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预处理方案、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41例sAA患者接受HSCT的病例资料及其临床特点,移植类型包括同基因移植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8例,非亲缘移植18例,亲缘半相合移植7例,自体脐带血移植1例及非亲缘脐带血移植1例.所有受者均采用以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为主的预处理方案,其中23例加用氟达拉滨(Flu),2例加用全身照射,5例加用Flu和全身照射,1例加用Flu和白消安.结果 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植活的受者共有38例,其中6例(15.8%)发生排斥反应,分布于同基因移植、同胞全相合移植、非亲缘移植和亲缘半相合移植等多种移植类型;4例发生Ⅲ~Ⅳ度aGVHD,分别为同胞全相合移植1例,非亲缘移植1例,亲缘半相合移植2例;25例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血症,8例发生EB病毒(EBV)血症,其中6例为非亲缘移植,1例同胞全相合移植及1例亲缘半相合移植,发生EBV感染的受者均伴有CMV感染.所有受者5年预期存活率为75%,其中同基因移植、同胞全相合移植及非亲缘移植受者的5年预期存活率分别为75%、100%和70%,亲缘半相合移植受者的4年预期存活率57%.结论 sAA患者接受同胞全相合移植后长期存活率高,可以作为sAA的首选治疗方式.而非亲缘移植和亲缘半相合移植的预后还有改善的空间,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预处理方案来降低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风险的认识。方法分析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移植方式、病程、白细胞植入时间、移植后白细胞计数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发生深部真菌感染。采用半相合和无关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亲缘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过兔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或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者。在全相合的亲缘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真菌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移植后0和14d白细胞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移植前病程和移植后7、21 d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移植方式、使用ATG或ALG、移植后0和14 d白细胞数是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仅有25%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亲缘供者从而顺利实施移植。因此HLA单倍体相合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移植后排异反应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输注后可重建骨髓微环境、促进移植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接受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存活率与移植相关死亡率和复发率密切相关。由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KIR)和受者HLA共同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同种异基因反应性可改善受者存活率、促进植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和降低复发率,关系着AML患者的HSCT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对移植肾近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Ds-Ab)对移植肾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间进行尸肾移植的92例受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HLA抗体水平,随访1年。结果 16例(17.4%)受者术后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56.3%)高于抗体阴性组(11.9%),P=0.000;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12.5%)与抗体阴性组(9.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02;供者特异性抗体阳性组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后,移植肾肌酐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或无急性排斥组。结论 供者特异性抗体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有关,可能影响近期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2009年实施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供受者HLA抗原全相合,其余为半相合.肾移植前5d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前1d采集供者造血干细胞.肾移植前3d受者开始接受全身淋巴照射,连续3d,肾移植术中给予受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50 mg,术后第2、4、6天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后常规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监测受者血常规、淋巴细胞亚型变化及移植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全身淋巴照射后受者淋巴细胞数进行性降低,以B淋巴细胞(CD19+)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其他血细胞数量变化不大.HLA全相合受者诱导出30%~50%的嵌合体,其余受者仅诱导出1%~5%的嵌合体.术后随访3年,7例受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未增加感染风险.经移植肾活检证实,1例受者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其余6例受者未发生排斥发生.7例受者中,有3例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结论 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allo-HSCT中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血缘同胞供者,但在同胞中找到的比例仅25%,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我们对9例血液病患者尝试了采用HLA一个位点不合的亲属作为供者,进行allo—HSCT,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与供者HLA—Cw基因型、受者KIR基因型以及HLA—Cw/KIR基因组合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肾移植的78例受者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年3月)。根据随访过程中对受者移植。肾功能的评估进行分组,34例受者分人移植肾功能异常组,44例受者分入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分析两组受者临床资料,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并分析供者HLA-Cw基因和受者KIR基因多态性及HLA—Cw/KIR组合型。结果两组肾移植受者在年龄、性别、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错配数、免疫抑制方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移植肾功能异常组受者相应供者HLA—C1/C1基因组合型出现频率为70.6%,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98,P〈0.05);HLA—C1/C2基因组合型出现频率为23.5%,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78,P〈0.05)。移植肾功能异常组受者KIR2DL2、KIR2DS2、KIR3DLl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17.6%,17.6%,79.4%,均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45.5%,43.2%,9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74,5.741和4.836,P均〈0.05);KIR2DLl、KIR2DS4基因型出现频率均为97.1%,均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均为7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均=5.263,P均〈0.05)。HLA-C1/C2-KIR2DLl、HLA-C1/C2-KIR2DL3组合型出现频率在移植肾功能异常组中分别为17.6%,14.7%,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43.2%,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13和5.424,P均〈0.05)。结论供者HLA—Cw基因型、受者KIR基因型以及供、受者间特定的HLA-Cw/KIR组合型可能对移植肾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NK细胞可以杀伤肿瘤细胞而不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这一独特的生物学效应使HLA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输注供者NK细胞有可能成为有效预防肿瘤复发的措施,但前提是要明确在人体中输注供者NK细胞不会引起GVHD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的关系以及配型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22例;B组为亲缘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7例;C组为非血缘移植和不全相合移植,10例。术前均采用化疗预处理,术后采用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Cs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局限性cGVHD患者多采用单一免疫抑制剂(CsA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进展者采用标准方案(Cs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广泛性cGVHD患者则需用标准方案治疗(一线治疗方案)。一线治疗无效、病情进展者,对一线治疗依赖不能停药,或停药后病情反复者,需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硫唑嘌呤治疗(二线治疗方案)。结果:移植后随访6~120个月,中位时间为43个月,39例诊断为cGVHD,其中局限性cGVHD13例(33.3%,13/39),广泛性cGVHD26例(66.7%,26/39),7例死于cGVHD或与之相关的并发症。B组cGVHD发生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5),B组和C组的广泛性cGVHD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O.05)。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病程中发生2~4度急性GVHD是cGV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局限性cGVHD患者采用一线方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广泛性cGVHD患者(P〈0.05),标准危险度cGVHD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高危险度cGVHD者(P〈0.05)。结论:eGVHD是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广泛性cGVHD多发生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和非血缘移植,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