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肿瘤的p53表达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和p53在6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提示: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和p53阳性表达,而两者在大肠癌均有较高表达(77.04%和55.7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生存率随EGFR和p53表达增高而降低,其中两者4年生存率>65%表达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53-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果表明:EGFR和p53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程度有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大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和p53在6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提示: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和p53阳性表达,而两者在大肠癌均有较高表达(77.04%和55.7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生存率随EGFR和p5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c-erbB-2、PCNA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c-erbB-2、PCNA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29.9%、53.8%和48.7%。p53和PCNA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c-erbB-2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上,EGFR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结果表明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及术后生存率等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有助于评估膀胱癌预后,多基因异常表达作为预后评价指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p53,c—erbB—2,PCNA和EGFR在膀胱癌中过表达及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c-erbB-2、PCNA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c-erbB-2、PCNA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29.9%、53.8%和48.7%。p53和PCNA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6.
Wang H  Yao H  Ding W  Yan L  Yu X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6):405-408
目的 了解结直肠腺瘤癌变转化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并寻求判断腺瘤癌变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份结直肠腺瘤癌变标本中p53、bc1-2、Fas、bax在腺瘤癌变区及腺瘤轻、重度异型增生区的表达;以Ki-67指数和TUNEL法计量细胞增殖率及凋亡率。结果 61份结直肠腺瘤癌变标本中p53蛋白在腺瘤癌变区、重度异型增生区及轻度异型增生区的表达分别为67.2%、57.4%和19.7%;bc1-2蛋白的表达分别为77.1%、80.3%和49.2%;腺瘤癌变区、重度异型增生区及轻度异型增生区的平均ki-67指数分别为38.4%、36.5%和16.1%;平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2%、1.9%及0.5%。p53蛋白、bc1-2蛋白的表达和Ki-67指数、细胞凋亡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及其受体(KDR) 在卵巢癌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66 例卵巢肿瘤中, VEGF 和KDR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交界性及良性卵巢肿瘤中, VEGF 和KDR 的表达率分别为72-9% 、75-00 % 、38-46 % 及54-05% 、43-75% 、7-69 % ; 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VEGF和KDR的表达, 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 0-05) 。KDR 不仅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在肿瘤细胞内也有强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VEGF 的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较, 有显著差异(P< 0-05); KDR 的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 卵巢癌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间VEGF和KDR的表达, 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VEGF和KDR 的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甲状腺髓样癌内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探讨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内,用DNA末端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标本中,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的检出率分别为81%,100%,62%和71%。bcl-2阳性物质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少数病例则位于膜上。p53蛋白阳性主要位于胞核内,少数病例也同时见于胞浆内。Ki-67抗原主要位于肿瘤细胞核内。本研究结果表明,bcl-2和肿瘤细胞凋亡之间有密切关系(P<0.01)。bcl-2阳性细胞检出率较高的病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低;反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高。p53和Ki-67阳性细胞检出率和细胞凋亡无相关性(P>0.05)。结论:bcl-2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上述各因素检测结果与患者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bcl-2肿瘤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该肿瘤的一个新的标记物,对预后的判断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EGFR及p2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21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两者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了同位EGFR及p21蛋白的检测。结果:肺癌EGFR阳性率77.78%,其阳性率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7.92%,其中增生组阳性率(79.06%)显著高于无增生组(37.50%)(P〈0.01)。肺癌中p21  相似文献   

10.
胶质瘤增殖活性和肿瘤基因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胶质瘤增殖活性和肿瘤基因蛋白表达与分化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对124例脑胶质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几种肿瘤基因蛋白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PCNA反应强度与级别和预后显著相关;c-erbB-2蛋白表达在分化程度高的胶质瘤强于分化程度低者,存活5年以上的病例阳性强于存活5年以下者。EGF(40.0%)、EGFR(91.4%)和p21ras(53.3%)与分级和预后无显著关系。3种p53蛋白抗体阳性率均以Ⅱ~Ⅳ级胶质瘤为高;p53与PCNA反应强度平行。结论p21ras、c-erbB-2、EGF和EGFR改变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早期事件,恶变后不再随级别增加而加重,而p53基因突变涉及胶质瘤发展各个阶段;PCNA能较好地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胃癌p53、nm23和EGF-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p53、nm23和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57例胃癌、20例异型增生和20例肠上皮化生和10例正常胃粘膜p53、nm23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三种蛋白均阴性,肠上皮化生p53和nm23均未表达,而EGF-R阳性率为5%。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5%和54.4%;nm23阳性率分别为5%和63.2%;EGF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乳头腺瘤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R、nm23-H1及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EGFR、nm23-H1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60.5%和11.8%;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  相似文献   

13.
