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群体的学生也存在差别,但是总体趋势相同。 结论 河北医学院校大学生最注重自我成长获得类的精神获得,而在实际获得方面自我成长获得感最高,知识技能获得感不足。获得感存在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2.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并探究适合的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的安徽省6所大学的1 132名学生分组后,分别施予同伴教育培训、多媒体课堂教育、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和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急救知识展览4种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共180 d,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安徽省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大学生急救知识得分为(65.01±17.42),其中“正确处理酒精中毒”急救行为的知晓率最高(1 040人,91.87%),“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的知晓率最低(304人,26.86%);在施予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多媒体课堂教学及同伴培训教育的培训方式后,急救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培训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亟待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为最佳普及方式.  相似文献   

13.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is a topic of conc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and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concern that sugared beverage consumption may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obesity rates. However, few studies to date have examined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trends in college stud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elf-reported sugared beverage consumption,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readiness to change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college students (N=201; 33% minority). On average, non-overweight student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take of sugared beverages than overweight students, and minority students reported greater consumption than Caucasians. A substantial majority of the sample (69%) reported that they had recently reduced their intake or were maintaining a reduction in intake. However, even those students indicating reduction in consumption reported intake of at least one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 daily. This suggests that high calorie beverage intake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among young adult college-aged populations and that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excess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may have a role in obesity prevention efforts for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4.
苏亮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472-1475
了解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28所高校3 811名大学生,通过问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结果 10.8%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为应付考试,21.0%的学生每天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70.2%的学校一直把体育作为必修课,61.6%的学校一直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考核测试,33.0%的学校能一直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仅25.0%的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11.5%的学校能每天组织1h的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学习负担重(57.5%),场地、体育锻炼器材的缺乏(43.1%)以及没有时间锻炼(36.4%).结论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及意愿较强烈,但现状不容乐观,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需要学生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