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与人》2003,(10):15-15
肺是一个人体能够呼吸的器官,我们有两个肺,分别位于胸部的两边,每个肺都由称为支气管的管道与气管相连,肺具有柔软的、海绵状的构造,因此,在呼吸时它可以伸展并舒张。肺由被称为裂的深沟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称为一个叶,右肺有两个裂,而左肺仅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部霉菌球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肺部霉菌球病例的多排螺旋CT表现,观察霉菌球在肺部的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强化表现以及霉菌球周围肺组织的CT表现.结果 共发现霉菌球23例,发生在右肺上叶7例,左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4例,左肺下叶2例.15例呈典型的空气新月征,1例呈晕征改变.结论 多排螺旋CT能够显示肺部霉菌球的大小、形态、分布位置以及病变周围肺组织的改变,对霉菌球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Lungs)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影像学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我院采取X线鉴别与诊断了38例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同时行胸部CT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发现38例肺内结节最小0.5cm,最大3cm,平均1.85cm。结核结节患者共有23例,占60.5%;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5例,占39.5%。23例结核结节位于右肺上叶尖段9例,右肺上叶后段7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左肺上叶尖后段4例。15例肺内肿瘤结节位于右肺上叶前段7例,右肺下叶4例,左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3例。通过CT增强表现发现,结核结节患者CT值在34~45之间,CT增加值范围在10~14HU,增加不明显;而肺内肿瘤结节CT值在55~75之间,CT变化值较为明显。结论通过正确认识肺内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应该可以实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44岁.咳嗽约1个月,未有明确的咯出粉皮样物或咯清水样痰及皮肤荨麻疹病史.既往有养犬史,无外地及牧区长期居住史.入院查体:双肺部有局限叩诊浊音区.胸片示:右上肺、右下肺及左下肺类圆形囊状高密度影,约5~6 cm,边界光滑清晰.脾脏超声:脾内见41 mm×45 mm的囊性肿物,囊内未见其他回声.胸部CT示:右侧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及左侧脾实质区见多个囊状影,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其中右肺下叶灶已呈空腔状,下方见皱缩子囊沉积,右肺上叶灶内亦可见少量充气影,灶周围见小斑片实变区.术前诊断:多发肺包虫、脾包虫.手术选择:左肺包虫及打开膈肌脾包虫一期内囊摘除,右肺上下包虫二期内囊摘除.手术中见:右肺上叶、下叶、左肺下叶及脾脏囊肿,部分钙化呈灰白色,触之有囊性感,右上肺、右下肺、左下肺及脾脏囊肿大小分别约5 cm×6 cm×7 cm、6 cm×7 cm×6 cm、7 cm×9 cm×10 cm、4 cm×5 cm×5 cm.  相似文献   

6.
刘树伟 《山东卫生》2005,(11):61-61
一、肝裂的交汇点 以往的研究多以下腔静脉中心为肝裂的交汇点,近期的研究揭示:左段间裂、左叶间裂、正中裂及右叶间裂的延长线交汇于下腔静脉左前壁,它们的标志结构肝左静脉、左叶间静脉和肝中静脉亦均汇入下腔静脉左壁或前壁。  相似文献   

7.
正常肺     
[解剖和组织] 肺脏位于胸腔纵隔两侧,右肺为三叶,左肺为二叶。表面覆盖一层薄的浆膜,并深入叶间把各叶分别包裹为胸膜的脏层。胸膜腔指的是脏层和壁层之间的空隙,正常时呈负压,脏层和壁层贴近,由于胸膜光滑且含液体,故可减少呼吸时胸膜间的摩擦,正常时无粘连,当有病变时,可变为粗糙、增厚、粘连,和由于摩擦刺激而引起胸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复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早产婴肺的X线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叶间裂显影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经临床证实的100例RDS及100例早产婴肺的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 h拍首次床旁胸片,二者的共同影像学表现为两肺野透过度不同程度减低,并见分布不一细小颗粒影;不同影像学表现为100例早产婴肺中有41例出现了叶间裂显影征,而100例RDS中无1例出现叶间裂显影征,3例出现了模糊的、不确切的"支气管充气"征。结论叶间裂显影征是鉴别早期RDS(Ⅰ级)及早产婴肺的重要征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早产婴肺未出现叶间裂显影征时,二者的鉴别就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密切结合临床或RDS后期出现的"支气管充气"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炎链球菌(SPN)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及临床鉴别诊断,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3月就诊并确诊的支原体肺炎(MP组)患儿35例和支原体肺炎合并肺炎链球菌性肺炎(MP+SPN组)患儿30例,分析两组患儿的CT图像;分别对病变分布、病变形态以及各种并发症进行鉴别诊断与统计分析。结果 MP组患儿病变部位为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及右肺下叶,其分布率分别为45.71%、37.14%、25.71%、37.14%及28.57%,MP+SPN组分别为33.33%、43.33%、33.33%、30.00%及36.67%,发病部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形薄片影MP组比MP+SPN组高,无规律肺内实变影MP+SPN组比MP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比较,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定MP组与MP+SPN组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和临床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5岁,咳嗽、咳痰半年于2009年9月28日就诊.外院DR示左侧肺气肿.仔细追询病史:患者自幼身体较差,经常"感冒"类似病史反复多年,曾就诊多家医院,以"支气管炎""肺部炎症""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等疾患诊治,效果不佳,症状时好时坏.阅片建议作螺旋CT后发现:左肺野透光度较高、肺血管纹理稀少,尤以左肺上叶为甚,下叶体积稍缩小(图1);右肺基本正常;纵隔心影略右偏(图2).遂诊断左肺单侧透明肺.呼吸内科请胸外科会诊:该患者诊断明确,临床症状轻微、肺内未见明确渗出性病灶及支气管扩张,建议对症保守治疗,严防感冒;1个月后复查,病情好转无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量化数据分析研究矽肺小阴影分布在CT影像中的纵向和横向分布特征以及两肺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矽肺患者左右两肺的CT影像学资料,从肺部纵向分区和横向分区2个维度分别计算CT图像上矽肺小阴影分布的面积与相应肺区总面积的比值;然后分别对这个维度的比值数据组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30例矽肺患者小阴影分布的面积与相应肺区总面积的比值,纵向分布:上肺野(24.33%)、中肺野(21.30%)均大于下肺野(11.89%),组间两两比较上-下肺野、中-下肺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横向分布:中带(25.96%),内带(13.13%),外带(18.69%),中带大于内带、外带,组间两两比较中-内带、中-外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左肺比较:右肺(19.75%)均值稍大于左肺(1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小阴影在CT影像中的差异特征:上肺野、中肺野大于下肺野,中带大于内带、外带,右肺与左肺无差异,能够为矽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引流点更高部位的引流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左、右肺上叶切除术后经第1肋问与第2肋间胸腔引流比较引流时间。结果左肺上叶切除术后第1肋问与第2肋间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肺上叶切除术后经第1肋问与第2肋间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肺上叶切除术后第1肋间胸腔引流效果好于第2肋间胸腔引流;经第1肋间胸腔引流可以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胸腺位于胸腔上纵隔的前部,分左、右叶,呈长扁条状,质地柔软。胸腺上端达胸腔上口,下端至心包的上部,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掩盖,后面附于心包及大血管前面。胸腺在出生后两年内生长很快,在两岁时,其相对体积最大,重量已达10-15克,  相似文献   

