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池市食物中毒情况,掌握河池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为制订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河池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池市10年来食物中毒共发生114起,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以第三季度最多,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致病因子以微生物为多。结论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基层疾控机构食物中毒调查能力,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宝安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7-2012年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23起,中毒255人,死亡4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共11起,中毒166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5.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共10起,中毒173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7.8%。结论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大集体食堂的监管力度,提高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09起,中毒2046人,死亡33人.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二、三季为发病高峰期,肉及肉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居首位,以农村家庭散在发生为主.提示:我县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建议加强对肉类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在二三季度更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厚街镇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厚街镇2003~2008年的食物中毒资料按致病因素、场所、季节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2008年厚街镇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第三季度,共8起,占总起数的42.1%;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占总起数的84.21%;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总起数的52.63%;在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是食物加工不当。结论厚街镇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必须加强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加强集体食堂管理是我镇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中心区食物中毒发病现状,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中心区2006~2012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2年共处理确诊食物中毒36起,中毒319人,无重大食物中毒,无死亡。食物中毒场所分布主要分布在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中毒起数占总起数86.11%,家庭、商场、食品摊档次之。36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占总中毒起数63.88%,化学性食物中毒占19.44%,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占8.33%。主要发生在第二、三季度的中毒起数占总起数的69.44%,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65.20%。结论:某中心区食物中毒主要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近年化学性食物中毒比例有上升趋势。加强卫生监测和宣传食品安全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为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为政府部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72起,中毒2046人,死亡10人,死亡率为0.49%.死亡人数最多年份是2005年(4人),死亡率为1.04%.食物中毒多发时间是每年的第三季度.食物中毒多发单位是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个人家庭.食物中毒的种类以有毒动植物中毒为主,其次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有毒动植物中毒的种类主要是豆角皂甙中毒.结论 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有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开展防控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1年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3起,中毒1 110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1.98%。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以第二季度报告最多。农村是食物中毒高发地区,占90.09%。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多,占39.39%,中毒人数为597人;化学类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占59.09%。结论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亚硝酸盐、农药/鼠药等化学类物质是导致食物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学校、餐饮单位是食物中毒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区1976至1989年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食物中毒以细菌性为主,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病死牲畜肉占首位;夏秋季节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农村食物中毒明显高于城市;死亡主因是食用酵米面和有机磷农药所致。认为,要想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食物中毒防制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此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措施。方法采用卫生学、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法,同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共发病2人,死亡1人。根据毒物快速检测定性和定量试验,此次事件为误服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事件为误服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兴城市地区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常州市新北区2002-2008年集体性食物中毒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共发生17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391人,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14起(82.4%),化学性食物中毒3起(17.6%);副溶血性弧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原(78.6%);6~9月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高峰季节(85.7%);交叉污染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57.1%);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47.1%)。结论常州市新北区集体性食物中毒以细菌性为主,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薄弱,强化队伍和监管力度是该地区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其时间分布规律。方法:食物中毒资料来源于湖南省卫生厅信息室,采用描述性分析、趋势检验法对2000-2009 年湖南省食物中毒进行现状描述及趋势分析,用圆形分布对2000-2008 年食物中毒时间集中趋势进行检验,并计算高峰时点与高峰时区。结果:2000-2009 年湖南省食物中毒人口中毒次数和食物中毒平均年发生率分别为0.072/10 万,1.937/10 万,无趋势变化;平均死亡率和病死率为0.015/10 万,0.77%,两者呈下降趋势。圆形分布分析显示食物中毒分布存在集中趋势。2000-2008 年食物中毒平均高峰时点为8 月28 日,平均高峰时区为6 月7 日至11 月18 日。结论: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率较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夏秋季节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峰时区、尤其是高峰时点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全面加强食物中毒防控。  相似文献   

12.
