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王淑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11):66-6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显得重要,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并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将整体护理更切合实际地运用于医学实践,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1]。有研究显示,手术病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焦虑、紧张、恐惧、担 相似文献
5.
毕爱军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0):1450-14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正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出现新内容。对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后处于新环境,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疑虑和恐惧心理,多思少眠,甚至彻夜不眠。因此,必须改变过去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转变为到病房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多接触病人,深入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以期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才能使病人安全顺利渡过手术关。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邹艳云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9):1203-1204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局限于手术台上及手术室内的各项操作,而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从手术前如何接受手术、麻醉、术中的照护直至出院前访视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在以往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内容,采用到病房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多接触患者,深入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达到提高心理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了解每个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地做好术中护理更有利于配合手术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手术室可开展阻滞麻醉、局部麻醉手术1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至10月,医院手术室可开展阻滞麻醉、局部麻醉手术115例,观察组,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2017年11至12月,预调查患者20例,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有关的护理质量,在2018年5至6月进行再调查患者20例。结果再调查患者对护士专业性、术前访视、术中安抚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镇定镇静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师满意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对镇定药物的需求,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张绿云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7(3):270-270,274
手术作为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原。病人在手术前及手术中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紧张等,如对这些负性心理活动处理不好将会影响病人对手术的配合和手术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对135例择期手术的病人开展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 -生理应激反应 ,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为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我们对手术患者的心理 -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 ,制订了手术室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和程序 ,对患者实施了全方位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接受大、中型手术2 0 0例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生理变化 ,分别为焦虑 132例 ,抑郁 12例 ,猜疑4 0例 ,情绪低落 16例。血压升高 >4kPa 82例 ,心率加快 >2 0次 /min 70例 ,头痛失眠 34例 ,腹泻 14例。1 2 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手术患者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认识,手术患者心理往往处于紧张恐惧状态,以至给手术带来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除应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外,还应懂得心理护理使病人手术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现就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对清醒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术前心理干预对非全身麻醉下施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全身麻醉下施术的清醒患者 18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 ,实验组患者于术前 1d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按常规施术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SAS量表分值及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SA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术后随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能有效缓解术中焦虑和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红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9):1200-1201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平稳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将手术中的心理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阶段实施。结果:努力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使其始终保持轻松、愉快心态。结论: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能改变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红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3):3387-3387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疗效。护士只要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创伤性非常大的治疗,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像亲人般倾注爱心、关心、耐心、细心,真诚地护理患者,使之顺利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郭营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手术领域不断拓宽,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病人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这就是我们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学正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待手术的患者,住院后处于新环境,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疑虑和恐惧心理,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甚至彻夜不眠。因此,必须在以往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内容,采用到病房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多接触患者,深入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达到提高心理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宗梅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7):626-626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疗效。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赵瑞娜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8):737-73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心理护理,满足产妇的心理需要,稳定其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使产妇达到最佳生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及术后健康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郭湘平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6):1710-17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手术室从2003年1月开始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