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东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6县区3 927名1-59岁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调查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广东省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经标化后分别为15.46%、61.51%、49.46%和66.2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5-14岁人群,而抗-HBs阳性率高于5-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城市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90%,全程接种率89.01%,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8.38%,明显高于5-14岁人群。结论广东省仍是乙肝高流行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效果显著,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浉河区农村一般人群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乙肝血清学状况,评价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调整乙肝控制策略。方法按照抽样方案要求,随机调查农村一般人群54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清进行HBsAg、抗—HBs和抗—HBC检测,对HBsAg阳性者同时进行HBe和抗—HBe的检测。结果浉河区农村一般人群标化后HBsAg阳性率为7.98%,抗-HBs阳性率为60.73%,HBV感染率为43.94%,14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15岁以上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15岁以上人群。结论通过14年乙肝疫苗的接种,浉河区农村已经由乙肝感染高流行区过渡到中等流行地区,14岁以下儿童处于低感染率、高免疫力水平,能有效阻断乙肝在儿童间的水平传播,但应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接种乙肝疫苗(HepB)15年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变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2 2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50%、48.51%、24.45%,HBV标化感染率为37.58%。HepB接种率为50.09%,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1.62%)及HBV感染率(8.80%)低于未接种人群(4.05%、50.00%)。15岁以下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15岁以上人群,而抗-HBs阳性率、HepB接种率高于15岁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较199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别下降54.78%、31.86%,抗-HBs阳性率上升60.79%。HBV感染率农村(33.33%)高于城市(24.17%),HepB接种率城市(88.61%)高于农村(75.96%)。结论陕西省实施HepB接种15年后,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儿童乙肝流行及疫苗接种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江苏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流行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城乡监测点1~14岁常住儿童1 894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江苏省1~14岁城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13%,78.43%,农村儿童分别为95.15%,57.96%;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乙肝病毒(HBV)感染流行率经标化调整后分别为1.10%,70.02%,3.40%,5.53%.结论 江苏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乙肝疫苗使用策略对不同时期广州市人群HBV感染状况的影响,初步评价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2008年8~11月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1949~2007年出生(1~59岁)的户籍人口4 989人。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全市1~59岁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总接种率为38.16%,HBsAg、抗-HBs和抗-HBc标化总阳性率分别为12.45%、64.93%和62.11%,HBV标化总流行率为62.13%。HBsAg、抗-HBc标化阳性率和HBV标化流行率随着接种率的提高而降低,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高年龄组(1992年以前出生)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女性较男性为低。抗-HBs标化阳性率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广州市1~16岁人群的HBV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肯定了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效。但7岁以下儿童的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V流行率提示要进一步降低人群的HBV感染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继续的研究和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江苏省无锡市城区20岁以上自然人群HBV感染与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按知情、自愿、随机的原则抽取无锡市20岁以上的自然人群3744名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率和乙肝疫苗接种调查,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3744名调查对象总HBV感染率经标化后为51.7%,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经标化后分别为4.5%、48.5%、0.3%、3.5%、51.4%.30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最低,分别为2.9%和2.6%.抗-HBc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趋势χ2=256.2,P<0.001).该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接种率为17.6%,随着年龄的增加接种率迅速下降(P<0.05).接种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抗-HBs阳性率则高于未接种人群(P值均<0.05).结论 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影响整个人群的HBV感染模式,在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成年人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按<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方案>样,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 [结果]张家港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83%,15岁以下人群组乙肝疫苗接种率(99.09%)明显高于15岁以上人群组(2.71%);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3%,抗-HBs阳性率为52.19%,抗-HBc阳性率为24.43%,HBV感染率为32.43%,HBV感染标志全阴率为37.25%;15岁以下人群组HBsAg阳性率0.30%明显低于15岁以上人群组的11.14%,农民及文盲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最高. [结论]张家港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效果显著,今后应加强以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方法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裴兴、太平两个乡镇377名1~29岁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同时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0.7%,年龄越大、接种率越低;血清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4%、48.5%和5.8%;HBV感染率为18.8%;1~4岁组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5~14岁组,明显低于15~29岁组,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对预防乙肝效果显著,及时、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HBV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现状及乙肝疫苗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户,对深圳市1~14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采用Epidata 3.2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之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1~14岁儿童1 653人,HBsAg阳性率2.06%,抗-HBs阳性率74.53%,抗-HBc阳性率5.32%,HBV感染率9.62%。有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1 349人,HBsAg阳性率1.85%、抗-HBs阳性率75.02%、抗-HBc阳性率4.60%及HBV感染率5.41%;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92人,HBsAg阳性率4.35%、抗-HBs阳性率68.48%、抗-HBc阳性率10.87%及HBV感染率73.91%;有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57.83,P均<0.01)。乙肝疫苗免疫3年以内儿童601人,其中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73.71%、抗-HBc阳性率2.0%、HBV感染率2.0%;免疫7~9年183人,其中HBsAg阳性率5.46%、抗-HBs阳性率79.23%、抗-HBc阳性率8.74%、HBV感染率11.48%。乙肝疫苗不同免疫年限儿童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36.88、43.75,P均<0.01)。