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展新 《当代医学》2014,(26):146-147
目的探讨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惠阳正骨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和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n=24),比较2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2.25±7.31)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4±8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并比较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和理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该院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分别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磁振热治疗和偏振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和疗效。结果:B 组、C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0.05);A 组的总有效率(62.5%)显著高于 B 组的62.5%和 C 组的59.3%(P <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可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锁骨骨折三种外固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成 《黑龙江医学》2008,32(6):435-436
目的比较3种外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探讨锁骨骨折最佳的外固定方法。方法锁骨骨折患者137例,骨折复位后,分别用8字棉纱绷带8、字石青绷带8、字树脂绷带外固定;比较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均在治疗6个月后达骨性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受限。用8字棉纱绷带、8字石膏绷带外固定有较高比率的畸形愈合,而8字树脂绷带外固定者大部分获解剖位或近解剖位愈合。结论8字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是锁骨骨折治疗的理想外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骨密度。结果:根据经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质功能恢复情况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要好,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要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且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应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弹性髓内钉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干闭合性骨折儿童患者55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7例和手术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3±3.5)d,短于保守治疗组的(18.2±4.8)d(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1±1.4)周、(8.7±3.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92.86%、92.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总体经济费用为(4600.96±865.78)元,少于手术治疗组的(12528.12±1432.86)元(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手术内固定与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闭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锁骨骨折外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6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人,手法整复后分别使用8字棉纱绷带、8字石膏绷带、8字树脂绷带进行外固定治疗,对三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中,第三组采用树脂绷带的患者预后效果要比前两组患者好,在第三组患者中治疗效果差的仅有1人,占总比的5%,而第一组与第二组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分别有6人、4人,占总比的30%和20%。结论:树脂绷带外固定的效果好,外固定稳固,骨折愈合较快,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于偏关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均接近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前臂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并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100%;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3%;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6%。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0个月,愈合的时间最短;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愈合的时间最长;三者相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优良率最高,平均愈合时间最短,效果最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该院诊治的60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各3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标准,骨折愈合时间为4~12个月,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升高(93.3%),对照组相比(70.0%)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26-452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两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优良者34例,总优良率为89.5%(34/38);外固定组评分优良者23例,总优良率为67.6%(23/34),2组Dienst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手术满意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各有利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患者满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并发症发生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复位与植骨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1.53)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89%;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56±1.64)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根据患者的骨折分型准确选择复位与固定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锻炼,以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锁骨骨折受伤原理和锁骨的解剖特点,将传统的“8”字绷带固定法加以改良,通过将腋下水平的“0”字形绷带环形束缚的压力转换为锁骨骨折处棉垫纸板向下的压力,从而形成并维持骨折处的力学平衡,共治疗锁骨骨折64例。结果优59例(92.19%),良5例(7.81%),差0例(0.0%)。复位固定后摄片62例对位良好,2例稍有移位;20d、45d及3个月摄片59例对位良好,5例稍有移位。骨折均达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改良“8”字绷带固定法与复位后骨折处肌肉收缩形成了动态力学平衡,在骨折端产生适当的加压力,再加上局部血运及骨膜均无破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简便可靠、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大结节内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4个月,内固定组治疗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的优良率为90.9%,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在疗效方面优于外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祝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47-148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外固定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81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采用手法牵引复位,先上外固定架,然后有限切开胫骨远端,整复固定小骨块和关节面,并选择应用手法复位加骨牵引治疗的同期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8~20个月,依照Helfet评定标准,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8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行手法复位,再上外固定支架,然后精确复位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杨卫强  郭新军  蒋振刚 《广东医学》2016,(15):2293-2295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的不同对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合理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严重脱位(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经椎弓根8枚螺钉4节段内固定治疗,对照组6枚螺钉3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良好28例,2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对照组6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4例存在Ⅱ度以内脱位(更改为4节段固定后脱位纠正),其余复位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8枚螺钉4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能有效治疗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脊柱稳定性牢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粱强 《河北医学》2013,(11):1691-1694
目的:通过对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折处愈合较快及患者所受痛苦小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三踝骨折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91%(50/55),89.09%(49/55);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5/55),1.82%(1/5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相当,但中医手法复位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经济性佳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宇 《重庆医学》2016,(20):2843-2845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肌肉力量训练防治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名注册护士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B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C组20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干预2周(共计14 d),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不同干预方法的职业性腰背痛(OLBP)发作频率、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干预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LBP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3组患者VAS评分、OLBP发生率与干预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治疗及单纯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相比,手法结合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于改善OLBP患者腰背部疼痛发生频率及疼痛评分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