胶质瘤p53、bcl-2、MDM2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p53 、bcl2 、MDM2 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对48 例胶质瘤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MDM2 蛋白表达;以Ki67 标记指数和AgNOR 计数检测其增殖活性;用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53、bcl2、MDM2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9 % 、35-8 % 及12-5 % ,细胞增殖活性随肿瘤p53 、bcl2、MDM2 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细胞凋亡则相反。结论:p53、bcl2、MDM2 蛋白过表达与细胞增殖失控、凋亡抑制关系密切,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良恶性脑肿瘤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脑肿瘤p53蛋白表达状况对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这些指标与脑肿瘤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例对照脑组织和80例脑肿瘤标本进行原位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69例脑肿瘤(86.3%)表达p53蛋白,阳性细胞含量随肿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加,对照组全部阴性。各肿瘤组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抗原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及p53蛋白表达升高而增加,凋亡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及p53蛋白表达升高而降低。结论提示以上4种指标对评价脑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脑肿瘤p53蛋白表达和功能异常与其细胞增殖及凋亡失衡有关,可能是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子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6ORF与抑癌基因产物P53,R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44例宫颈癌石蜡切片中,原位杂交检测出HPV16E6ORF阳性27例(61.36%),其中免疫组化检测出P53、RB、PCNA阳性分别为8例(29.63%),14例(52.85%)、20例(74.07%),而在17例HPV16E6阴性标本中P53、RB、PCNA阳性分别为7例(41.17%),9例(52.94%)、12例(70.58%)。而在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测出HPV16E6ORF,PCNA只在宫颈组织上皮基底层细胞中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HPV16E6与宫颈癌密切相关(P<0.05),PCNA在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能发现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ORF与P53蛋白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0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6例卵巢肿瘤中,VEGF和KD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恶性,交界性及良性卵巢肿瘤中,VEGF和KDR的表达率分别为72.9%,75.00A%,38.46及54.05%,43.75%〈7.69%;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VEGF和KDR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R阳性和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p53、mdm-2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和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等技术,检测ER阳性、表达野生型p53(wtp53)蛋白的MCF-7细胞和ER阴性、表达突变型p53(mtp53)的MDA-MB-231细胞以及ER转染阳性MDA-MB-231细胞中p53、mdm-2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1)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p53蛋白的性质和分布明显不同,前者p21WAF1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且前者的生物学特性较后者为好。(2)ER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后,其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生物学特性得以改善。结论乳腺癌细胞ER状态与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SHG44长期传代后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SHG44细胞增殖活性、中间丝蛋白共存、肿瘤蛋白、血管生成因子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传代130~150代的SHG44细胞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弱阳性而波形蛋白强阳性;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平均标记指数分别为83.5%±10.2%、70.0%±18.7%。p21ras、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GFR均显过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亦相似。该细胞还具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p16、p53、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yclinD1蛋白积聚(平均标记指数分别为43.1%±11.2%、20.7%±6.6%、33.1%±11.4%和29.8%±4.7%)。结论SHG44细胞存在上述生长因子、肿瘤蛋白表达异常和细胞周期的失控,使SHG44细胞生长旺盛,增殖活性高,并且血管生成能力强,具有很高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检测36 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 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76 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 % 、605 % 和118 % ;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 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 P< 005) ,且转移灶的 E G F R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原发灶( P< 005) ;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n m23 H1 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癌者( P< 00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 的阳性表达与n m23 H1 的表达有负相关( P< 001)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E G F R 的过表达,nm23 H1 的低表达,二者表达的失平衡是其易于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E G F R,nm23 H1 联用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肠腺瘤与腺癌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免疫组化及PCR-RFLP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74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大肠腺瘤P21、P53蛋白阳性率(53.3%,27.6%)高于癌旁粘膜(P<0.01),二者过度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癌P21、P53及P185蛋白阳性率(72.9%,37.8%,47.2%)皆高于腺瘤I级不典型增生(P<0.01,P<0.05及P<0.05)。9例腺瘤,40例腺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表达,共同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及腺癌预后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7%及41.9%,ras基因突变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p53基因248位点突变率分别为3.3%及14.9%。6例腺癌存在两种基因突变,两种基因协同突变与大肠癌预后有关。提示ras、p53及c-erbB-2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