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中抗组胺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检查,对我院自2009~2012年皮肤科开出的过敏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门诊处方8 963份,按照抗组胺类药物的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抗组胺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组胺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部分处方中适应症及用法用量有欠妥之处,剂量偏大、疗程较长,联合用药也有不合理,增加疗效的同时忽略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抗组胺类药物是皮肤科的常用药物,门诊药房应该加强对抗组胺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以促进该类药物的合 理使用。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该院 2019 年 1~12 月皮肤科使用抗组胺药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共 295 份, 药师对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95 份病历记录的患者用药涉及该院 10 个品种、品规(第 一代 3 个、第二代 7 个)的抗组胺药,用药以第二代为主,尤以性价比较低的枸地氯雷他定片应用最普遍,抗组 胺药不合理应用包括,适应证不适宜 151 例、联用依据不足 8 例和给药剂量不适宜 1 例。结论 该院皮肤科抗组 胺药的应用在适应证、联合用药指征、用法用量和品种选择上存在问题,合理管控此类药物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王瑜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49-49
目的:对门诊口服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S分析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用药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钙离子拮抗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均居第1位,单品种用药频度最高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ARB用药频度居第2位,长效制剂用药频度较高。结论: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组胺受体分为H1、H2、H3、H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胺药也被发现有新的潜在适应证,但抗组胺药的使用剂量仍存在差异。总结H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加倍剂量使用情况及潜在适应证,将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存在显著性,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40.94%,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单药治疗以第3代钙拮抗剂、ARB、长效ACEI为主。大部分联合用药方案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行为,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皮肤科药房门诊处方的质量和用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6月15 530张处方进行质量及不合理用药分析.结果:合格处方14 769张,占95.10%;书写不合格处方378张,占2.43%;不合理用药处方383张,占2.47%;应用抗菌药物处方507张,占3.26%;注射剂处方1617张,占10.41%;使用通用名处方14 980张,占96.4%;国家基本用药处方13 852张,占89.2%.人均用药品种3.02种,人均用药费用401.7元.处方中主要以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激素类、中成药类等药物为主,大部分为口服和外用剂型.结论:皮肤科处方书写合格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还有进一步提高,药品应用结构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及联合用药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评价,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份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抗高血压药应用人次排序前四位的是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6.41%,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相似文献   

8.
抗微生物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用量较大的一类药物,在控制与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微生物药物新品种不断增多,在临床上存在着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报道,美国疾病中心总结近20年美国医院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情况,不合理用药的占24%~66%。上海市组织医药结合的合理用药调查组对10所医院的700份住院病历65份门诊病历和51791张门诊处方调查发现,住院病历中不合理应用占34.1%,其中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当占不合理用药的35%。因此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问题,应引起极大的关注。笔者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及对策,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抽取2006年3~6月的门诊处方,选出含降血压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在6339张含抗高血压药处方中,含1或2种抗高血压处方占90%,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545张占8.6%.结论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符合控制血压、个体化用药方案,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很多,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做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使用降高血压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慢性荨麻疹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情况,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本中心皮防所600张慢性荨麻疹处方进行分析,并对抗组胺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600张处方中,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DDDs所占比例为99.66%,抗组胺药物DDDs居于首位的是地氯雷他定,其次是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的使用也较多,抗组胺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占81.67%。结论本中心皮防所基本能够合理应用抗组胺药物,但是还有不规范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的现象,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门诊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第1季度的门诊处方12%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56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2.0%,发生率较高的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用不当等.结论 门诊中用药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抗组胺类药和抗过敏药物在皮肤科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临床常见的这些药物大致可分为:抗组胺类药、三环类抗忧郁药、色甘酸类药等。为了不使盲目和滥用于临床,本文就将以上药物的分类、机理、作用、疗效、副作用、合理使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08年1月~2010年12月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显著上升,以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单用品种DDDs排名在前3位的依次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药房在2004年1月~2004年12月处方共23 467张,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8 251张,统计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 57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31.2%。通过处方分析中发现我院抗菌药物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选药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部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进行抽样抽查。结果共抽查分析我院住院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500份,其中不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占8.20%,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当、联用不当、重复用药和用法不当。结论建立院合理用药监管机构或临床药理学科、加强,临床医生临床药理学知识的院本培训、突出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地位,是纠正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门诊部合理用药情况及处理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10月门诊处方,按药物使用方法不当、药物使用时间不当、配伍及联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剂量、用量不当、给药方式不当及滥用药物等进行分类和统计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共计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175张,占调查处方总数的3.5%.其中药物使用方法不当25例、药物使用时间不当18例、配伍及联用不合理56例、选药不合理15例、剂量不当17例、给药方式不当16例及滥用药物28例.结论 针对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将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分析2007年7月~12月我院门诊处方18000张。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360张,占所审核处方的2.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0%,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0.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再学习,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沈丽芳  马淑媚 《中外医疗》2009,28(7):176-176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中枢抗胆碱作用,因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无中枢抗胆碱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个别药物存在较强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的代谢物,疗效确切,具有对心脏传导阻滞无影响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付远清  莫逢伟 《吉林医学》2011,(19):3952-3953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使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随机对2011年1~3月份1 442张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单类用药频度上分别占前4位,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单药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大部分联合用药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个别重复用药的现象,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对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上半年1800张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方案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其次是血管紧张索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利尿剂;而用药方案主要是以二联为主。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