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1992年10月~2005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112例.其中老年PTE32例。现将其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PTE的总体诊治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不足,包括忽视PTE危险因素的查找、过度疑诊和检查、对PTE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不规范等,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积极改进.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远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远期预后。方法 对2 60例急性PTE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随访 ,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引起远期临床事件 [死亡、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再发PT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 (或 )右心衰竭、抗凝治疗出现大出血、依赖家庭氧疗 ]的危险因素。结果 2 60例PTE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 2 2例 (8 5 % ) ,其中 1 5例 (62 8% )死于PTE。随访 2 2 7例患者 ,为期 3 9~ 8 4年 ,死亡 72例 (31 7% ) ,其中有 2 1例患者死于再发PTE。对随访资料完整的 1 65例患者进行远期临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 ,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抗凝治疗不足 6个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溶栓后超声心动图仍显示右室功能障碍和 (或 )扩大、溶栓后超声多普勒仍测得肺动脉收缩压 >50mmHg、出院前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显示肺血管床阻塞 >30 %与远期临床事件的发生相关 ;多变量分析显示 ,溶栓后超声心动图仍显示右室功能障碍和 (或 )扩大、溶栓后超声多普勒仍测得肺动脉收缩压 >50mmHg、出院前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显示肺血管床阻塞 >30 %是PTE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高危因素的确立 ,可予患者更积极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841例肺癌患者中并发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1例肺癌患者中,35例合并VTE,发生率为4.2%。单因素分析显示腺癌、肿瘤分期晚、存在并存疾病、D-二聚体增高是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腺癌和D-二聚体增高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例患者确诊肺癌前发生VTE,6例确诊肺癌时发生VTE,11例确诊肺癌3个月内发生VTE,5例确诊肺癌3~6个月内发生VTE,4例确诊肺癌6个月~1年内发生VTE,2例患者于肺癌诊断1年后发生VTE。结论腺癌、肿瘤分期晚、存在并存疾病、D-二聚体增高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其中腺癌和D-二聚体增高是肺癌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诊断后3个月内VTE高发。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北京医院肺癌合并PTE和DV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记录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类型、TNM分期、PS评分、化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信息。结果 PTE组35例,年龄(67.31±9.38)岁,DVT组45例,年龄(64.62±12.48)岁。PTE组肺部基础疾病的发生率高于DVT组(9 vs 4例,P=0.043);而DVT组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显著多于DVT组(11 vs 1例,P=0.007)。PTE组HCT和Hb较DVT组增高(分别为36.9±4.01 vs 33.44±5.57,P=0.003;125.4±14.43 vs 113.48±21.28,P=0.006)。PTE组中有14例PTE患者为无意中发现。在两组病人中,以NSCLC为主,病理类型多为腺癌,TNM分期Ⅲ~Ⅳ期居多。肺癌合并PTE组3月、6月、9月和12个月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1.4%、77.1%、82.9%和85.7%;DVT组3月、6月、9月和12个月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5.6%、77.8%、82.2%和84.4%。生存分析显示,PET组和DVT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5.0±2.1月vs 15.6±6.59月,P=0.12)。结论肺癌合并PTE和DVT患者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但PTE组较多合并肺部疾病,而DVT组较多留置深静脉导管。两组患者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TNM分期多为Ⅲ~Ⅳ期。PTE或DVT多发于肺癌诊断3~6月内,并导致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李群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5):29-33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常见类型,通常称PE即PTE,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误诊及漏诊情况严重等特征。由于长期以来临床对此疾病认识不足,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许多病例因未被早期诊断而导致严重后果,其中住院患者病死率为25%-30%,经充分治疗后病死率降至2%-8%。