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输液管理;观察组进行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可以显著降低护士静脉输液环节核对差错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结合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在门诊输液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的门诊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的门诊输液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IVAS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PIVAS结合移动输液管理系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输液反应、输液错误、护患纠纷、输液核对错误、呼叫不到患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液反应、输液错误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患纠纷、输液核对错误、呼叫不到患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患纠纷、输液核对错误、呼叫不到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IVAS结合移动输液管理系统为门诊输液治疗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药物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输液安全,简化输液流程,改善输液秩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门诊输液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婷  刘瑛  袁园 《齐鲁护理杂志》2022,(24):163-165
目的:探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对输液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1月31日500例接受输液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对输液过程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为输液治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降低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软技能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儿科门诊输液的3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儿科门诊输液流程输液;观察组采用指定护士对患儿从做皮试到输液结束进行全程服务.[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中有2例投诉护士服务态度,观察组无一例投诉.[结论]护士软技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进门诊输液流程在门诊输液室防范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门诊输液病人进行静脉集中穿刺和液体集中保管两个环节改进,观察改变前后的纠纷投诉及病人满意度、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改进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投诉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门诊输液实施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防控刺五加输液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7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消化科使用刺五加输液住院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使用刺五加输液门诊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全身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视觉损害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刺五加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32例静脉输液病人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门诊输液室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方法选取2017年3~6月本院门诊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投诉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0%,投诉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门诊输液室患者,显著提高了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值得各医院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区管理模式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14年9月开始,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的种类、药物的不同性质,将输液室分为A,B,C 3个区,将2014年1~6月分区管理前输液患者20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3月分区管理后输液患者20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健康宣教等。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输液室采取分区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在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OUIVA)输液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开展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前1个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5464例门急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将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后1个月的5256例门急诊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输液情况、不同阶段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输液反应、输液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嘱阶段、配置阶段、配送阶段、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可提高OUIVA门诊输液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减少输液反应、用药不同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警示性标志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警示性标志在门、急诊输液患者实施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输液中易发ADR的药物、人群进行警示性标志和分区管理,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在输液过程中实施用药预防性、警示性告知制度,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用药的情况和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护士有针对性地加强巡视观察,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ADR。结果实施警示性标志管理后,密切了护患关系,扩大了患者的用药知识和对ADR的宣传,提高了ADR的监测率和用药的安全性。结论警示性标志是将门诊输液患者的用药监护与人文关怀服务融合的有效措施,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的1300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0名,观察和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护理干预可避免或减轻接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建立医、护、药合作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为门诊输液用药安全提供有利条件。方法:以输液室护士为监测员,急诊内科和儿科医生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置,药学服务部药师进行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形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结果:2008、2009年开展医、护、药合作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3和10.6倍,药学服务部应用该资料在门诊调节药物使用方法分别为2次、5次,根据该资料停止使用药品批次分别为1次、3次。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建立医、护、药合作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为门诊输液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在预测门诊输液人次中的作用,为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门诊部治疗室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门诊输液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SAS的ARIMA过程预测模型对2008年度门诊输液人次进行预测。结果 5年间门诊输液人次逐年增加,在各年度内存在波峰和波谷;不同年度每月门诊量有明显变化,但2月份均为门诊输液人次的低谷期。预测2008年门诊输液人次将明显增加,并呈现出季节性。结论 ARIMA模型可以合理预测各月门诊输液人次的变化,为医疗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的作用.方法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明确输液室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职责,落实评估后采取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应用分类和症状.结果 干预后药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中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和呕吐发生率均降低(P<0.01或...  相似文献   

16.
Eighty to 90% of cancer care is delivered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and thus the out-patient nurse's role is pivotal to patient care. A report published in 1990 (NHS Management Executive) suggested that there had been no change in the traditional 'handmaiden' role of the out-patient nurse over the previous 20 year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using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domains of ambulatory nursing practice developed by Verran (1981). Two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were developed in order to identify what nurses were actually doing in out-patients and the activities which both nurses and doctors felt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nurses.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all out-patient nurses,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and doctors working within an oncology out-patients department in a London teaching hospi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ncology-trained nurses were more involved in areas where specialist skills and knowledge are important for patient care.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non-nursing aspects of care that could be relinquished. Both nurses and doctors saw the role of the oncology-trained nurse as important in undertaking professional nursing activities with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specialist oncology out-patient nurses are beginning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handmaiden' nurse's role utilizing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in these departments. However, they still have to develop the role further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th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相似文献   

17.
47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天华  张乃丹 《华西医学》2009,(9):2359-2360
目的:分析输血反应类型,分布及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各类输血事件,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计8996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7人次,其中输注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68%,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不良反应率为0.30%,总的输血不良反应率0.98%,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占63%,其次为发热反应。结论:如何提高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的方法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经济与精神激励机制鼓励门诊输液护士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书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方法:由医院药学服务部执行,以报告和书写合格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为单位进行经济激励,与科室的精神激励结合。结果:2008~2009年实施激励机制以来,自愿报告不良反应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3、10.6倍,医院药学服务部应用该资料在门诊调节药物使用方法分别为2次、5次,根据该资料停止使用药品批次分别为1次、3次。结论:经济加精神激励机制对护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一定作用,为上市后药品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45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实验组;40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服务,2组采用问卷调查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9.4%、83.3%;患者对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为100%、93.7%,知晓率分别为81.8%、72.3%;2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输液安全的有效途径。方法:对门诊输液病人运用智慧服务理念,从让病人了解注射室工作情况、采取促进病人输液安全的措施,如教会病人应对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药物毒理等知识合理解释病人的抱怨、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等。结果:输液意外或不良反应大大减少。结论:智慧服务能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配合,共同维护输液安全,还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