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动物实验感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HFRSV的吸入感染性和动物与动物间空气传播感染,用TK_2型气溶胶发生器发生H8205株病毒气溶胶,引入动态气溶胶暴露装置并对实验动物进行暴露.以AGI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进行采样,以Vero-E_6细胞空斑法分析病毒含量,对病毒耐气溶胶化和吸入病毒剂量进行了测定.对染毒动物产生气溶胶引起交叉感染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HFRS病毒雾化30min回流液病毒存活50%,AGI冲击5分钟其效价下降不明显.数种动物对该病毒气溶胶比较敏感.在本实验装备和条件下其气溶胶乳小鼠吸入0.065pfu全部感染;离乳小鼠吸入0.72pfu几乎全部感染;乳小鼠半数吸入致死量(ILD50)为0.57pfu.从乳小鼠脏器组织分离出了HFRS病毒.结果认为,气溶胶传播是HFRS流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血热),出血热宿主动物及其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状况,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血清检测抗体。结果 2008-2009年厦门市鼠形动物总捕获率为8.02%,属于2目2科6种,以褐家鼠(45.14%)为优势种。宿主动物血清阳性率为13.45%,褐家鼠血清阳性率为21.52%;宿主动物带毒率为2.52%,带毒指数为0.037 77。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阳性均为褐家鼠,全市褐家鼠带毒率为2.63%,此次监测结果与厦门市20世纪80年代宿主动物调查结果无差别(P>0.05)。结论厦门市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提示应根据褐家鼠的生态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以褐家鼠为主的鼠密度,降低出血热发生和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1995年5月,对某实验动物中心发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进行调查。结果,显性感染1例;隐性感染34例,隐性感染率为37.78%。实验用鼠和狗的抗HFRS阳性率分别为37.65%、14.29%。发生原因是野鼠窜入动物室内将HFRSV传给实验动物所致。病例-对照分析表明,养鼠、与鼠接触年限、被鼠咬伤,是此次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实验动物,包括通过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  相似文献   

4.
已经发现多种细胞或细胞株对HFRSV有敏感性,如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E6),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及大白鼠肺原代细胞,长爪沙鼠肾原代细胞,地鼠肾原代细胞等,但未见HFRSV在地鼠肾传代细胞(BHK 21)上呈持续感染状态,现将HFRSV浙37株病毒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搞清天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在媒介生物种群中的带毒情况,为防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2月~2004年8月对天津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媒介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研究工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鼠肺检测,阳性鼠肺用Vero-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捕集媒介动物鼠类450只,鼠种抗体总阳性率为3.55%.其中秋季阳性率为5.75%,春季阳性率为3.83%,夏季为0.98%.对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的16只鼠类采用VeroE6细胞进行了病原分离研究,分离出病毒8株,分离成功率为50%,其中从褐家鼠中分离出病毒4株,社鼠2株,小家鼠2株;从鼠体捕集到2批螨类72只,采用Vero-E6细胞培养分离出病毒1株.结论天津市目前主要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出血热疫区,可能存在多型别出血热病毒,出血热防制工作重点应放在春秋两季,同时要进一步探讨螨类与出血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该病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搞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对肾组织的损伤机理,本文首次选用易饲养、敏感、高效的人胚肾原代细胞直接攻击HFRSV.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改用了胶原酶温和消化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14年来鼠类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1996-1999年监测鼠类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鼠带HFRS病毒率室内为3.59%,室外为3.43%。1986-1990年褐家鼠是室内主要传染源。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室外主要传染源;鼠带病毒率以秋,冬季节最高,分别为5.66%和5.32%。1991-1999年小家鼠和褐家鼠为室内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成为室外唯一传染源。春、秋季节鼠带病毒率最高,分别为3.68%,3.56%。鼠带病毒率以1986年最高,为6.96%,之后逐年下降,1990年降至1.60%,而1991年后又有所回升,并保持在3%左右。结论:此结果与人群发病率年度变化相吻合,通过灭鼠可降低单位面积内带病毒鼠类,达到控制HFRS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临床症状复杂、具有特殊经过。研究表明 ,该病发病机制与免疫病理有关 ,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1〕。我们建立成鼠动物模型 ,研究抗体对小鼠感染汉坦病毒 (HV)过程的影响。发现小鼠感染HV前、后被动输入小剂量的免疫血清 ,增强了HV的感染力 ,导致小鼠早死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毒株 :R2 2 株、A16 株。脑内接种感染 2~ 3日龄乳鼠 ,制备 10 - 1病毒悬液。1 2 实验动物 :实验用 4~ 6周龄昆明系小鼠 ,每株HV接种小鼠 8~ 10只 ,2 4h内死亡不计 ,雌雄不计。1 3 免疫血清制备 :取 10 - 1病毒悬液 …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细胞免疫研究进展吴海彦(综述)姚楚锋(审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HFRS病毒感染机体的各器官组织,引起病变,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有的则认为,HFRS病毒感染机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引起疾...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掌握吉林省宿主动物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的本底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监测点捕捉并采集鼠类肺组织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携带率并进行分型。结果监测点鼠类HFRS抗原阳性率为6.93%,较2004年同期(5.09%)有所增加。在检测的693份鼠肺标本中病毒抗原阳性数为48份,其中姬鼠型占56%,家鼠型占44%(2004年同期为66%和34%)。结论吉林省2005年HFRS宿主动物携带病毒抗原阳性率继续升高,虽仍以姬鼠型为主,但造成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家鼠型疫源地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2.