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362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PTE组与无PTE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辅助检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卧床史(≥7 d)(32.05%vs.18.31%,P=0.009)、合并糖尿病病史(33.33%vs.20.42%,P=0.017)、双下肢不对称水肿(8.97%vs.3.52%,P=0.044)、晕厥(0.089%vs.3.17%,P=0.027)、静脉血栓(19.85%vs.8.45%,P=0.015)、白细胞(P=0.014)、血红蛋白(P=0.006)、D-二聚体(P<0.001)、Pa O2(P<0.001)、Pa CO2(P<0.001)、FEV1%(P<0.001)等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卧床史(≥7 d)、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低Pa O2、FEV1%下降可能是COPD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TE患者585例,通过住院患者电子病案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PTE常见危险因素,并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评估PTE危险分层。结果 585例患者中伴深静脉血栓形成者266例(占45.5%)、伴恶性肿瘤者149例(占25.5%)、卧床时间>3 d者123例(占21.0%)、近期有手术史者67例(占11.5%)、伴心脏病者61例(占10.4%)、体质指数>25 kg/m^2者52例(占8.9%)、伴骨折或创伤者43例(占7.4%)、伴脑卒中者38例(占6.5%)、伴慢性肺部疾病者36例(占6.2%)、伴肾病综合征者24例(占4.1%)、伴心房颤动者22例(占3.8%)、伴结缔组织疾病者17例(占2.9%)、伴静脉曲张者9例(占1.5%)、妊娠期或产后7例(占1.2%)。合并≥2个危险因素者473例(占80.9%),合并1个危险因素者88例(占15.0%),未合并危险因素者24例(占4.1%)。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的PTE危险分层:低危56例(占9.6%),中危64例(占10.9%),高危206例(占35.2%),极高危259例(占44.3%)。结论 PTE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卧床时间>3 d、近期手术、心脏病;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用于PTE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资料,选择同期未发生静脉血栓的病例资料做对照,探求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静脉血栓发生时间构成以确诊后3个月内比重最高,占31.4%;静脉血栓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占40.0%.(2)腺癌、高病理分级、D-二聚体升高是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7.207、3.480、2.863.结论 肺癌诊断3个月内是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时段;肿瘤分级高、腺癌、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肺癌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应对上述因素高度警惕,及早进行预见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ECOPD合并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例无明显原因的AECOPD患者,入院后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根据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和不合并肺栓塞两组,分别检测患者动脉血气、D-二聚体(D-dimer)、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 两组间卧床≥7天,下肢不等粗≥1 cm,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心电图示SIQⅢTⅢ征,PaCO2下降≥5的患者数目及患者的D-dimer和ET-1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卧床≥7天,下肢不等粗≥1 cm,心电图示SIQⅢTⅢ,PaCO2下降≥5,深静脉血栓形成及D-dimer与ET-1含量的升高是AECOPD合并PE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为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10-01/2014-12间的50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50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胸痛、晕厥和咳血特征,比例分别为64.0%、16.0%、12.0%、4.0%、4.0%;肺癌合并肺栓塞并发高血压、深静脉血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冠心病以及糖尿病与心房纤颤等,比例40.0%、24.0%、18.0%、10.0%、4.0%、4.0%;血液学检查表现为D-二聚体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癌胚抗原升高、细胞角蛋白19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鳞癌相关抗原升高和Pa O280 mm Hg以及Pa CO235.0 mm Hg等。50例中4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给予抗凝治疗,剩余46例患者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每12 h一次,连续治疗7天,治疗第三天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之后继续抗肿瘤治疗,化疗治疗38例,靶向治疗12例。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在临床中表现多样性,多数患者为腺癌,且处于中晚期,同时,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胸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特点以提高肺癌患者肺栓塞的检出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由胸部CTA首次诊断的肺栓塞患者90例,按是否合并肺癌标记为病例组(n=40)和对照组(n=50),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胸部CTA影像学特点:栓塞部位、肺动脉直径、栓塞程度、是否伴有肺内渗出及胸腔积液等栓塞相关直接及间接征象。 