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GM-CSF浓度,常规检测外用血白细胞(WBC)计数,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外用血乙肝病毒基因组(HBV DNA)含量。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GM-CSF水平、WBC水平下降(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GM-CSF水平显著下降(P<0.01),WBC水平显著升高(P<0.01)。HBV DNA含量在急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中依次升高。血清GM-CSF浓度基本与WBC的计数量变化一致。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GM-CSF水平对WBC水平的影响强于乙肝病毒,且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8,6(1):31-32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是一组控制粒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和某些有关的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糖蛋白,根据不同的分化阶段和造血祖细胞,分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以及多潜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白细胞介素—3(IL—3)。现就近年来GM—CSF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与α-1b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入选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97例,女34例,平均年龄35.2岁。入选条件:血清HBeAg及HBV DNA阳性;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ALT为正常值上限的2~6倍;无合并症、并发症及重叠感染;入院前半年内未接受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凋节剂治疗。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组45例;Ⅱ组:拉米夫定组36例;Ⅲ组:α干扰素组50例。(2)治疗方法:Ⅰ组给予干扰素α—1b26周,同时给予拉米夫定52周;Ⅱ组单独用拉米夫定52周;Ⅲ组给予干扰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L-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alocyte-macrophage-colong scimulatingfactor,GM-CSF)联合基因治疗对小鼠皮下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皮下接种1×106BNL肝癌细胞的小鼠分四组于肿瘤接种3、6d后分别经尾静脉高压注射总量为25μg的细胞因子编码质粒:(1)pXX-GM-CSF、pXX-IL-12各 12.5μg;以pXX-IL-12 25μg;(3)pXX-GM-CSF 25μg;(4)pXX-Neo 25μg,每组6只小鼠。观察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及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研究了经尾静脉高压注射后小鼠血清IL-12、GM-CSF和IFN-γ浓度变化。结累IL-12与GM-CSF联台基因治疗可以诱导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GM-CSF可以增强IL-12分泌并减少其诱导的IFN-γ分泌。结论IL-12和GM-CSF联台基因治疗可以产生较强的抗瘤作用并能减少IL-12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HBV DNA和HBeAg均阳性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1的比例进入三个不同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用IFNα1b 5MU,隔日肌肉注射,及口服LAM 100mg/d,共6个月,随后单用口服LAM 100mg/d6个月;LAM组:口服LAM 100mg/d共12月:IFN组:IFN α1b 5MU,隔日肌肉注射,共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HBV DNA转阴率,联合治疗组为90.0%,LAM组为80%,IFN组为46.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为90.0%,LAM组为80.0%,IFN组为53.3%。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治疗组为46.7%,LAM组为13.3%,IFN组为33.3%。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无一例检测到YMDD变异。结论 联合治疗组对HBV DNA抑制作用及ALT复常率高于单用干扰素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接近。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组,与单用干扰素组相近。初步显示联合治疗组发生YMDD变异较少。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种血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生成有关.最近的研究提示,脑缺血后GM-CSF在神经系统的表达增高,提示其在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GM-CSF主要是通过抗凋亡、促进侧支循环和抑制能量消耗来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α-2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α-2a干扰素(迪恩安)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一定效果。 1 病例选择自 1999年 11月~2000年9月从本院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单盲顺序选择68例,其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全部病例HBeAg、HBV DNA均阳性,SB<30μmol/L、80U< 相似文献
8.
