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2006年阳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泉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38626例,年均发病率306.79/10万;死亡14例,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O.03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7.48/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论阳泉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痢疾、乙肝、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痢疾、肺结核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海县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东海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计4 885例,年均发病率85.06/10万,死亡率0.42/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7.95%,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5.26%。发病率位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结论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要病种,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张家港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6 843例,年均发病率141.01/10万;其中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最高(80.94/10万),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4.00/10万)和肠道传染病(15.48/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梅毒、淋病、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结论张家港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楚雄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楚雄市2005-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15/10万,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1.6/10万;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 699例,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 961例,肠道传染病58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54例;位于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共计5 002例,占总发病数的94.4%;4~9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楚雄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海县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09—2013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东海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计5 026例,死亡24例,年均发病率86.33/10万,年均死亡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0.48%。男、女发病率比为2.05∶1,年龄以50~70岁为主,占30.10%,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占71.47%。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58.95%),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5.01%)。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结论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47.16/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结论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来宾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来宾市2009—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应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发病率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来宾市2009—2013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45 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10.17/10万,年均死亡率为8.14/10万;发病率呈平稳态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67%和47.0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道、血源及性传播、自然疫源及虫媒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乙肝、AIDS/HIV、丙肝;肺结核、AIDS/HI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前4位的传染病依次是AIDS/HIV、狂犬病、肺结核、乙肝;AIDS/HIV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狂犬病、肺结核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9—2013年来宾市乙类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威胁该市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肝炎、AIDS/HIV、狂犬病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盱眙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427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109.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0.12%。发病顺位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淋病、痢疾。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3.42/10万、47.80/10万、6.95/10万、1.46/10万。结论盱眙县应注意加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锡山区2005-2013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锡山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累计8 886例,年均发病率为140.7/10万,死亡43例,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5.8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0.28%.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结论 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血源与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肺结核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阳曲县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曲县1955~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曲县1955~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28 689例,均为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07.27/10万。发病率1957年最高(2 138.31/10万),1969年最低(22.4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回升。1955~1979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居首位,1980~1999年肠道传染病居首位,2000~2010年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淋病、梅毒。[结论]肺结核、血源和性传播疾病是阳曲县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蕉城区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甲乙类传染病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64.7/10万,死亡率0.33/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居前5位的分别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及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和沿海乡镇,城区发病率较高。结论 2004—2013年蕉城区甲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病种由上世纪90年代肠道传染病为主转变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且呈上升趋势,应调整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州市60岁及以上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为老年人群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7年湖州市≥60岁人群传染病病例资料,对传染病发病率、发病趋势、发病顺位和病例年龄、性别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发病率,进行不同年龄、性别的发病率比较。结果 2014—2017年湖州市≥60岁人群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95.99/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为676.79/10万,各年标化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以肠道传染病为主,6 319例占59.64%;发病前四位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梅毒和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标化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经血或性传播疾病标化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均P0.05)。男性传染病标化发病率为540.70/10万,高于女性的453.04/10万(P0.05);女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血或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于女性(均P0.05)。因传染病累计死亡25例,年均死亡率为1.17/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60/10万。结论 2014—2017年湖州市≥60岁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呈现平稳趋势,以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梅毒和病毒性肝炎为主;女性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男性是呼吸道传染病和经血或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郴州市近16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收集1990~2005年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990~2005年郴州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122 4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12/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25.00/10万~328.70/10万之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居前6位的依次是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和淋病.肠道传染病由1990年的213.61/10万下降到2005年的42.03/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 [结论]近16年来,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疾病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该市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狂犬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患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探讨2011年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重点.结果 福建省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76.11/10万,死亡率0.59/10万,病死率0.2%.传染病构成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196.7/10万,71.2%)和呼吸道传染病(54.7/10万,19.8%)为主,发病前5位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年龄别发病率出现0岁组、25~29岁组和60~64岁3个高峰.结论 2011年我省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有所回落,与乙肝、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有关;传染病构成由上世纪90年代肠道传染病为主,转变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提示应随着传染病构成的变化调整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龙州县10 a间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率为198.99/10万;年均死亡率为2.69/10万;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途径传播传染病为主,两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5.32%;传染病发病居前4位的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结论 2000-2009年龙州县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型缓慢上升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麻疹、淋病、疟疾和艾滋病是龙州县传染病报告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楚雄州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0年各县(市)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州2006—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20 156例,死亡1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2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54.91/10万~76.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6.37/10万,居传染病发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44.65/10万~79.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30/10万,居传染病发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3.97/10万~43.5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9.52/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在1.36/10万~3.4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2/10万;艾滋病和肺结核病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死亡总数的52.55%和35.77%;发病数居前6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及副伤寒、梅毒、淋病,合计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5.96%。结论近几年来,楚雄州对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增长趋势不容忽视,艾滋病、梅毒、丙肝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状况,适时调整传染病防控策略,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与流行变化趋势,为控制法定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22.0对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抚州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发病105 719例,年均发病率270.80/10万,年均死亡率0.37/10万,病死率0.14%,发病率为223.19/10万~328.09/10万,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而2010-2014年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前5位的法定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占总发病数的87.30%。结论 抚州市重要传染病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淋病、麻疹等,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应加强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管理与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锡市滨湖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滨湖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48.72/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分别为97.20、92.14、58.68;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分别为57.70、38.76、38.65、30.09。乙型肝炎、淋病、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艾滋病、梅毒发病数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近两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滨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年发病率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鲁芳  陈忠伯  易萍 《中国校医》2014,(10):742-743
目的分析2008—2012年九江市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浔阳区2008~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病种顺位。结果 2008—2012年浔阳区未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9 2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0.2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从2008年的749.97/10万下降到了2012年的412.69/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72/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4.18/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8.16/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22/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8—2012年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虽然在2011年有小的上升,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为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应做好相应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4-2008年宁波市江北区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江北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掌握流行趋势,做好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2004-2008年江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江北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6种,共5 9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1.77/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前5位的病种为:淋病、梅毒、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37%,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结论江北区甲乙类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淋病、梅毒、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