结论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也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全省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4个县1~85岁人群共5 081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河南省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是5.17%、52.66%、21.4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3.4%。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53.42%,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62.7%。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成人乙型肝炎(HB)知识知晓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和免疫水平,探讨成人HBV免疫策略.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采集空腹血样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3744名调查者8项HB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其中"HB是传染病"单项知晓率高达87.30%,有疫苗接种史者HB知晓率得分≥5分者占60.18%(239/393),明显高于无接种史的49.49%(1071/2164),x2=17.07,P<0.01;有HBV家族史者知晓率得分≥5分者占60.00%(318/530),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的43.00%(1382/3214),x2=53.05,P<0.01;HBV总感染率经标化后为49.88%;HBV 5项指标全部阴性者1109名,占29.62%;HBsAg、HBeAg和抗HBc 3项同时阳性者为8例,占0.21%;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同时阳性者133例,占3.55%;男性抗-HBc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59.37%和53.08%,P=0.00;HBV 5项指标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0岁、80岁年龄组的HBsAg分别是为2.84%和5.69%,抗-HBs分别为44.05%和65.85%,HBeAg分别为0.64%和0.81%,抗-Hbe分别为1.93%和4.07%,抗-HBc分别为33.44%和69.11%,趋势性x2=256.16,P<0.001;3744名调查者中有HB家族史者占14.16%(530/3744),HBV疫苗接种率为11.77%(393/3339),经标化后为20.20%,有接种疫苗史者抗-HBs阳转率为21.12%(83/393).结论 成人HBV感染率高,HBV疫苗接种率低,抗-HBs抗体水平低,提高成人HB免疫水平是降低HBV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高流行区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汕尾海丰县和云浮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4岁儿童作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病史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等,并采用雅培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调查对象的HBsAg、抗-HBs、抗-HBc。结果共调查1185人,其中男性684人,女性501人;本地户籍占99.75%(1182/1185)。HBV感染率为11.22%(133/1185),HBsAg阳性率为2.53%(30/1185),抗-HBs阳性率为55.70%(660/1185),抗-HBc阳性率为7.85%(93/1185)。1~14岁儿童各年龄组之间HBV感染率、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南雄市HBsAg、抗-HBs阳性率(4.51%、67.17%)高于海丰县和新兴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调查的1~14岁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34%(1035/1185);在具有完整接种记录的890人中,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90%(809/890)、78.31%(697/890),1~6、7~9和10~14岁组相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及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而HBsAg阳性率则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广东省调查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继续保持新生儿高水平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并进一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及时查漏补种,从而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群防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指导乙肝预防工作。方法:抽取儿童静脉血2.5 m l,采用ELISA法对乙肝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15 879名儿童中,抗-HBs阳性儿童10 476例,阳性率65.97%;1997~2004年抗-HBs阳性率逐年上升;男、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94%、66.01%,无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抗-HBs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并呈1~2岁、4~5岁组双高峰现象。15 879名儿童中,HBsAg阳性儿童166例,阳性率为1.05%;8年来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8年来,我市预防儿童HBV感染工作成效显著,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对预防HBV感染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重视乙肝疫苗的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市1~14岁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14岁儿童1229人。结果 l~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汉族均高于维吾尔族。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9.39%、96.63%;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77%、91.52%;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4.71%、96.2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8.66%、74.45%;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4%、0.50%。维、汉2个民族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14岁维、汉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关。需进一步加强维吾尔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乙肝流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HB)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HB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总体方案》,对3 906人进行现场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分别为4.99%,58.70%,25.91%和25.93%。15岁人群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达96.99%;HBsAg、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比其他年龄组低,抗-HBs阳性率则较高,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0.75%。城市HBsAg阳性率为5.19%,农村为4.80%。家庭中HBsAg阳性者关系中,夫妻占41.67%。结论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乙肝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人群更为明显,感染高峰后移;15岁人群首针及时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苏省农村地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农村地区在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出生的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HBsAg、抗-HBs标志,对抗-HBs阴转儿童进行不同种类疫苗的加强免疫,并分析HBsAg阳性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522名1~7岁儿童中HBsAg阳性率在0.28%~1.28%之间,抗-HB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由1岁时的76.7%降至7岁时的45.5%;出生时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及时接种儿童(1.4%:0.5%, P=0.031);应用不同剂量疫苗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均为90%以上。结论江苏省农村地区计划免疫适龄儿童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0.28%~1.28%,平均为0.8%,儿童中HBV感染主要为母婴传播,并与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长期免疫接种后整体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4686名,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整体人群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抗-HBs为44.5%,抗-HBc为47.8%;0~19岁人群HBsAg和抗-HBc阳性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抗-HBc阳性率为12.0%,HBV感染率为12.5%,未免疫组分别为10.2%、69.8%和71.2%。男性平均HBsAg阳性率比女性高,抗-HBc和抗-HBs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2.4%,而20~30岁人群阳性率达到13.6%~17.7%,到60岁开始下降;0~1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20岁人群的抗-HBs、抗-HBc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HBV流行状况发生变化,感染高峰年龄段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