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单克隆抗体A25-1、A19和A5等量混合液标记活性炭,然后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陈株、湖北珠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作凝集试验。结果仅陈株和湖北株产生特异性凝集,而巨细胞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不产生凝集。阻断试验的结果为阴性,说明炭凝集试验.可以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采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经呼吸道和腹腔注射感染环磷酰按免疫抑制的成龄BALB/c小鼠.实验发现HFRS病毒通过两种感染途径均可引起免疫抑制动物发病和死亡,病毒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动物死亡率为43%,腹腔注射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为61%。该病毒通过呼吸道可以迅速扩散至全身,从肺洗液巨噬细胞可以分离得到病毒.该结果表明,呼吸道是HFRS病毒敏感的侵入途径,在体内的扩散可能是肺巨噬细胞游走携带作用的结果;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急性致死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用VeroE6细胞分离病毒法、免疫组化法和电镜观察对HFRS病毒气溶胶感染的乳小鼠的脑进行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定位和病毒在脑细胞中增殖的研究,同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在感染后的第2天就可从脑中分离出病毒;BA法在感染后的第1天,第2天就可在嗅球部测出特异性抗原,从第9天就可在大脑和小脑等部位测出特异性抗原。感染后第9-14天是脑中病毒阳性率和病毒增殖的高峰期。对第12天发病鼠脑的电镜观察,发现神经细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染源主要为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但是,国内外动物实验室、动物饲养室人员感染HFRS病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动物实验室发生4例实验动物Wister大白鼠传染的HFR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旅客列车上的鼠类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情况。方法在经过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列车上捕捉鼠,进行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在4组列车上捕获26只褐家鼠,12只小家鼠,有1只小家鼠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携带率为8.33%,褐家鼠中没检测出病毒抗原或抗体。结论该4组列车经过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的主要大城市,由于列车上的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可远距离地将出血热病传播到沿铁路线的城市,因此,列车上灭鼠对控制出血热疫区扩散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为1.85%,带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小仓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为1.13%,带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田鼠、大林姬鼠、小仓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群落结构为褐家鼠均有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小仓鼠、黑线姬鼠和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社鼠和大林姬鼠仅分布在河北省北部承德山区。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全面了解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和带病毒率特点,对1986~1995年全省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1材料和方法工.1鼠类来该采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内外捕鼠,调查鼠种构成,计算鼠密度;解剖取鼠肺和用滤纸擦鼠血,置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待检。1.2检测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HFRS病毒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血特异性抗体。豆.3试剂HFRS病毒Vero-fy细胞抗原片和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由本站制备和提供。2结果2.1宿主动物种类和密度调查10年共捕获小兽13825只,分为3目3科1亚…  相似文献   

19.
本市是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之一。为查明该病宿主动物分布、密度及带病毒情况,1996年4~9月先后两次在龙潭乡吕家湾村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鼠密度与鼠种调查采用夹夜法,花生米为诱饵.在室内、室外同时布放,记录捕鼠数并计算密度。1.2鼠肺、血采集对捕获鼠鉴定种类、编号、分辨雌雄、称量体重,无菌剖取肺组织,-20℃保存待检;同时用滤纸片采集鼠血,4℃冷藏保存待检。1.3检验方法鼠肺、血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抗原与抗体,凡显示荧光者判为阳性。2结果与分析2.1鼠种及密度两次监测共布夹1185夹次…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后可获得稳固而持久的免疫 ,基本上不存在二次感染发病〔1〕,HFRS病人IgM、IgG抗体消长及隐性感染调查报道较多 ,资料表明 ,IgM抗体病后很快消失 ,IgG抗体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长 ,但随病后时间的延长滴度逐年下降 ,有的从血清中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