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环英 《医学综述》2013,19(6):989-991
血管反应性降低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情况,持续低血压、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性差常常困扰着临床医师。临床及动物实验就血管反应性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化是影响血管反应性的机制之一。近年来,随着膜片钳技术的成熟,从细胞学方面进行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血管平滑肌收缩障碍与平滑肌细胞上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冻存是保存同种异体血管的有效方法,此外还可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的免疫原性,抑制排斥反应。冷冻保护剂可减轻深低温冻存时对同种异体血管的损伤,保护血管。冷冻保护剂可分为渗透性保护剂和非渗透性保护剂,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渗透性保护剂的毒性,提高保护效果。临床上较常用的血管移植材料包括自体静脉血管、人造血管以及同种异体血管,其中同种异体血管的效果最好,可用于血管损伤、动脉瘤、心脏病、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科的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动脉瘤一旦破裂,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各具优势和不足,应结合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合理选用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4.
对20例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断指再植术后72h内是血管危象高发期,在此阶段内尤以夜间血管危象发生率最高,与血管吻合技术、断指条件有关,现主要对神经生理因素、外界因素以及相应处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降低夜间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效应。但自1985年以来,陆续有报告该药可诱发咳嗽,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现将我们遇到的ACEI诱发咳嗽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伊海金  何延政 《四川医学》2002,23(4):414-416
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全球每年大约超过 6 0万人需要各种血管外科手术 ,大多数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血管移植材料 (Vasculargraft,VGF)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目前主要有生物血管、高分子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种植的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 (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TEBV) ,尤其是 TEBV,因更接近人体生物血管 ,有望解决移植血管小血管再狭窄的难题而倍受重视。  生物血管 主要有同种及异种血管两大类。同种血管如自体大隐静脉 (ASV)、胸廓内动脉、颈静脉、头静脉等。其缺点是来源有限且很难用作各种血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16层CT血管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我院将经常使用16层CT血管造影的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颅脑血管疾病、颈椎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下肢血管疾病和软组织肿瘤是最经常使用16层CT血管造影的几种血管疾病。本文就16层CT血管造影在这五类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治疗方法来研究16层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一种病死率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内部的低氧、低pH、高细胞外基质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及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生成。近年来,临床靶向肝癌血管治疗已从单一靶向VEGF的药物治疗转变为促进血管正常化及联合治疗。本文主要对肝癌血管生成及其临床靶向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蔡红军 《大家健康》2013,(17):189-190
为了研究16层CT血管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我院将经常使用16层CT血管造影的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颅脑血管疾病、颈椎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下肢血管疾病和软组织肿瘤是最经常使用16层CT血管造影的几种血管疾病。本文就16层CT血管造影在这五类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治疗方法来研究16层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疗效。方法: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改善血清炎症状态,是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金平 《医学综述》2009,15(14):2166-216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口径、长球囊的临床应用,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前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准确了解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范围、程度,对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及预后等至关重要。现就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正常化是当前临床肿瘤治疗及其它血管异常性疾病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肿瘤血管正常化是对肿瘤血管修复的全新阐述。血管稳态失衡与血管重构是肿瘤血管病变的关键,其中肿瘤血管修复既是维持血管稳态的适应性生理过程又是许多肿瘤血管疾病共同的关键病理环节。传统抗肿瘤血管治疗通过破坏肿瘤血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而肿瘤血管正常化则通过修复肿瘤血管来改善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治疗,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3.
霍勇  王日胜 《海南医学》2002,13(12):19-20
近年来 ,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 ,随着对缺血性心脏病治疗观念的更新和介入治疗器械及方法的不断完善 ,接受介入治疗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愈来愈多。与此同时 ,提高和改善介入治疗患者远期疗效的策略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方面 ,多项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均证实血管内放射性治疗对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 ,本文就血管内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血管内放射治疗又称作血管内近距离照射 ,是由导管介导的 ,将放射源输送至靶血管 ,借助电离辐射的作用来干预成形术后血管的病理生理反应 ,以期降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通路多次发生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8例反复发生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瘢痕体质、穿刺及按压不当均是血管通路狭窄及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各种高危因素,早期预防、给予心理及营养支持、穿刺中注意防护,可以降低血管通路狭窄及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血管损伤后外膜反应是负性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观察曲尼司特对损伤血管外膜反应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管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曲尼司特组和安慰剂组,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曲尼司特对兔腹主动脉损伤后外膜重塑、外膜细胞增殖和细胞表型的作用。【结果】血管损伤后28d,曲尼司特组外膜厚度降低29.4%。血管损伤后14d和28d,曲尼司特组外膜面积分别降低22.6%和20.6%。血管损伤后7d和14d,曲尼司特组外膜细胞密度分别降低22.7%和38.9%。血管损伤后3d和7d,曲尼司特组外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降低31.4%和29.6%。【结论】曲尼司特在血管损伤后早期显著抑制外膜细胞增殖,通过减少外膜的细胞容积,明显降低外膜厚度和面积,抑制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紫杉醇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275 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紫杉醇涂层球囊,n=60)和对照组(普通球囊,n=60),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考察其晚期管腔丢失与二次狭窄率。术后随访25周,考察各组靶血管衰竭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在术后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二次狭窄率(268%,15/56)较对照组(500%,29/58)更低(P<005)。随访25周的临床统计显示,观察组靶血管事件发生率(36%,2/56)较对照组(86%,5/58)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形成术相比,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形成术更有利于降低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二次狭窄率和靶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损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救治。方法该院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先后确诊收治46例急性血管损伤的病人。结果由于及早手术,46例患者无一例死亡,8例因挤压严重坏死予以截肢,其余38例均成功治疗,收到理想疗效。结论临床血管损伤比较常见,需紧急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和肢体。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展,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截肢率已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血管缺损人造真丝血管移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英姣  李敬虹 《华夏医学》2005,18(4):653-654
血管移植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成为治疗血管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使患者避免了截肢的痛苦.但是,血管损伤重建以保全生命为前提,力争缩短组织的缺血时间,以挽救肢体和降低致伤程度为原则.因此,最佳动脉重建手术应在6~10h内完成.我院于1994~2004年对25例血管缺损患者施行人造真丝血管移植术,配合医生术前、中、后护理,手术获得成功,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血管损伤后外膜反应是负性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观察曲尼司特对损伤血管外膜反应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管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曲尼司特组和安慰剂组,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曲尼司特对兔腹主动脉损伤后外膜重塑、外膜细胞增殖和细胞表型的作用。【结果】血管损伤后28d,曲尼司特组外膜厚度降低29.4%。血管损伤后14d和28d,曲尼司特组外膜面积分别降低22.6%和20.6%。血管损伤后7d和14d,曲尼司特组外膜细胞密度分别降低22.7%和38.9%。血管损伤后3d和7d,曲尼司特组外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降低31.4%和29.6%。【结论】曲尼司特在血管损伤后早期显著抑制外膜细胞增殖,通过减少外膜的细胞容积,明显降低外膜厚度和面积,抑制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冠心舒中药煎剂,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拜阿斯匹林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脂、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血管活性物质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血管活性物质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TC、TG、LDL-C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冠心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并对其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