14.
胸腺位于胸腔上纵隔的前部,分左、右叶,呈长扁条状,质地柔软。胸腺上端达胸腔上口,下端至心包的上部,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掩盖,后面附于心包及大血管前面。 胸腺在出生后两年内生长很快,在两岁时,其相对体积最大,重量已达10-15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CT)表现,探讨不同菌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征象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40例(包括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60例胞内分枝杆菌、40例堪萨斯分枝杆菌、40例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胸部CT表现,对比其差异性。结果: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比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肺实变、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纵隔肿大淋巴结;与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相比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右肺上叶空洞;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比较更容易出现右肺上叶空洞以及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的支气管扩张;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相对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来说肺实变、右肺上下叶空洞、右肺中上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出现概率要更高。结论:相对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而言,胞内分枝杆菌肺病、堪萨斯分支杆菌肺病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有接尘史12年,有矽肺病史。1年前因咳喘加重伴左侧胸痛入院。胸痛在左侧、呈钝痛,服药后症状可缓解。入院查体、精神可,发育正常,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左下颌可触及如蚕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右偏,甲状腺不大,胸廓饱满,双侧对称未见异常隆起,左肺语颤稍弱于右肺,左、右胸前2~4肋间内中叩诊为浊音。余为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入院摄前弓位  相似文献   

17.
肺脓肿是临床常见病 ,临床采用抗炎及体位引流等治疗疗程长 ,患者经济负担重 ,且有部分患者可能演变为慢性肺脓肿。 1990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肺脓肿 85例 ,其中胸外科采用置管引流治疗 2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将 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8例 ,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5 1 0岁。病程 8~ 32d。脓肿部位 :右肺下叶 15例 ,左肺下叶 9例 ,右肺上叶 3例 ,左肺上叶 1例 ;对照组 5 7例 ,男 4 5例 ,女 12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5 3 0岁。病程4~ 6 0d。脓肿部位 :右肺下叶 2…  相似文献   

18.
方序 《健康博览》2014,(12):11-11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一例难治性哮喘患者采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专家分次对患者右肺下叶、左肺下叶、两肺上叶予以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3次,使得患者哮喘病情控制稳定,症状改善明显,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自觉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喜人。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原理是在支气管镜的介导下,采用支气管热成形系统(Alair系统)将热能传到气道壁上,  相似文献   

19.
肺隔离症7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隔离症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术前误诊率高。现将我院1995~1999年间手术治疗的7例肺隔离症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8~42岁,平均26岁。反复发作咳嗽、咳脓痰3例,咳血或痰中带血3例,1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胸部X线和CT示病灶位于左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1例,右肺下叶1例。病变直径4~9cm,病灶内多有不同程度的囊性变。2例行增强CT扫描见胸主动脉与病灶之间有异常血管相通。本组7例术前误诊为肺癌2例,肺囊肿1例,炎性假瘤1例,纵隔肿瘤1例,2例术前诊断正确。术中见肺膈离症位于左肺下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在新生儿湿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有完整资料、经临床证实的100例湿肺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 h拍首次床旁胸片,X射线胸片表现为5例患儿存在轻微肺泡积液及肺血管扩张;90例患儿存在肺泡积液、肺血管扩张、并伴有叶间裂显影,其中右侧水平叶间裂显影87例,左侧斜裂显影3例;5例患儿为"白肺"改变。结论 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是新生儿湿肺影像学表现中的重要征象,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