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发生中央型肺栓塞者分别为22例(55%)、15例(30%) (P<0.05);合并肺内渗出性病灶者分别有14例(35%)、29例(58%) (P<0.05);合并胸腔积液者分别为19例(47.5%)、13例(26%) (P<0.05);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合并肺动脉增宽者病例组11例(27.5%),对照组9例(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栓塞严重程度方面对比,两组首先均进行组内非大面积和大面积、非大面积和次大面积栓塞概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内非大面积肺栓塞发病率均最高(P<0.05);其次,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大面积和大面积(P=0.083)、次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0.090)栓塞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非大面积栓塞的概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40);危险因素方面,病例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9例(22.5%),对照组13例(26.0%),P>0.05。 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相比单纯肺栓塞有一些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及时发现这些栓塞征象有助于改善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PTE的认识,规范PT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入住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急性PTE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年内共确诊PTE 137例.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为0.37%,高于亚洲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PTE在冬季多发,住院患者的发病率达0.52%.平均发病年龄(62.14±15.16)岁,60岁以上患者为62.77%.女性(60.58%)多于男性(39.41%).初诊科室分布广泛,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要科室,为75.18%.危险因素以恶性肿瘤最高,其次为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其次为胸闷和胸痛.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和(或)低二氧化碳血症.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功能障碍者44例,血栓直接征象者5例.下肢静脉超声提示有67.20%的PTE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以远端静脉多见(67.63%).溶栓抗凝治疗14例,单纯抗凝治疗122例.好转出院134例(97.08%),死亡2例(1.46%).结论 提高各临床科室医师对于急性PTE的诊断意识及治疗规范化程度,可以提高确诊率,降低病死率.急性PTE以恶性肿瘤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为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多样,以新发的呼吸困难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作为疑诊PTE而无确诊手段时的替代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3例肺癌合并VTE患者(VTE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入院但未发生VTE的66例患者(非VTE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基因检测、治疗情况等临床信息。结果 VTE组中ZPS评分≥2分的患者显著多于非VTE组(24 vs 8例,P=0.000),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较非VTE组降低(分别为58.23±7.04 vs 61.43±6.03,P=0.021;30.72±5.90 vs 34.84±5.11,P=0.001),D-二聚体升高比例明显大于非VTE组(93.94%vs 60.61%,P=0.001)。两组患者肺癌病理类型均以腺癌为主,低分化多见,Ⅳ期占多数,VTE组腺癌所占比例高于非VTE组(75.76%vs 46.97%,P=0.034),接受EGFR-TKI治疗的患者多于非VTE组(39.39%vs 9.09%,P=0.000)。VTE组在肺癌确诊前、确诊时及确诊后3、6和12个月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06%、33.33%、48.48%、57.58%、69.70%,化疗前及化疗后3、6和12个月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1.82%、81.82%、86.36%、90.91%。结论 ZPS评分≥2分、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D-二聚体升高以及病理类型为腺癌、接受EGFR-TKI治疗的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高,且多发生在肺癌确诊后和化疗后的3~6个月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发肺动脉栓塞(PE)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96例AECOPD患者,按是否伴发肺动脉栓塞分为两组,观察组为26例AECOPD伴发PE患者,对照组为70例AECOPD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分析AECOPD伴发PE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干湿性罗音及晕厥症状发生率没有较大区别,观察组发热、咯血、胸痛、胸腔积液及不对称下肢水肿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压积(PCT)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WBC、Hb、肺动脉压、ET-1及D-二聚体(D-D)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长期卧床占65.38%,心功能不全占42.31%,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占26.92%,脑血栓意外占23.08%,恶性肿瘤占19.23%,6周内手术史占15.38%,下肢外伤史占11.54%;对照组长期卧床占14.29%,心功能不全占21.43%,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占2.86%,脑血栓意外占2.86%,恶性肿瘤占5.71%;观察组继发性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伴发PE的发生率较高,长期卧床、心功能不全及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Suqiao Yang Yuanhua Yang Zhenguo Zhai Tuguang Kuang Juanni Gong Shuai Zhang Jianguo Zhu Lirong Liang Ying H. Shen Chen Wang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5,7(11):1927-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