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
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
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行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每年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250 ml生理盐水,治疗后两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600 mg,2次/d,加骨化三醇0.25μg,1次/d。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腰背痛症状及体征评分明显下降,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明显增加(TL1-4=72.31,P=0.0;TWard=62.39,P=0.0)。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依从性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初步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8例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短期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半数患者在输注后3 d内出现了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要高,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密固达治疗老龄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患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唑来膦酸药物治疗,对该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患有老年性骨质疏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均匀的分为两组组别之后,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钙尔奇D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唑来膦酸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的显著,在骨密度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要明显的大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 对患者实施唑来膦酸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药物对患者的治疗作用,不仅能够极大的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故而,能够广泛的应用在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密固达(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PMOP患者3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注射密固达(5mg唑来膦酸注射液),并坚持服用钙尔奇D片(含元素钙600mg和VitD 125IU)1片/日;对照组:200例门诊PMOP妇女,口服钙尔奇1片/日。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疼痛症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观察密固达使用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及2年,骨痛VAS评分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2年后,治疗组患者腰椎L2~4、髋部的骨密度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结论密固达在治疗PMOP患者中可显著提高腰椎、髋部的骨密度,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盐溶液1 000ml+唑来膦酸5mg,1次/d,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雌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治疗3个月.采用DEXA仪对L2-4前后位及股骨上端的股骨颈(Neck)、三角区(Wald's)和粗隆(Torch)处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Wald's处的BMD均有显著增加(t=6.81,P〈0.01,t=1.65,P<0.05);AKP明显升高(t=25.35,12.55;P<0.01),Ca/Cr和HPr/Cr明显降低(t=37.95,20.24;P〈0.01.t=43.93,28.24;P〈0.01),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14.12,32.00,18.00;P〈0.01).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唑来膦酸作为一种静脉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对于口服双磷酸盐不耐受或依从性差的患者,但发热等不良反应影响了该药的使用,探讨有口服双膦酸盐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密固达)5 mg后发热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T值≤-2.5被定义为骨质疏松。对其中113例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35例,记为A组,无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78例,记为B组。比较治疗前口服双膦酸盐治疗时间与治疗后发热发生率的关系及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35例有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中,无高热,2例有中低度发热反应(5.71%)。78例无双膦酸盐用药史者中,33人出现发热(42.3%),其中低热15人、中度热14人、高热4人,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另外,对在门诊与病房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患者发热情况进行分析,用药地点对发热发生率无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双磷酸盐用药史是发热的保护性因素,既往口服双膦酸盐每增加1个月,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的发热风险减少23.1%。结论:既往有口服含氮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用药史者,在首次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治疗时,可显著减少急性炎性的发热反应发生率,即口服含氮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用药史是首次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发热不良反应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 600 mg,1次/d,25羟维生素D 25μ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钠5 mg静脉注射,治疗周期为1 a。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L_1~L_4及股骨颈的BM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_1~L_4及股骨颈的BM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L_1~L_4 B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股骨颈BM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阿仑膦酸钠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方法 按随机原则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并将其分为单一组与特别组,各45例.对单一组患者予以阿仑膦酸钠进行常规性治疗,给予特别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添加唑来膦酸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改变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后再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特别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15例,失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单一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6例,失效1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前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大于后组患者并存在明显优势,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改变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并加快患者复原速度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连续给药1年后观察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改变、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提高骨密度、缓解骨痛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_3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在治疗1年后,对照组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组骨密度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研究组发生流感样症状(发热、肌肉痛、关节痛)5例,恶心呕吐1例,均能耐受。结论: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碳酸钙D_3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双膦酸盐被广泛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现有的双膦酸盐中,唑来膦酸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近年起也有国产药物进入临床,在欧美及我国被批准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38例,采用非甾体类止痛药、钙剂口服、降钙素喷鼻剂及理疗。治疗组:3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疼痛的患者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腰痛的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中位起效时间第7天,中位缓解时间28d。1年内因腰疼再住院总次数显著减少(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高热、短暂性骨痛加重、低血钙,但反应轻。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有明显镇痛效果,药效维持时间较长,使用方便、经济,不良反应轻,老年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绝经后5-10年经骨密度(BMD)测定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20例,年龄(53.55±3.44)岁和对照组22例,(53.05±4.45)岁,两组均给予骨化三醇(盖三醇) O,25 bid+钙尔奇D l片/天,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mg,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比较BMD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BMD平均增长5.13%,对照组患者BMD平均增长O.96%,研究组较对照组能显著增加患者的BMD,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唑来膦酸治疗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首次使用唑来膦酸静脉输注治疗骨质疏松症致急性期反应(APR)发生概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首次使用唑来膦酸5 mg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有急性期反应组(APR+)与无反应组(APR-)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用药、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178例患者中108例(60.7%)出现了APR,其中发热80例(44.9%),畏寒、寒战14例(9.6%),肌肉关节酸痛48例(27.0%),消化道症状19例(10.7%),头晕头痛10例(5.6%),心悸7例(3.9%),皮疹3例(1.7%).51例(63.8%)发热患者需要对症处理.APR+和APR—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新发椎体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RACP-5b≥4.15 U/L和新发椎体骨折是APR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3倍和2.5倍.结论 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反应发生率较高,高TRACP-5b水平和新发椎体骨折是发生AP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赵文博  米宁 《安徽医学》2017,38(5):622-626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动力髋螺钉(DHS)螺旋刀片治疗后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骨科2015年1~12月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行DHS螺旋刀片治疗后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骨质疏松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基础钙剂治疗,而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基础钙剂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OQOLS评分、骨密度、骨形成及骨代谢标志物、骨折愈合时间及新发骨折情况.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89.36±6.91 vs 88.66±6.43)及优良率(86.67% vs 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评分、骨密度增加、骨形成标志物上升、骨代谢标志物下降、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可以缓解DHS螺旋刀片治疗后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状况,减少新发骨折,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给予骨化三醇和碳酸钙 D3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术后随访24个月,统计和对比分析患者的骨密度、二次骨折发生率和不良反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腰椎部和健侧髋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髋部二次骨折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为1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为23.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使用唑来膦酸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骨密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义马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7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试验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时疼痛缓解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药物及放疗副作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和转移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局部姑息放疗同时静脉注射唑来膦酸4 mg,每月1次,1个月为1个周期;对照组37例只进行放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CR)10例,有效(PR)27例,无效(NR)4例,有效率为90.2%(37/41);而对照组CR6例,PR21例,NRlO例,有效率为73.0%(27/37),P<0.05;KPS评分提高的中位数为20;骨转移灶CR2例,PR9例,轻度缓解(MR)13例,总有效率58.5%(24/41),对照组骨转移灶CR1例,PR4例,MR8例,总有效率35.1%(13/37),P<0.05;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和腹胀等,发生率较低.结论 唑来瞵酸联合放疗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转移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中晚期骨转移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