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1995年10年间,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119例,其中30例行再次手术。其中5例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后,再行残叶切除,3例证实有癌残留(3/5);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者11例有颈淋巴结转移(11/25);6例甲状腺隐性癌并颈淋巴结转移者经手术活检证实诊断后行联合根治术;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联合根治术后颈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作者认为:对于甲状腺癌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合并峡部切除术,尽量避免肿瘤摘除术;对于侵出包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应重视甲状腺隐性癌的诊断;对于行联合根治术后颈部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考虑手术切除配合放疗。  相似文献   

2.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切除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除在临床无可触及转移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意义,以及在选择术式中的价值。方法:复习18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8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占42.5%(79/186)。在有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63.2%同期或术后发生侧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病例中仅8例发生转移。结论: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的cNo甲状腺乳头状癌,其颈部其他区域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增加。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除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作为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时是否施行选择性颈廓清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4年6月经我院收治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乳头状微小癌中多灶癌8例(9.8%)颈淋巴结转移14例(17.1%).随访80例,时间1~10年,平均6年,随访中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而行二次颈清除术,无局部复发,无死亡,未发现远处转移.术中探查及冷冻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并且可以根据其生物学行为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4年6月经我院收治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乳头状微小癌中多灶癌8例(9·8%)颈淋巴结转移14例(17·1%)。随访80例,时间1~10年,平均6年,随访中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而行二次颈清除术,无局部复发,无死亡,未发现远处转移。术中探查及冷冻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并且可以根据其生物学行为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CLND)的临床意义,对96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83例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和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术(CLND),13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CLND,37例(38.54%)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12/96),短暂喉返神经麻痹7例,低钙表现5例,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54个月,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同期行CLND是必要而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来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1 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张仑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1):805-80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和影响生存因素。方法:选取1954-1991年闾手术治疗,并随访10年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117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腺叶切除术组和腺叶切除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两组进行分析。结果:腺叶切除术组中腺内型癌的10和2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6%、94.0%,腺外型癌分别为40.8%、35.0%。腺叶切除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中腺内型癌施行选择性和治疗性颈清术的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0%、90.8%.腺外型癌分别为87.9%、53.2%;20年无瘤生存率腺内及腺外型癌分别为93.9%、84.3%,77.4%、31.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均需施行患侧腺叶切除术,当同侧颈淋巴结出现转移时.需合并功能性或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当触不到颈部肿大淋巴结时,根据原发癌侵犯程度决定是否合并颈清术;包膜内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0.5%.不宜施行颈清术:癌侵出包膜的腺内型癌及腺外型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1%、73.4%,均宜施行选择性功能性颈清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部位及机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甚高,行颈淋巴结清除术时,在彻底清除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同时,尚需注意保护颈部的外形及功能。探讨癌瘤在颈部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每组淋巴结的阳性率,对颈清术的范围及术式的改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院对1983~1987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清术156例(患者151例,5例双侧)术后颈大块标本,逐个进行切片检查,对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每组淋巴结的阳性率统计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1例中,男67例,女84例;年龄13~69岁,其中13~40岁89例。治疗性颈清术57例,选择性颈清术99例(均按标本计,…  相似文献   

10.
边学  陈辉  叶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5):1189-1191,1194
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淋巴结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大小及淋巴结的处理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肿瘤长径≤1cm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除;B组:肿瘤长径>1~3cm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除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冷冻病理;C组:肿瘤长径>3cm者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除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冷冻病理。B、C组患者中,同侧Ⅲ、Ⅳ区淋巴结冷冻病理转移者行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结果:3组患者同侧Ⅵ区转移率分别为41.1%、61.1%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 9,P=0.036 7;B、C组患者的对侧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5%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1 0,P=0.049 7;B、C组患者的Ⅲ、Ⅳ区转移率分别为19.4%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 4,P=0.038 9。结论:临床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易发生Ⅵ及Ⅲ、Ⅳ区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1cm者建议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除,肿瘤长径>1cm者建议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除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冷冻,转移者行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