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病灶是脑组织缺血后形成的,主要是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构成。在缺血半暗带中的局部脑组织存有大动脉残余的血流或(和)侧支循环,包括许多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血液供给,该区的脑组织功能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随着血液供给不足及时间的延长,中心坏死区逐步扩大,缺血半暗带逐步缩小[1],这些为临床通过扩大血管新生和建立侧支循环、恢复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血流动力学脑梗死、缺血性半暗带和缺血后过度灌注是PET研究的热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虽然是脑组织的缺血,但是在有效时间窗内血流恢复到功能阈值以上,从而避免组织进一步坏死。PET用于TIA的研究,不仅可以测定缺血血管的血流量,还可观察血流恢复的脑组织的功能情况,这样在治疗中除了改善血流外,对如何进一步保护脑组织,PET提供了依据。急性脑血管梗死,中心部位脑组织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坏死,但周边组织(缺血半暗带)在数小时内仍存活。PET代谢数据可以超早期判断是否有缺血发生,预测脑组织的存活性,这些是一般影像学…  相似文献   

3.
黄石标 《中外医疗》2010,29(21):187-187
脑梗死是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本文就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依据及相应的治疗方案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人脑部正常的血液循环在受到某些原因的影响后发生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此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是尽快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的状况,恢复其脑部血流,抢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溶栓等治疗中,溶栓治疗成为急性脑梗死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颅内外部分血管痉挛、狭窄、闭塞引起而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不足,使缺血部位的一部分脑组织坏死。而这种缺血部位由中心坏死区、缺血半暗带、正常组织与半暗带之间的血流低灌注区三部分组成。目前,临床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还没完全坏死的缺血半暗带和低灌注区,另一方面是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现就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由于脑梗死后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田高压氧治疗可迅速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促进神经系统组织与细胞的恢复。本组病例通过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过颈动脉或椎动脉进入颅内动脉系统,致使血流阻塞,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栓塞性脑梗死的80%以上[1],而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9.
罂粟碱联合肝素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过颈动脉或椎动脉进入颅内动脉系统,致使血流阻塞,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栓塞性脑梗死的80%以上[1],而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患常有多种基础病史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史,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单纯西药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疗效。2002年~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超早期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如训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1049-1051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基础。脑梗死发病率为110 /10万人口,约占全部卒中的6 0 %~80 %。脑梗死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实施个体化治疗。其中梗死组织周边存在的缺血半暗带是脑梗死现代治疗的基础,即使是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已经是不可逆性损害,若能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就可以抢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大多数脑梗死是…  相似文献   

12.
<正>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而引起。我们通过对138例经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颅内血管血流检测,结果表明脑动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2],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本组观察高压氧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的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并伴有偏瘫、失语等相应临床症状的病症。脑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由于其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CI)是由于脑部血流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病残率高。为此,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年内,笔者用三虫胶囊治疗脑梗死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血供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氧供应,该区脑组织的神经细胞是可以存活并恢复功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高压氧下可能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区的血氧供应,避免该区脑组织的损伤.本文对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疗法,同时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但其中也常有血管闭塞而无临床症状者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痉挛等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0.
屈香枝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84-184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当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时,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营养缺乏,代谢产物堆积而引起脑软化。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在整个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院3年来收住的62例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