李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79-80
为掌握甘肃省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更好地探讨和总结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3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蔡万津  常晶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55-856
目的调查分析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因素,探讨食物中毒防控措施。方法对我县1999年~2005年7年间的食物中毒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起食物中毒呈上升趋势,第3季度为全年高发季节,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家庭食物中毒为各进食场所之首,化学性为常见致病因素。结论针对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应对重点季节、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中毒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防范对策,适时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石家庄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点,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对石家庄市2010-2011年食物中毒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0-2011年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9起,中毒人数231人,死亡3人。通过分析发现有毒化学物、细菌为主要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食品,家庭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高发场所。食物中毒的发生呈季节性规律变化,符合其发生的特征与规律。结论做好重点行业监督管理,对餐饮业、集体食堂加强监督管理与预防宣传。针对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重点食品和重点场所等规律及特点开展预警提示,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率。特别注意毒蕈中毒的防范,可通过宣传教育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1999~2006年有毒动植物中毒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现状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海南省1999~2006年发生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南省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故有逐年消长趋势(1999~2002年占总食物中毒起数的24.1%,2004年占13%,2005年占41.7%,2006年占40%),有毒动物食物中毒的病死率达22.9%(19/83)发病的主要场所为家庭;有毒植物食物中毒的发病率达91.4%(268/293),发病的主要场所为学校周边山路,主要发病人群为小学生。结论 配合图谱鉴别宣传和饮食观念教育,建立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预警系统,针对可能发生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提前进行预报,建立预防食物中毒的警示制度,是控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海南州共发生4起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上强烈反响,为了探索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现将4起食物中毒进行综合分析,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1 4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情况全年共发生4起食物中毒,其中2起为植物性食物中毒,均为豆角中毒,中毒28人,是一工地食堂和家庭由于食用了未煮熟的豆角,1起为动物性食物中毒,中毒7人,是外地游客食用了湟鱼鱼卵,另一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188人(其中学生177人,教师11人)是一学校集体用餐,食用被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污染的猪肉以及其他不洁食物(酸奶、果冻、水袋),4起食物中毒均发生在夏季。2 4起食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安徽省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特点及其救援情况,进一步提高食物中毒事故的识别及急救水平.方法 收集安徽省1997~2005年48起急性食物中毒案例,对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地区、季节、毒物类型、潜伏期、临床表现、死亡情况及毒物鉴定过程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8起急性食物中毒事故共造成2 101人中毒,死亡36人.中毒的主要毒物为微生物性、亚硝酸盐、杀鼠药、有机磷农药、毒草.中毒季节在二、三季度为高发.农村地区发生中毒起数略高于城市,但中毒人数城市明显高于农村,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多有胃肠道症状,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为突出,化学性毒物中毒常有器官功能损害.引起死亡的毒物主要为化学性毒物,且死亡者大多为农村患者.结论 食物中毒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季节性、地区性、毒物种类的复杂性及临床表现的共同性等特点.本研究为急性食物中毒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现将我县1976—1986年发生的食物中毒的资料分析如下。 食物中毒发生情况 我县1976—1986年发生食物中毒124起,中毒人数3213人,死亡2人。 一、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1990~2000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对1990-2000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指中毒人数≥10人的食物中毒)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区、县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0-2000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共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56起、平均每年32.3起,中毒人数13925人、平均每年1265.9人,68.8%为细菌性食物中毒,23.9%为化学性食物中毒、7.3%为其他食物中毒。63.7%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性引起,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1位,84.7%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引起,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第1位。近年来盐酸克伦特罗残留肉品成为造成化学性食物中毒又一主要原因。结论: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应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应用食品安全的危险分析手段,在食品行业推广HACCP(关键控制点危害因素分析)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1年广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06起,中毒人数7423例,死亡106例,年均发病率为1.96/10万,病死率为1.43%,平均中毒规模为24.26人/起。报告中毒事件高峰在6月和9月,死亡人数以5月、9月最多。致病因素依次为微生物类112起,有毒动植物类98起,不明原因54起,化学性42起。家庭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毒蘑菇、酵米面、自制药酒是导致食物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广西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农村家庭、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防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及食源性疾病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