9.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可刺激造血祖细胞(hem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增殖、分化和成熟并从骨髓向外周转移,诱导多种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M-CSF在抗凋亡、诱导神经元分化和血管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补充.文章就GM-CS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应用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B组24例单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乙肝六项和HBV-DNA,治疗结束时,A组ALT复常率为83.3%,HBeAg阴转率为76.4%,HBV-DNA阴转率为77.8%;而B组分别为75.0%,38.1%和41.7%。两组间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有显著差异。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以由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炎症部位的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反之,GM-CSF也同样作用于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等。GM—CSF的高表达增强了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增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BaccaraniM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11):499-499
α 干扰素 (IFN α)可以延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生存期 ,但一些病人对其无反应或反应不持久。为了改善治疗效果 ,IFN α常与其他治疗联用 ,但到目前为止 ,只有IFN α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 (Ara C)可以增加反应率及延长生存期。本文为 53 8例Ph+CML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比较IFN α与IFN α联合低剂量Ara C治疗CML患者的疗效。方法 53 8例Ph+的CML患者年龄小于 66岁 ,CML慢性期病程短于 7个月 ,白细胞 >1 0 0× 1 0 9或脾肿大超过肋下 1 0cm ,随机分配至IFN α2a单用组或联用A… 相似文献
14.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是一种多功能造血因子,属于糖蛋白因子家族。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分泌,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这些细胞,从而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成熟和分化,具有极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现就GM—CSF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它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阐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研究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哮喘非特异性炎症局部的表达显著升高,并对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的生物学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加速非特异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远期转归,探索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乙肝的疗程,寻求更加有效的抗乙肝病毒策略及治疗方法。方法慢乙肝患者140例,ALT均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211.3±98.4U/L),HBeAg及HBV DNA均阳性。随机分A、B、C三组,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中A组(对照组)54例,B组(拉米夫定治疗组)52例,C组(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组)34例。A组不使用抗乙肝病毒(HBV)及免疫调节制剂,予常规护肝治疗。B、C两组均予拉米夫定100mg治疗,1/d,口服,时间一年;两周后,C组加用α-干扰素3MU,1/d肌肉注射,两周后改为隔日一次,6个月后停用α-干扰素。于治疗3、6、12个月时比较疗效,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每月复查肝功、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RIA法)、HBV DNA等项目,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开始后3、6、12个月时ALT、HBV DNA变化A组与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在治疗3、6、12个月时A组与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12个月时B、C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HBe阳转于治疗3、6、12个月时A组与B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12个月时A、B两组与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抗病毒作用迅速,表现为生化学完全应答、病毒学完全应答及血清免疫学部分应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血清免疫学完全应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拉米夫定抑制HBV及促进肝功能恢复方面疗效较佳。但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低于现有资料报道,提示应用拉米夫定的慢乙肝患者都将面临无适当时机停药这一难题。而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血清免疫学的应答率,且两组间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性增加,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者,表明联合用药可明显缩短拉米夫定的用药时间,为尽早停用拉米夫定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对比单用拉米夫定与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拉米夫定组64例,单服拉米夫定,100mg或150mg,每日1次,其中54例(84.4%)用药超过12个月。联合组49例,拉米夫定用药2周后加用干扰素(甘乐能或罗尧愫),3MU-5MU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周2次,24周后停干扰素,继续服拉米夫定,其中38例(77.6%)治疗超过12个月。两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继续随访4-26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和联合组6个月时ATL/AST复常经分别为90.6%/92.2%和89.8%/93.9%(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6.9%和98.0%(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为20.3%和28.6%(P>0.05)。12个月时两组ALT/AST 复常率分别为90.7%/90.7和89.5%/92.1%(P>0.05);HBVDNA阴转率为88.0%和89.5%(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则分别为31.5%(17/54)和55.3%(21/38),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似乎与治疗前的转氨酶水平较高、HBeAg和HBVDNA水平较低有关。治疗9-24个月期间拉米夫定组9例(14.1%)、聚合组6例(12.2%)发生HBV多聚酶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和耐受性,1上后HBeAg的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19.
2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及其病毒清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注射以下质粒:A组pcDNA3.1-S 100μg;B组:pcDNA3.1-GM-CSF-S 100μg;C组:pcDNA3.1-S-GM-CSF 100μg;D组:pcDNA3.1-S 50μg pcDNA3.1-GM-CSF 50μg;E组:pcDNA3.1-GM-CSF 100μg;F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μg;G组:pcDNA3.1 100μg;H组:磷酸盐缓冲液(PBS)100μl。于质粒注射前4d肌肉注射0.25%bupivacaine溶液100μl,诱导骨骼肌细胞变性。以HBsAg和GM-CSF的融合乙型肝炎表达质粒免疫HBV转基因小鼠,检测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表达水平及肝细胞HBsAg的表达,检测脾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4及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质粒加强免疫4周后血清HBsAg检测结果A组为28.28±15.32、B组为10.77±9.18、C组为44.16±8.30、D组为21.93±13.28、E组48.04±3.60、F组为38.3±11.66、G组为47.03±3.96、H组为51.46±4.70,F=11.262,P<0.01,其中B组血清HBsAg滴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IL-2分泌水平(pg/ml)A组为25.5±7.5、B组为48.5±11.3、C组为4.0±2.5、D组为38.0±8.5、E组为3.7±2.1、F组为6.5±2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